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韩国垄断,中国船企虎口夺食!沪东中华拿下11艘LNG船订单

何铭亮
2022-04-14 19:54:45
来源: 时代财经
这颗世界造船业的明珠,中国是如何摘下的?

LNG运输船的制造被誉为世界造船业的明珠,此前一直被韩国三家造船企业所垄断。尽管中国近年来在全球造船业的市场份额节节攀升,但在LNG船的制造上,一直不敌韩国。

4月12日,世界最大LNG出口国卡塔尔正式宣布,其“百船计划”与中国LNG龙头企业沪东中华签订的首批4艘LNG船订单正式生效。算上这4艘,沪东中华今年以来已经承接了11艘LNG订单,与韩国现代重工并列位居全球各大船企之首。

据一位熟悉该笔交易的业内人士透露,沪东中华有望在卡塔尔“百船计划”中接获至少16艘LNG运输船的建造合同。

这笔订单,从中方提出合作意向到订单正式生效整整过去了四年,这四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又是如何从韩国手上夺得这宝贵的订单?

截屏2022-04-14 下午6.27.49.png来源:中国船舶官网

中国船企拿下LNG船世纪订单

4月12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和卡塔尔能源公司共同公告,“卡塔尔百船建造计划——卡塔尔北部气田扩能船舶购置项目”首批4艘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合同即时生效,中国船舶旗下沪东中华,联合中船贸易与日本株式会社商船三井正式签署新船建造合同。

几天之前,日本商船三井也已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就上述LNG运输船签订了一揽子租船合同。

换言之,中方的沪东中华是造船方,日方的商船三井是船东,船舶建造完毕、交付后,将由商船三井负责日常运营。

LNG即液化天然气,一般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LNG运输船则是一种专用特种船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在-163℃低温下,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被喻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

此次合同订购的4艘LNG运输船,采用的均是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五代“长恒系列”。

据介绍,这款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船型,总长299米,型宽46.4米,型深26.25米,是为卡塔尔能源公司的技术标准量身打造,具有快速性能好,航行排放少、载货能力强、油气平衡灵活等优点。

2021年底,这款第五代“长恒系列”获得美国船级社(ABS)、法国船级社(BV)、英国劳氏船级社(LR)、DNV等四家国际著名船级社颁发的船型设计通用认可(GDA)、入级预先认可(PCA)等证书。

沪东中华是国内LNG运输船制造的龙头企业。公开资料显示,自2001年起,沪东中华即与法国GTT公司联手,自主研发了第一代“长青”系列、第二代“长健”系列、第三代“长安”系列、第四代“长兴”系列LNG船,累计交付了30多艘大型LNG运输船(装备)等。

今年以来,沪东中华已经累计收获11艘LNG订单,与韩国现代重工并列位居全球各大船企之首。

今年1月6日,沪东中华与中国船舶(香港)航运租赁有限公司续签1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建造订单;1月7日,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配套LNG运输船项目正式签约,沪东中华再度斩获6艘17.4万立方米大型LNG运输船订单,相关合同涉及金额75亿元人民币。

有观点认为,沪东中华过往的LNG订单均建立在国家层面的合作或“国船国造”的基础上,这笔来自卡塔尔的订单是沪东中华LNG运输船的首笔市场化订单,该笔订单的完成质量与客户满意度,也决定着沪东中华在该领域未来市场化的进程。

据一位熟悉该笔交易的业内人士透露,沪东中华有望在卡塔尔“百船计划”中接获至少16艘LNG运输船的建造合同,这不仅是中国构建LNG全产业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开创了中国LNG运输船建造项目的新纪元。

虎口夺食

这笔订单来得并不容易。

从卡塔尔第一次宣布扩产购船至今,已经过了快四年,距离中国与卡塔尔签订意向协议至今,也已经过去两年。

2019年年初,卡塔尔石油公司表示,将进行国际招标订造最多60艘LNG船,以满足2024年建成的4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的运输需求。后续,卡塔尔更是宣布未来将建立超过100艘LNG船,卡塔尔的“百船计划”由此得名。

卡塔尔位于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储藏资源,且非常易于开采,是世界上第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2019年,澳大利亚超过其市场份,首度成为全球LNG最大出口国。卡塔尔为了维持其市场份额,早早宣布扩产购船。

Agora(博众智合)能源转型论坛中国区总裁,曾担任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部主任的涂建军对时代财经表示,LNG的供需合同以中长期协议为主,而且上中下游通常会一起绑定,“上游有固定的生产规模,下游有相对固定的客户,中游肯定需要用LNG船来进行运输。除了一部分进入到现货市场外,实际上大部分产能是和下游客户锁定的。”

