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马六甲:五百年海上沧桑

2019-08-14 15:48:04
来源: 时代在线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古城,马六甲州的首府。它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岸,马六甲河穿城而过。该城始建于1403年,曾是马六甲王国的都城,1511年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641年为荷兰占据,1826年成为英国海峡殖民地一部分。后因马六甲河口的淤塞和槟城、新加坡的兴起,城市地位下降。马六甲的居民主要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葡萄牙人后裔及欧亚混血儿等,多通晓数种语言。马六甲城内以传统建筑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式住宅。

漫步于马六甲河口附近的圣保罗山脚下,各式建筑遗迹展现眼前,从马来王宫殿,到葡萄牙人的炮台和天主教堂,再到荷兰人的城堡“红屋”和基督教堂,最后站在圣保罗山山顶眺望马六甲海峡,天空蔚蓝澄明,海面辽阔静谧,货轮缓缓而过,从东南亚驶往世界各地。

没有首都吉隆坡的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和高楼大厦,却有历史的厚度,在这个恬静的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镇中,藏着马来历史的真实存在。

拜里米苏拉的宫殿

2002年因“中国—马来西亚”的国际课题研究走进了马六甲城,笔者此后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大陆巽他陆架,与其南部的大巽他海峡和望加锡海峡共同成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而处在东岸南部的则是马来西亚现存最老的古城—马六甲城,北距吉隆坡,南距新加坡,从地图上看,恰好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腰眼”处。

坐拥着“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马六甲城崛起于海峡两岸的王国斗争中,孕育过强盛辉煌的历史,更在殖民列强300多年的掠夺中走向衰落。

而一切的兴与衰,都得从马六甲苏丹故宫谈起。

马来西亚人眼中的苏丹故宫,也叫“拜里米苏拉的宫殿”,故宫的主人叫拜里米苏拉,他也是传说中马六甲古国的创建者。

拜里米苏拉本是夏连特拉王朝的王子,1401年因反叛满者伯夷国(今印尼境内)而逃难于淡马锡(今新加坡),杀死了当地臣服于暹罗(今泰国)的酋长后占地为王,但次年又被暹罗属国彭亨或北大年驱逐、流浪,最终在一个海盗经常出没的小渔村马六甲定居下来。

拜里米苏拉果断勇敢,他敏锐地判断出马六甲城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便向政府献策,致力于将马六甲建成货物市场,更连同海盗,强迫通过马六甲海峡的一切船舶在其码头停泊和领取通行证,从中获取“买路钱”。这是马六甲王国发展的基础。

1403年到1511年间,马六甲王国逐渐掌控了马六甲海峡转口贸易和交通运输的命脉,成为海峡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各国大小商船随季候风11-12月间满载而来,分舯次前后买卖,来年4-5月间又扬帆返回,世界各地的商人也随船纷纷汇聚。

葡萄牙人皮里士(Tome Pires)在其著作《东方诸国记》中是这般描述:

1509-1510年间马六甲城内的外国商贾有4000人之众,讲80多种方言,估计来自60多个国家。中国的瓷器和丝缎、菲律宾的蔗糖、暹罗的象牙、苏木、柚木和贵金属(锡和铝)、缅甸的大米、宝石、芳香剂和白银、摩鹿加群岛的丁香和豆蔻、苏门答腊的胡椒、印度的棉纱和粗布、阿拉伯的乳香、威尼斯的铜和玻璃器皿等等,各类异国商品荟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15-16世纪的亚洲仍然是世界经济的焦点,如日中天,光芒四射。马六甲狭长的海域成了东西洋贸易的必经之路,中转经济成了王朝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

全盛时期的马六甲国势力范围北至大半个马来半岛,南达苏门答腊岛1/3地区,马六甲海峡完全处于其霸权统治中。皮里士称:“范围内各国间之贸易与商业活动,皆须经过满剌加进行。”

富甲一方的马六甲国王和王族选择了马六甲河口附近的升旗山(又名西山,后被西方人改名为圣保罗山)作为王族要地,修建宫殿。马来移民的高脚茅屋则汇集在山脚下,一批海民和外商更把居所、市场和货仓建于马六甲河口或河对岸,构成马六甲古城区的雏形。

葡萄牙的炮台

马六甲古城留下的葡萄牙建筑遗迹不多。

圣保罗山头上残垣断壁的A Famosa(美丽之地)城堡和炮台以及圣保罗教堂都颇具象征意义,它们分别象征着葡萄牙人征服东南亚国家和人民的两大重要武器。

笔者站在山上,放眼望去,马六甲海峡尽收眼底。随行的研究人员告诉笔者,圣保罗山是拜里米苏拉王族眼中的风水宝地,占据着海上和陆地的双重优势。

靠近马六甲河口,因此可以严密控制行驶于马六甲海峡和马六甲内河的船只,地势居高临下,易于阻挡不管来自海上还是内陆的马来人的攻击。

葡萄牙人是最先入侵东南亚的欧洲殖民者。自从马可波罗惊人的著作问世以来,东方就是欧洲人想象中的“地球上的伊甸乐园”。丰裕的黄金和香料,对欧洲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葡萄牙凭借着海面航行的优势,在与阿拉伯穆斯林的商业和宗教的斗争中不断向东方推进。一次次打败控制红海、印度洋贸易的阿拉伯人后,葡萄牙人在从好望角到印度的商路上已经建立起一系列战略据点和贸易中转站。

