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跌破70万家,零售药店上演“鱿鱼游戏”!有门店下场做药妆、开卖GLP-1减肥药

张羽岐
2025-08-20 16:01:25
来源: 时代财经
零售药品市场何以求变?

图片来源:西普会提供

进入2025年,药品终端市场洗牌加速。中康科技董事长、西普会大会主席吴瀚在2025西普会上指出,中国药品终端市场增速仍在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数据依然不尽理想,预计全年市场将下降2.9%,其中医院和药店分别同比下降5.7%和0.4%,基层医疗增速下滑到4.3%;电商增速也从两位数下滑到5.8%。

吴瀚指出,旧格局已成定数,新格局形成仍需时间,但健康需求持续增长,支付结构日趋合理,药品供给端创新升级都预示着市场长期看好的趋势不变,环境在倒逼产业从被动增长转向主动进化。

那么,零售药品市场需要怎么变,变什么?吴瀚在接受时代财经等媒体采访时指出,药店的核心社会价值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便捷、专业的健康服务。第二曲线的本质是强化这一社会价值——从“卖药”到“管健康”,从“治疗”到“预防”,从“线下”到“线上线下融合”。未来,药店将成为社区健康枢纽,它不仅是卖药的地方,更是慢病患者的管理中心、健康预防的咨询中心和康复护理的服务中心。这不仅能提升药店的销售额与客户黏性,更能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实际上,据时代财经观察,今年以来,零售药品市场已出现诸多变化,诸如慢病市场逐步打开,GLP-1的战火已经蔓延至药店端,而功能性护肤品、药妆等也跃跃欲试,进军药店。

百雀羚CEO李衡在今年西普会现场指出,未来的药店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国药房生态将如何转型,化妆品、医疗器械已经被证实是可以成功的道路。药店市场实际上可以向美妆进军,纳入生活美容板块,甚至向医美诊所板块发展。如果药店往这三条细分赛道延伸,这里面的市场容量将有5万多亿。

零售药房销售向下,药店本身也需要积极求变。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指出,“我们必须重新定位,从过去的药品搬运工、简单卖货给别人,到升级为健康CEO,即经营顾客健康资产。如何给顾客提供好除卖药以外的价值,这亦需要我们一线员工进行角色转变,不仅像是过去那样卖货卖药,未来还要给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药品只是入口,服务才是复购的永动机,转向提供专业能力和情绪价值,并提供健康解决一揽子方案,这是转型的必须。”

零售药品市场大洗牌,药店总量跌破70万家

零售药品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变革,亟待重启。

以零售药店为例,中康科技《中国医药终端市场蓝皮书(2024-2025)》指出,2024年,零售药店行业景气度整体表现不佳,发展指数呈季节性波动。产品价格指数稳中有降。连锁化进程持续推进,连锁率稳步提升,但与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百强企业销售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强者恒强趋势明显,行业整合加速,药店进入淘汰赛阶段。

近年来,零售药店市场经历了一个明显的转折点,从持续扩张逐渐转向了收缩态势。具体来看,全国零售药店的整体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增长,从2019年的4655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54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3%。然而,随着感冒四类药品销售的回落以及医保政策影响,2023年,零售药店全品类规模降至5405亿元,相较于前一年下降了0.7%。其中,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分别为1328亿元和1257亿元,同比分别下跌4.0%和3.8%;2024年下半年降幅缩窄,其中第三季度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3%。

另据中康科技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开药店7118家,闭店10284家,净减少约3000家,门店数回落至70万家以下。头部连锁药房老百姓(603883.SH)、益丰药房(603939.SH)、一心堂(002727.SZ)、大参林(603233.SH)、漱玉平民(301017.SZ)、健之佳(605266.SH)等在今年一季度总计关闭直营门店541家,关店数已超去年同期。

面对市场变化,中康商用数据事业部总经理廖洪惠在今年西普会指出,零售药店的老板们以及市场更为关注药店的关店潮是否到来,以及药店统筹效果如何,多元化又是否在加速推进。据廖洪惠及其团队观察,2024年第一季度以来新店扩张仍在继续,但开店数量显著放缓,而关店进一步加剧药店增长拐点出现。2024年第四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药店总量跌破70万家,从而进入到真正的负增长阶段。

