​转型压力下的生存法则,看苏州银行如何破局锚定自身增长曲线?

唐洛
2025-08-29 10:11:29
来源: 时代财经
苏州银行将继续探索新的增长曲线,在金融科技应用、消费金融服务、跨境业务拓展等方面寻求突破

在利率市场化深化、金融科技加速渗透的当下,区域性银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考验。作为扎根苏州的本土法人上市城商行,苏州银行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守住优势、找到新的增长引擎?答案或许就藏在它对区域市场的深耕、对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以及对风险防控的硬核实力里。

以灵活策略对冲市场波动,区域渗透力再深化

想知道苏州银行在区域市场“底气”从何而来吗?看看这些数据就明白了。2025年上半年,江苏省以6.70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稳居全国第二,而作为核心城市的苏州,不仅实现1.30万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也达到1.30万亿元,主要指标领跑全国。作为苏州本地唯一法人上市城商行,苏州银行已实现省内地市全覆盖,这份深耕的底气在估值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市盈率(PE)、市净率(PB)在行业内排名前列,多家券商机构给予“买入”评级,足见市场对其的认可。

对投资者和客户来说,经营效益的稳健增长更是关键。2025年上半年,苏州银行总资产达7549.74亿元,较上年末增幅8.83%;各项存款4627.52亿元,增幅10.98%;各项贷款3634.97亿元,增幅9.04%,ROA、ROE 均处于同业较好水平。通过深耕本地市场,强化与区域内企业、居民的合作,苏州银行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区域渗透力不断深化,为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成本“减法”换效益“加法”,收入结构多元发力

银行的“钱袋子”怎么管才能更高效?苏州银行用“省下来的钱”赚更多钱的思路或许能给你答案。近年来,它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降低成本收入比,在负债成本管控上更是下足功夫——优化存款结构、降低付息成本,不仅让利息净收入稳步增长,更为客户带来了更具性价比的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成本收入比下降至30.51%,较上年末下降6.28个百分点,经营效率显著改善。

更值得关注的是,它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随着客户需求多样化,苏州银行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上不断创新,推出个性化产品与服务,让中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这种多元收入结构,既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更稳健的收益预期,真正实现了成本“减法”换效益“加法”。

风险抵补能力突出,加大核销力度

资金安全永远是投资者们的“心头大事”,苏州银行如何筑牢这道防线?关键就在资产质量的硬实力。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3%,拨备覆盖率437.91 %,拨贷比3.63%,均处于稳定水平,风险抵补能力在同业中表现突出——这意味着面对潜在风险时,有足够的“缓冲垫”。同时,银行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力度,及时处置问题资产,不断优化资产结构,逾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它用科技为风险管理“赋能”。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苏州银行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精准监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在严控风险的同时积极创新业务,既让投资者放心,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实现稳健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一家银行的长远价值,不仅在于当下的稳健,更在于对未来趋势的把握。面对转型压力,苏州银行通过在市场策略、成本效益管理、资产质量把控等多方面的积极作为,为自身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目前该银行发展势头来看,苏州银行将继续探索新的增长曲线,在金融科技应用、消费金融服务、跨境业务拓展等方面寻求突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贵州茅台公告:大股东启动增持计划,多维举措夯实市值管理与投资者信心
营收增3成,股价却涨2倍,蜜雪冰城供应商一致魔芋遭爆炒,劲牌公司“赢麻了”
150万人围观泡泡玛特上新:迷你版LABUBU溢价率近17倍,星星人也在爆单
白兔集团图谋控制权?张小泉上半年净利大增124%,老字号站在易主十字路口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