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罗永浩对标苹果做AR能行吗?身边人:早已认准,现做得热火朝天

陶娅洁
2022-06-18 11:34:40
来源: 时代周报
从一条赚钱的路去一条烧钱的路,头也不回,他能赢吗?

“罗永浩很早以前就认准了AR,我没参与到他的新项目中,现在他们整天都忙得热火朝天。”2022年6月16日,与罗永浩共事多年、“交个朋友”市场部负责人草威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罗永浩已按捺不住自己想创业的心,近日其在个人新浪微博正式官宣,退出微博和所有社交平台,再次埋头创业,而这一次的创业方向是做一家AR科技公司。 

AR是将虚拟数字内容叠加在现实世界中,把现实世界进行增强。著名史学家钱穆有句话:“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在AR的世界里,过去和未来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

“如果过程顺利,再加上一点运气,我们想在AR时代做出一个像2007年的iPhone + iOS一样的东西,成为下一个平台上类似苹果一样的公司。”在接受《晚点Latepost》专访时,罗永浩说道,“无论如何,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创业,我会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搭进去,相信也一定会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东西。”

尽管决绝退出所有社交平台,罗永浩却并没有完全离开公众视线。他在6月13日发布的微博中表示,已经淡出交个朋友管理层,按照协议,未来几年还会在交个朋友官方直播间做几十场带货,以还清还剩不到1个亿的债务。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罗永浩最享誉圈内的一次创业项目莫过于锤子手机,彼时他有一颗收购苹果的心,但却被现实无情“打脸”。他也曾公开表示,没有勇气再做手机了,因为要烧投资人的钱。现如今,靠成为抖音带货一哥和“卖艺”,本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的他,却转了一大圈,又决然回到了创业的原点,并选择了一条烧钱的赛道——AR。这一次,他能获得成功吗?

image.png

倾尽后半辈子去做AR

草威对时代周报记者称,现在的罗永浩想低调做事,媒体采访的邀请都被他拒绝了。6月13日,罗永浩在微博上也曾表示,“未来几年,新公司是以产品和技术研发为主,我也想借着这个难得的机会离开社交网络的喧嚣,安静地跟同事们做几年产品研发。”

其实在选择做AR之前,罗永浩也有过面临选择的岔口。据《晚点Latepost》报道,罗永浩真正感兴趣的只有两个方向,是他愿意投入后半辈子去做的。一个是电动汽车,另一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但综合估算了难度和时间窗口,做电动汽车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很自然地选择了AR。

对于AR行业预判以及项目的发展,他在上述采访中表示,AR巨大的软硬件工程量硬梆梆地摆在那里,至少要几百到上千人的规模开发三至五年以上,才能做出一个消费级别的东西。所以作为一个综合资源比上严重不足、比下严重有余的团队,五年左右的时间窗口和几千人的年工程量是比较合适的。

尽管谷歌、苹果、Meta等科技巨头早已介入AR领域,但行业真正达到成熟会比大众想象的要更晚一些。元一畅想总经理兼联合创始人谢浩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从这两年开始,大家才逐渐挖掘出有关AR的新的落地场景,未来可能还需要三至五年时间,AR才会成为主流形态。 

据花旗银行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元宇宙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可能代表着高达13万亿美元的收入机会。作为与元宇宙相辅相成的AR行业,也将得到飞速发展。

“13万亿美元,体量相当于中美之后的第三大经济体,可见AR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与明确的未来。”谢浩说道。

北京知识产权库专家、投资人董新蕊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罗永浩之所以选择AR,也是基于新一轮科技革新和产业变革的大环境所做的行业判断。纵观那些风口上的产业,无论是碳中和、新能源还是造车,都需要长时间的产业积累,这不是罗永浩的长项。此番进军AR领域,罗永浩想抓住元宇宙的风口,赌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

赢面有多大

在罗永浩决定进军AR的前一年,发生了一件震动科技圈的大事。2021年10月,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将Facebook更名为Meta。他想摆脱“仅仅是一家社交媒体公司”的标签,专注于构建元宇宙计划。同年,无论是科技圈、资本圈、文化圈还是大企业的想象力都被元宇宙点燃,由此2021年也被称为元宇宙元年。

放眼海外,Google、苹果、Meta等海外科技巨头早已在AR领域进行布局。在2017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公司正式公布了自己的AR开发者平台—-ARKit。该平台将支持Unity、Unreal和SceneKit,具备动作追踪以及平面、光线、范围估算等特性,便于AR开发者快速打造出自己的作品。苹果公司进入AR领域,给业界打了一针强心剂,因为在苹果公司的“大水”下,所有AR企业的小船都会高起来。