卡塔尔这笔世纪大单一出,立刻引发国际造船界高度关注,大批造船企业均表现出对该项目的兴趣。其中,韩国三家造船厂更是对这笔世纪大单势在必得,当时有市场观察人士称,卡塔尔的LNG船订单可能会由韩国三大船企包揽。

2019年,韩国三大船企之一的大宇造船,其CEO郑成立表示,卡塔尔拥有的绝大多数LNG船均由韩国三大船企建造,希望卡塔尔能够将韩国视为建造新LNG船的首要选择。

韩国船厂近年来对LNG船新造市场拥有垄断地位,在全球近130份新造船合同中,韩国三大船企瓜分了近90%。

韩国信心满满,但剧情很快迎来转折。

2019年11月,卡塔尔天然气公司代表团在结束韩国访问后随即转道北京,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接触。而据中国船舶方面消息,早在2019年2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贸易联合沪东中华就已正式向卡塔尔表达了合作意向。

2020年4月,卡塔尔能源公司率先与中国船舶集团签订了金额为200亿元的LNG船建造项目协议,成就了中国船企迄今为止签订的金额最大的新造船协议。

2021年10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沪东中华正式获得为其建造首批4艘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订单。

2022年4月12日,卡塔尔方面宣布,该笔订单正式生效。

沪东中华能够从韩国手上“虎口夺食”,涂建军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从上游LNG生产国的角度,卡塔尔实际上不希望LNG船的建造被某一个国家垄断,所以乐于看到不同国家造船厂之间保持竞争的态势,这样自身就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谈判空间。所以未来卡塔尔大概率会继续与中韩日三国LNG产业链的各方保持合作关系。”

“另外,这也离不开中国造船业近些年来的努力,经过国内有关各方的集体协作和大力攻关,中国基本上攻克了制造LNG船的核心技术。国内造船厂的造船周期现在可能比韩国要长一些,尤其和韩国造船业比存在一定差距,但站在LNG上游生产大国卡塔尔的角度,综合比较造船周期、成本、质量、政府关系等诸多因素,肯定做出的是对自身利益最优的采购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LNG进口国。能源咨询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进口LNG达8140万吨,同比增长18%;日本LNG进口量为7500万吨,与上一年基本持平。IHS Markit称,这标志着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日本退居第二。

“中国是卡塔尔天然气的大客户。从卡塔尔的角度来讲,他们锁定和中国头部船舶制造商的合作,这既能满足自身扩建LNG上游产能所带来的船运需求,也利好该国未来进一步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涂建军指出。

从2020年4月签订协议到今年4月合同正式生效,这笔订单经历了整整两年。有接近沪东中华方面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之前签的是框架协议,是意向性的,没有法律约束力;从卡塔尔确定要造船,到与沪东中华谈妥具体商务细节,谈好之后正式签署合同,中间有几个时间节点,最终以合同签署时间为准。”他指出,目前订单生效,已经有正式合同了。

涂建军也表示,2019年年初,卡塔尔能源公司对外宣布建造100艘LNG运输船的宏大计划,立刻引发国际造船界高度关注。2020年3月,卡塔尔能源公司对全球造船业发出了公开招标邀请。“疫情期间两国人员不能互相往来,对实地考察、合同谈判、相应的投资决定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直到近日才正式宣布首批造船合同生效。随着时间推移,未来更多的造船合同会被官宣。”

同时涂建军亦指出,合同签订后法律上已经生效,除非发生重大不可抗的地缘政治危机,交易双方大家都会往前稳步推进。

对于全球造船业而言,卡塔尔LNG的广阔市场无疑会带来更多的新订单。

今年3月,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率领一个由20多名企业家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卡塔尔首都多哈,寻求卡塔尔向德国出口更多的LNG。德国方面称,其已与卡塔尔成达长期能源合作协议。

涂建军指出,目前由于俄乌冲突,全球LNG的供需平衡进一步紧张,德国在管道天然气进口领域高度依赖俄罗斯,现在不得不面对俄罗斯断供天然气的潜在风险。

“为了对冲能源供应突然中断的风险,德国和欧盟其他成员国正在与美国政府合作,力争把更多的美国LNG运到欧洲去,并尽可能地代替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从德国政府来说,它也在加快推进本国两座LNG码头的建造及鼓励浮式LNG船的采购。另外,德国也与LNG生产大国卡塔尔直接合作,在政府间层面达成了LNG采购的意向,后续会由德国公司与卡塔尔能源公司具体推进合同谈判。”

俄乌冲突之下,欧洲急需LNG船只,中韩两国现在有大量的订单,但考虑到制造周期,一时半会新下单的船只还很难进入市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韩国,甚至是日本的造船厂预计会得到更多的订单。”涂建军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打造新窗口!银联助力广州首个优化支付服务示范区落地白云机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