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为何旺季价跌失宠?“纸螃蟹”与“洗澡蟹”仍在搅局,蟹商直呼卖不动

李静
2021-10-11 17:35:10
来源: 时代周报
十一前后大闸蟹销量和价格同比回落

持续火热多年的大闸蟹市场,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意外遇冷。

“今年走货量不大,一天能卖1000多斤,但去年同期一天差不多能到2000斤的水平。”10月9日,大闸蟹经销商刘波(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大闸蟹价格不贵,但就是卖不动。

9月底大规模上市后,大闸蟹价格呈现高开低走之势。

“今年天气太热,大闸蟹成熟晚,有些没达到出塘条件,卖价自然差一点。”10月10日, 苏州昆山巴城镇大闸蟹养殖户张文(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VCG111345652739.jpg图源:视觉中国

随着十一假期这轮销售旺季过去,消费需求逐渐下降,但大闸蟹产量还在上升,供求关系转换,价格下降成为趋势。10月10日,时代周报记者获悉的兴化、高淳、泗洪、骆马湖等多份大闸蟹报价单也显示,十一假期后,大闸蟹价格开始走低。

除天时外,持续被诟病的大闸蟹市场乱象也是降低消费热情的一大关键因素。互联网时代,网络订购、螃蟹劵、二维码防伪等模式让消费者购蟹更加便利,但也衍生出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市场乱象,“纸螃蟹”“洗澡蟹”等情况突出。

张文向时代周报记者直言,如果按部分电商平台上宣传图片和价格,经销商根本赚不到钱,这是乱象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价格同比回落

农历九月、十月,是吃大闸蟹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国庆假期,更是大闸蟹消费旺季。

10月8日,饿了么发布国庆黄金周消费图鉴,国庆假期大闸蟹外卖火爆,订单环比9月增长3倍,消费指数最高的5个地区依次是上海、北京、福州、苏州、杭州。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大闸蟹整体供应量较去年有所增加,但十一前后销量和价格却同比回落。

以最出名的阳澄湖大闸蟹为例,9月22日,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今年阳澄湖大闸蟹规格大于往年,预计全年产量在10940吨左右。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协会新闻发言人姚水生表示,今年阳澄湖大闸蟹的预计产量比去年多出600吨左右。

在张文看来,今年大闸蟹成熟较晚,所以提早上市的质量不太好,也卖不上价格。随着大闸蟹成熟,预计10月中旬后销量及价格会有所改善。

刘波也向时代周报记者感慨,今年十一卖货确实比往年困难,连最具号召力的阳澄湖大闸蟹,也不像从前那般吸引消费者。

“阳澄湖大闸蟹就那么多,消费者买到的所谓阳澄湖大闸蟹,很多都是洗澡蟹,在别的产地养熟了,然后在投放到阳澄湖过一遍,就自称是阳澄湖的大闸蟹。”刘波直言。

阳澄湖大闸蟹市场号召力的下降,与“洗澡蟹”乱象盛行不无关系。

“不太相信可以买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商家即使宣称阳澄湖大闸蟹,我都会在心里打上问号。”10月9日,上海的刘女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如果自己有送礼需求确实会考虑买阳澄湖大闸蟹,但自己吃一般就选择江苏产的,味道也不错。

VCG111168276394.jpg图源:视觉中国

消费投诉不断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市场消费能力和养殖技术同步发展,海鲜产业规模呈逐年上涨态势,其中“蟹企”超5.5万家。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如上述“洗澡蟹”这样的行业乱象依旧不少。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主任研究员葛家春指出,河蟹行业存在三个显著痛点:一是河蟹商品销售没有统一规格标准,网上销售有标大发小现象;二是河蟹商品内在品质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销售端不能按级定价,易发生恶性竞争,部分销售商发售低劣商品,不利于网上消费的良性发展;三是部分优质产品由于没有相应等级标准,无法在网上做到优质优价,网络销售量小,不能充分发挥网络销售优势。

10月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称,国庆长假前三日,12315热线平台接到一般食品类投诉举报950件,其中涉及大闸蟹、月饼等节令食品投诉举报72件,主要反映商品“提货难”、递送不及时、经营者失信爽约等。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在某平台使用“蟹券”预约兑换大闸蟹未果,联系经营者却遭推脱;也有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所购大闸蟹非经营者承诺的“阳澄湖”品牌蟹。

张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闸蟹的线上销售市场非常混乱,有些电商平台往往夸大宣传,若真按宣传图片和价格,经销商甚至会亏本。所以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是常态。但消费者也很难鉴定产地等信息,因此投诉维权比较困难。

“大闸蟹经过好几道经销商的手倒卖之后,利润也很高,所以经销大闸蟹的人越来越多,乱象随之增多。”张文说,比如卖出去30元一只精品大闸蟹,但到消费者手上可能就100元一只蟹。

“纸螃蟹”横行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众多乱象中,“纸螃蟹”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大闸蟹属鲜活水产,不易保存,所以购买蟹券送亲朋好友成为很多消费者首选。

近年来“纸螃蟹”暴露出的提货难、货不对板等问题,对整个大闸蟹行业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市面常见的蟹券一般印有1888、2888、3688等类型,消费者往往误认为是产品价格,但其实只是蟹卡的“礼券型号”。

“消费者以为这个价格1888元,实际上成本也就七八百,甚至更低。”张文向时代周报记者直言。

蟹券大多以礼品形式在市场辗转,很多并未真正消费。“纸螃蟹”空转,蟹企无法掌握蟹券的真实销售数据,蟹券超发成为普遍现象。

部分蟹农被供销两旺的数据误导,盲目扩大生产,导致螃蟹滞销。

在此过程中,不少投机经销商做起“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商家与经销商通过高价卖再低价回收螃蟹劵的方式,用“纸螃蟹”套取利润。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没有螃蟹券的流通市场,它只是商家本身发行的一个凭证。首先,商家回不回收没有法律规定;第二,流通时价格没有标准,没有法律规定;第三,怎么流通,没有法律规定。”

“一方面,我们看到螃蟹券从某种程度上已从食物转化为金融,有点金融产品的属性;另一方面,这个市场又没有必要的流通管理制度。这种情况下,螃蟹券市场就必然出现乱象,不良的商家、螃蟹券的发行者、营销者,就利用这个乱象来挣钱。”李勇坚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对标华为车BU!亿咖通加速掘金万亿汽车智能化市场
小赢公益新里程:深化乡村阅读,落地寻乌首座乡村学校图书馆
老工业城市组团到广东,他们想学什么?
千亿有色龙头资产腾挪!多年未分红,负债超70%,中铜资源股权遭中国铝业清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