而在国内市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已经获得了相关专利授权,AR眼镜的研发已经“在路上”;还有一批创业公司如专研工业AR智能眼镜的瑞欧威尔、AR智能眼镜企业Rokid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面对拥挤的市场,罗永浩的心态良好。据《晚点Latepost》报道,罗永浩表示,大的科技公司基本没有all-in AR的,唯一号称重兵做AR的只有苹果。从供应链了解的信息来看,苹果做的是一个AR兼VR的XR设备。国内的华、米、O、V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正式启动,至少不会很快做大规模投入。

“老罗的愿景很美好,至少策略是对的。”谢浩说,从罗永浩过往的经历来看,他造过手机,所以这次做AR很有可能也从硬件领域着手。从专业角度来看,造手机和造AR的头戴式显示器,无论是在工艺还是供应链上都有不少类似之处,所以他也不算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对于接下来的三五年,罗永浩还表示,他们的硬件团队每年都会研发一款工程机,原则上仅限内部开发使用,直到商业化条件和整体环境大致成熟再开售。可以说,目前整个行业的硬件水准还没法大规模商业化并成功,比如说功耗,发热,重量,续航时间等等,离普通消费者能接受、能消费还差得远。 

生产端盈利,消费端烧钱

在易观分析文化消费行业资深分析师廖旭华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目前AR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相对而言都比较清晰了,但市场还未爆发,算是处在爬坡阶段。

“当下国内外AR市场都谈不上成熟,主要厂商都是在做好生产端的基础上寻找消费者市场机会。”廖旭华说道。 

回溯历史,2012年4月,谷歌宣布将开发Project Glass AR眼镜项目。这种AR的头戴式设备将智能手机的信息投射到用户眼前,通过该设备也可直接进行通信。2014年4月15日,Google Glass正式开放网上订购。由于用户体验不佳,2015年1月,谷歌停止销售第一版谷歌眼镜,并将谷歌眼镜项目从Google X研究实验室拆分至一个独立部门。此后,AR技术又一次陷入沉寂状态。不过很快,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就表示,谷歌会继续开发谷歌眼镜,因为这项技术太重要了,以至于无法舍弃它。

时隔十年,在今年5月召开的I/O大会上,谷歌展示了一款具备实时翻译功能的AR眼镜原型机,这也让科技界对于AR在消费者市场的应用与普及重燃期待。

谢浩直言,在C端,也就是消费者市场,AR还处于非常早期的烧钱阶段,尽管想象空间较大,但相关技术和规范还不清晰。

“一是基本硬件和电子技术相对来说不尽成熟,就连苹果本该于今年年中发布的AR眼镜也因此‘跳票’了。二是缺乏像谷歌头戴式显示器这样的杀手级产品和应用,无法帮助用户明确去解决一些高频发生的问题。”谢浩表示。 

廖旭华则认为,相比于烧钱的消费者市场,AR在生产端已经有不少项目实现了部分盈利,毛利情况更好。之所以会形成AR在消费端和生产端截然不同的局面,主要是因为生产端基本都施行项目制采购,生产专业垂直化产品,譬如警用AR、制造业巡检头盔等。并且在公共服务、能源、制造、物流、仓储等产业端,都不乏AR企业的身影。

据他了解,目前不少做生产端AR的公司对于自身财务状况都较为满意,尽管整体还需要投入不少资金进行研发和推广,但因为销售逻辑与消费者市场完全不同,所以就项目而言仍具有毛利空间。 

当下,AR已被公认为是下一代的计算平台,资本也开始关注到这一领域。在6月16日于上海举行的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集中发布了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数字经济四个新赛道的投资促进方案。预计到2025年,上海市元宇宙产业规模将突破3500亿元,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展望未来,深圳增强现实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苏波在《正在发生的AR革命》一书中写道,未来的AR行业一定会像现在的IT行业一样,B端和C端泾渭分明。在更远的未来,一定会有AR的各种消费级终端出现,它们将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会完全取代现在的“三屏”:大屏电视、中屏PC和小屏手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消费品。

“目前除了苹果公司之外,大家很难在1-2年内拿出一个消费级的产品,或者说真正能够引爆时代的产品。但着眼长远,消费者市场的趋势不会变。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循序渐进地提供更多生产端的产品与方案,同时等待一个消费者市场爆发的契机。”谢浩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北京车展首日:车企大佬互相“串门”,雷军人气爆棚
浙商证券入主之际,国都证券逾4亿股股权挂牌出售!此前多位股东清仓式转让股权
守本固源老酒战略,锚定长期发展价值,舍得酒业一季度营收21.05亿元
丁世忠力挺,安踏在上海试水新店态,不赚钱也要开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