市场在急剧变化,头部连锁药房如何求变?廖洪惠表示,各大连锁药店盈利压力下开店扩张有所放缓,关闭亏损低效门店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整体药品零售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当健康从被动的医疗转向主动的健康管理时,药店如何成为国民健康生活的第一触点?”一心堂董事长阮鸿献在上述西普会中反问道。他观察到,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三重跃迁,其一,患者要的不是“药”,而是药的“健康结果”,从慢病管控到营养需求,从康复指导到预防筛选;其二,医保控费下,药品的毛利持续收窄,但银发健康的经济释放了万亿市场,健康意识全面觉醒带来的多元需求快速爆发,要抓住这专业服务就是抓住了增量的核心;其三,药店必须打破孤岛,链接医院、保险、科技企业,构建“防、诊、疗、护”闭环,朝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快速地推进。

药店下场做护肤品“代理商”,GLP-1强势入局

在这种情况下,零售药店亟需在关店之外找到“第二增长曲线”。深度参与慢病管理、把药店变成药妆货架,便是连锁药店们探索的方向。

时代财经在今年西普会展台走访时发现,国家卫健委提出的血脂异常与肥胖共管的慢病规范化防治工作正在各个层面落实。某企业现场展台工作人员向时代财经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这项血脂异常与肥胖共管专场活动方案工作面向二级、三级及基层医院、药店,旨在开展慢病规范化防治优秀案例征集,共同推动血脂异常、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慢病管理已成为药店重点渗透的领域之一。

此外,GLP-1作为年度最火热的产品,零售药店亦不想错过,纷纷试图从中分一杯羹。而随着国产GLP-1减重、降糖产品陆续上市,包括银诺医药(02591.HK)、信达生物(01801.HK)等在内的本土企业也在积极地布局零售市场,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和药店,意图拓宽商业渠道,实现销售变现。

此次西普会期间,信达生物展台的工作人员对时代财经称,公司旗下GLP-1产品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获批上市之后,除了在电商平台布局,亦在广东等地区的线下连锁药店进行投放。他表示,在线下药店方面,主要通过线上开具处方,然后线下购买。相对来讲,在线下布局也会使得药物更快捷地到达患者手中。

作为拥有中国第一个具备原研自主知识产权、人源超长效GLP-1商业化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注射液(商品名:怡诺轻)的创新药企,银诺医药也非常看重院外市场。银诺医药电商及零售业务副总裁肖璟在西普会现场透露,在整个业务布局上,公司将院外市场看成与院内市场齐头并进的业务。他表示,银诺医药在院外市场有两大策略,其一,基于用户需求出发,重视健康科普和疾病教育,亦借助健康科普和疾病教育来倡导包括降糖、减重等的“综合代谢健康”的概念;其二,重视零售、电商客户战略合作,希望通过与零售、电商合作伙伴多形式联合推广,既增加产品的可及性,也帮助合作伙伴增收增利。

“我们将与合作伙伴共建门店的在线健康中心、打造‘代谢健康药师’;亦希望与连锁药店合作伙伴共建合规的冷链,做好用户、药师培训和患者的管理;同时为商业保险提供抓手,以及通过社群运营工具帮助连锁药店店员留住客群。”肖璟称。

连锁药房们还扎堆将传统药房转型升级为“药妆店”。

时代财经在西普会现场获悉,健之佳正在布局医美赛道,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公司引进了一系列功能性护肤产品,包括白癜风、去疤痕等,为妆字号,多个产品已经完成进口备案,预计今年9月至10月会开始销售。目前,这一系列产品可以在健之佳跨境购小程序购买,后续会有中文标签产品售卖。

作为零售药店领域的新入局者,百雀羚CEO李衡则指出,中国连锁药店正在积极转型,未来药店将成为美丽健康的生活馆。李衡认为,消费医疗的爆发需要实现三度融合,打破药与非药的界限,开发“药妆同源”产品以拓展品类融合广度;在药店构建“三级火箭”模型(便利购+AI定制+轻医美),实现场景的深度融合,预计这一模式下年轻客群增长将达300%。

吴瀚对时代财经等媒体指出,“消费者的健康习惯正在改变,其一,从单一治疗转向全身心的综合解决方案,他们需要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其二,患者从爱买保健品、药疗产品解决问题,到现在已经演变成希望通过食、动、心综合手段提高健康水平;其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逻辑已然改变,我们更需要向品质型方向发展,设计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拆迁加速,投资客豪赌广州“老破小”:有人208万抄底海珠二手房,涨价152万火速挂牌
中国一汽将收购零跑10%股份?零跑回应不予置评,朱江明曾称在“探讨资本合作”
把增程车当电车开成新趋势?广汽昊铂HL推增程版,纯电续航350k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