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热捧人才蜂拥,医药投资进入“交叉路口”,中国的“辉瑞”何时出现?

邓宇晨
2021-10-21 14:35:33
来源: 时代周报
在资本助力下,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黄金年代”

在资本助力下,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黄金年代”。

近日,2021新原力论坛在杭州举办。在“投资、创业、成长”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生物医药行业在中国的投资前景、医药企业的融资选择等话题进行交流。

“过去的5-10年时间,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波澜壮阔的五年,也是国内资本对生物医药的认知从朦朦胧胧到全身心投入的五年,也是资本助力产业化发展,带来产业蓬勃发展的五年。”勤智资本董事长汤大杰在论坛上表示。

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生物医药行业来说,资本是否有顺畅的退出渠道至关重要。汤大杰表示,近年来,随着科创板和北交所的设立,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选择余地变得更多,进入生物医药行业的资本有更多的机会顺利退出,这也在客观上激发了机构投资生物医药行业的热情。

中国具备诞生世界级巨头的土壤

随着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带量采购、医保谈判的力度增大使得医药行业的生态发生巨大变化,鼓励创新药的研发成为当下药企的共同选择。

在圆桌论坛中,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陈杰坦言,目前医药行业的投资已经进入“交叉路口”,“前几年全都在投仿制药,这几年都在投me-too(派生药),下一步则是创新药”。陈杰表示,目前元生创投陆续投资的项目中,仅有3%-5%的项目从事的是基础科研、基础研究,即所谓的First-in-class(首创药),能够实现真正的全球创新。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加上投资回报的要求,以及科学家的深入研究及突破,这个比例可能会有所提高,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太高,仍然需要时间的积累。”陈杰说。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也应该诞生出与之相匹配的世界级医药巨头。对此,艾迪康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高嵩认为,世界级医药巨头的最重要标准应该是持续创新能力,“公司的团队、制度、流程、世界观和价值观等这些软性的东西,才是一家世界级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

英派药业执行副总裁、首席科学官田野则认为,目前中国的医药产业已经具备足够的规模,也有不少小企业拥有着世界级的创新能力,从科研的角度来看壁垒很小,但从资本层面来看,与美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以前我在辉瑞做研发的时候,经费是比较容易保证项目可以继续推进的,但在中国相对来说难一点,要省着点花。在美国,项目需要什么支持时,供应商会把相对应的东西免费送过来,但在国内,我们没有这个环境,这样会导致我们在同行竞争中处于劣势。”田野表示,这几年情况正在逐步改善,但仍然有进步的空间。

“中国的任何行业都会出现世界级的公司,中国已经具备了企业变成世界级巨头的土壤。” 博远资本创始合伙人陈鹏辉在论坛中表示,目前有许多优秀的海归人才参与创办生物医药企业,带来了源头创新,为行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陈鹏辉留意到,在生物医药领域,海归人才和行业老兵共同搭档创业已经成为一种创业新风向。

“看风向等于没有风向”

对于高投入的生物医药行业而言,瞄准风向和目标格外重要。

陈鹏辉表示,包括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和合成生物学在内的New Modality(新模式药物),以及医疗、保险、支付、AI多领域的跨界融合,是他比较看好的方向。

高嵩则认为,过去几年,创新药领域引入了大量的投资。在未来,大量公司产出了大量的me-too产品,这也导致license-in(授权引进)在国内成为最火热的模式之一。“我们怎么把license-in做好,是我们在未来最大的挑战。如果做不好,不仅会影响到公司,也会影响到医药行业的新一轮投资情况。”高嵩表示。

826297914.jpg

(图片来源/论坛主办方)

泰福资本高级合伙人倪琳则表示:“过去20年生物技术的发展潮起潮落,很多的新模式仍然有着很大的风险,并不是一帆风顺才走到了今天。所以,其实风口什么时候来或者不来,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

田野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田野表示,辉瑞有多款药物都是经历了许多轮的生死考验,才最终得以成功上市。“我们必须在某个领域坚持,不管是看好还是不看好,必须得坚持下去。天天看风向,就没有风向了。”田野说。

除了坚持创新药的研究方向外,降低成本、提升疗效无疑也是药企要持续努力的重要方向。

高嵩指出,目前中国有大量的临床需求没有被满足,因此,药企的创新可以从提升病患满意度的角度出发,提升药品的疗效,降低药品的副作用和成本,为病人带来更多的价值。

资本应理解生物医药的本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受资本持续热捧。咨询公司IQVIA数据显示,2020年,在全球生物科技领域融资金额排名前十的风投交易中,中国企业占据了三席。

2021年9月,北交所正式宣布成立,意味着资本市场有了更为贴近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这对大量中小型研发型医药企业来说,资本的退出变得更为容易,间接降低了医药行业的投资门槛。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认为,中国的生物医药公司非常幸运,除了北交所外,还可以选择去科创板、港交所或美国上市等。在上市平台的选择上,梁颕宇认为主要取决于公司的融资需求更倾向于外币还是人民币。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席于常海同时担任着港交所咨询小组的专家成员,在生物医药企业赴港上市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他看来,生物医药公司的科技含量是最重要的审核因素。“我也会看企业的经营数据,把关企业数据的真实性,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另外企业架构也很重要。”于常海说。

于常海表示,原创这件事,既容易也不容易,如果仅仅有me-too的老路,实际上不会特别耗费资金和精力,但如果是纯原创,风险上升,就会面临着投资后无法回本的可能。“原创的东西急不来,要慢慢培养。但投资界普遍比较急躁,要计算投入后能否做出产品等等问题。”于常海说。

康方生物(09926.HK)创始人、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夏瑜亦表示,投资界应该去思考如何理解创新,如何理解生物医药产业的本质。“如果投资界不去思考的话,就会认为license-in模式没有投资的必要,但这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判断能力缺乏信息。无论是生物医药行业还是投资行业,都还需要成长。”夏瑜表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绵柔年份老酒战略,洋河股份2024封藏大典送给“世界的礼物”
从豪车专属到国产电车标配,后轮转向真的让转弯更简单了吗?
因3亿欠款,凯撒旅业起诉前大股东海航,青岛国资入主后加速扩张
东北证券去年自营业务收入大增超2倍,沪深交易所首发保荐项目连续两年挂零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