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IPO|剑桥科技业绩回弹后赴港募资,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已清仓,控股股东频减持
剑桥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雷小艳
编辑|郑琳
7月15日,剑桥科技(603083.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告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
业绩高增长有望增加剑桥科技赴港IPO的成功概率。今年4月,剑桥科技递表港股,计划在联交所上市并进行新一轮募资。
截至目前,剑桥科技尚未通过聆讯。不过,自2017年上市至今,剑桥科技通过首发募资、定向增发累计已在A股募资10.60亿元。
招股书显示,剑桥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信息通信技术(简称“ICT”)领域,主营产品包括电信宽带终端、无线网络设备、智能家庭网关、高速光模块等,主要应用于家庭或企业宽带接入或无线网络接入、移动通信基站、工业物联网、数据中心、企业骨干网等场景。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剑桥科技在全球综合光学与无线连接设备(简称“OWCD”)行业排名第五。
本次申报联交所IPO,剑桥科技拟募资用于产能扩建、技术研发、加强营销推广、海外战略投资以及补充运营资金。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若能在港股上市,无疑可以增加剑桥科技的综合影响力。
需注意的是,在递表港股后仅半个月,2025年5月14日,剑桥科技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发布了拟减持不超过剑桥科技股份总数3%的减持计划。截至该公告发布当日,剑桥科技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仅持有剑桥科技16.42%的股份,较该公司上市之初的合计持股比例下降了12.4个百分点,持股比例下降了四成。
4月23日、7月15日,就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减持、业绩增长可持续性、赴港IPO募资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剑桥科技发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两个员工持股平台清仓,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已降四成
2017年10月,剑桥科技在上交所主板首发上市并获得3.28亿元募资净额,用于技术改造、产能建设、上海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020年5月,剑桥科技通过非公开定增再次获得7.32亿元募资净额,用于高速光模块及5G无线通信网络光模块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不难发现,自上市至今,剑桥科技已经在A股累计获得10.60亿元募资净额。
随着相关募投项目落地,2020—2022年,剑桥科技的营收从27.05亿元增长至37.84亿元,业务规模创新高,归母净利润从亏损2.66亿元逆转为盈利1.71亿元。
2023年和2024年,剑桥科技股价连续两年整体上涨,年涨幅分别为235.59%、8.18%。股价高涨背后,剑桥科技含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员工持股平台在内的股东们纷纷减持套现。
2025年2月24日,剑桥科技公告,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康宜桥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康宜桥”)减持了其最后所持有剑桥科技0.43%的股份,退出该公司股东名列。而在2017年上市之初,康宜桥最高时曾持有剑桥科技14.49%的股份并位列剑桥科技第二大股东。
与此类似的是,2023年8月16日,剑桥科技公告,同是员工持股平台的Hong Kong CIG Holding Company, Limited(简称“HK Holding”)在将手中最后所持有剑桥科技0.97%的股份全部减持后,亦退出该公司股东名列。而在2017年上市之初,HK Holding最高时曾持有剑桥科技5.19%的股份并位列该公司第四大股东。
除了核心员工纷纷减持套现,时代商业研究院梳理历史公告发现,2021—2024年,剑桥科技先后七次发布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比例达1%的减持结果公告。
简而言之,过去几年,剑桥科技从员工持股平台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均在大幅减持该公司股份。
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5月14日,控股股东Cambridge Industries Company Limited(简称“CIG开曼”)对剑桥科技的持股比例仅为13.64%,较2017年上市之初的22.15%下降了8.51个百分点。
要知道,CIG开曼是剑桥科技实控人Gerald G Wong名下的全资公司。
与控股股东同步减持的还有其一致行动人上海康令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康令科技”)。公告显示,截至同日,康令科技对剑桥科技的持股比例仅为2.78%,较2017年上市之初的6.67%下降了3.89个百分点。
需注意的是,康令科技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赵海波,一直在剑桥科技担任董事、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
综上,不难发现,上市以来,剑桥科技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对剑桥科技的合计持股比例下降了12.4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为43%。
而2025年5月14日发布的最新公告则显示,CIG开曼与康令科技一起发布了拟减持不超过剑桥科技股份总数3%的减持计划,减持期限为2025年6月6日至9月5日,该减持计划目前仍在执行期限内。
业绩大降后出现回弹,海外收入占比升至92.60%
实控人Gerald G Wong及其一致行动人赵海波并未在公告中解释此次计划减持剑桥科技的具体缘由。
不过,从2022—2024年的经营业绩看,剑桥科技曾面临业绩增长乏力的情形。
本次递表的招股书显示,剑桥科技是为数不多可同时提供与光通信、宽带及无线技术相关的高效即时连接解决方案的全球化公司,已形成宽带接入、无线接入、高速光模块三大核心业务,主要以JDM(协同设计制造)、ODM(自主设计制造)等合作模式为全球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按销售收入计,剑桥科技在全球综合OWCD行业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10%。
2022—2024年,剑桥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84亿元、30.85亿元、36.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9501.8万元、1.67亿元。
不难发现,2023年,剑桥科技营收同比下滑18.4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4.43%。
对此,该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解释,各主要客户继续降低运营所需的周转库存而推迟提货,同时放缓下单节奏,导致公司2023年度总体发货量和发货金额同比有所下降。
2024年剑桥科技的经营业绩迅速回弹,但并未超越2022年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规模。
对此,该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解释,上述增长既源于高速光模块领域市场需求的集中爆发(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扩容及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也依托宽带与无线业务的稳定市场贡献(基于全球5G网络部署及家庭宽带升级需求)。
剑桥科技还表示,2024年公司凭借全球化布局(覆盖亚太、北美和欧洲主要市场)与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了产品竞争力,推动核心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需注意的是,2024年,剑桥科技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2.60%,较2022年的82.84%提升了9.76个百分点。
时代商业研究院则发现,2021—2024年各年度报告中,剑桥科技一直将“公司的整体业务体量较小”列为竞争劣势。
过去六年,剑桥科技也一直在进行全球化产能布局,除了在国内新建嘉善生产基地,该公司还不断扩大马来西亚工厂的生产能力,并推动德国-波兰合作工厂、美国-墨西哥合作工厂的产能建设进度。
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剑桥科技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18%、21.11%。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公司马来西亚合作工厂的产能,已完全能够满足销往美国的产品的市场需求,德国-波兰合作工厂已顺利投产,美国-墨西哥合作工厂也已完成试产。
据最新业绩预增公告,今年上半年,剑桥科技的业绩增长预计进一步提速,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1.28亿元,同比增长50.12%~60.12%。对此,该公司表示,主要因高速光模块业务增长尤为显著。
据招股书,本次赴港IPO,剑桥科技拟募资用于提升三大核心业务的产能、提升研发人才及技术、加强业务推广及营销力度、进行战略投资和补充运营资金。
(字数:2782)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