1511年,葡萄牙远征军用“坚船利炮”和从印度马拉巴尔招募而来的雇佣兵攻占了马六甲,揭开了东南亚近代史—沦为西方殖民地历史的开端。

登陆的葡萄牙人一眼就看中了拜里米苏拉的风水宝地,他们决定在升旗山修筑堡垒,以备驻守,方便城堡边的大炮炮口既对着大海,也指向内陆。

与马来王宫的木屋结构迥然相异的是,葡萄牙人的堡垒和教堂均为石头建筑。马来西亚学者年先生认为,对远征军而言,坚硬的石头堡垒对于守防才是最必要的。

屠杀,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早已成为殖民者的例行手法。占领马六甲的当天,葡萄牙殖民者即血洗了整个马六甲城。焚毁马来王宫,劫掠、屠杀百姓,不分男女老少,被屠杀者不计其数,侵略军所掠夺的总值达47.5万英镑的物资,全由官兵分赃。

紧随屠杀政策的便是葡萄牙人的贸易垄断政策。同时,葡萄牙殖民者采用海盗行径强迫过往船只驶抵马六甲,缴纳高额关税。对于抗拒者,葡萄牙殖民者则进行海盗式的拦截掠夺。

由于葡萄牙人的贸易垄断与海盗掠夺政策,造成邻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激烈反对,马六甲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之中,马六甲从此也走向衰落。

如果说葡萄牙人只是满足于控制香料群岛,16世纪末接踵而至的荷兰人则将欲图在东南亚建立一个以爪哇岛为中心的庞大的商业殖民帝国。

当马六甲成为荷兰人手中的一枚“商站”棋,南行的货船大都被迫绕开马六甲。马六甲昔日在海峡最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东南亚最富裕的港口城市的辉煌实际上已一去不复返。

如今,圣保罗山上的A Famosa城堡早已随着17世纪接连不断的炮火化为尘土,只空余白色城门,留一缕精神慰藉。城堡背后守护的教堂俨然已经风化,战争的旧痕如实呈现,空无一物的教堂显得寂寞萧条。

笔者站在没有门的城门前,感受海上吹来的风穿城而过,湿湿轻拂发丝,斑驳的门洞宛若镜头的取景框,刻下马六甲海峡走向衰落的动荡烟雨。

不再下跪的郑和塑像

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里,郑和、“三保公”或“三宝太监”之名是家喻户晓的。在马六甲的历史中,郑和的地位也是不容动摇的。

关于郑和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研究课题,马来西亚政府一直重资支持。北京大学的教授告诉笔者,马来西亚政府多番邀请研究人士向当地大学生、工商人士演讲,主题都围绕郑和。而笔者在马来西亚期间参加的国际研讨会,不变的主题是郑和与中马关系。

当海外的华人旅者来到马六甲,郑和塑像必定是不可遗漏的参观点。佩剑而立,身披斗篷,长服着地,目光熠熠,便是马六甲塑像的典型造型。尽管已经鲜有人留意十多年前的郑和塑像,在马六甲苏丹故宫里朝苏丹下跪的郑和塑像曾经引起多大的纷争。

2002年,笔者来到马六甲苏丹故宫,正逢博物馆准备移走下跪的郑和像。在故宫里安置了11年的郑和及其随从向马六甲苏丹下跪的塑像曾是海内外华人心中的痛。

博物馆的英文说明这样介绍:跪在地上的4名中国人是明朝特使。而明朝派往马六甲的特使仅有郑和和伊庆。在博物馆其他雕塑都是盘膝而坐或悠然站立的情况下,3名“明朝特使”携带蓬头垢面犯人的下跪姿态是伤华人的民族自尊的。

据史籍记载,中国明朝与马六甲的正式关系始于1405年满剌加(马六甲)遣使到中国朝贡,为了寻求中国对满剌加的保护以掣肘暹罗的威胁。暹罗国的侵扰是马六甲建埠后的最大“心病”。暹罗认为马六甲为其辖地,规定马六甲上缴岁金四十两。但因马六甲不从,故暹罗不时“差人征伐”。

满剌加使臣来华朝贡得到了回报:明帝封“满剌加酋长”为“国王”,并“给以印绶”,即中国承认马六甲为独立国家,确认拜里米苏拉的“合法”政权。

暹罗发兵马六甲夺中国明朝所授之印诰时,明成祖一方面向暹罗下诏,责其劫夺印诰行径;另一方面也派遣郑和出使暹罗加以调解。1409年郑和第3次下西洋时,奉命对满剌加再次册封,“建碑封城”。

据中国史籍记载,永乐九年至宣德八年(1411-1433)间,满剌加王国的使臣来华朝贡达15次之多,其中国王更5次亲自前来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1411年,拜里米苏拉亲率妻子陪臣540多人到南京面见明成祖朱棣。郑和七下西洋,至少5次靠岸马六甲,也有观点认为郑和7次都经过马六甲,他依托满剌加作为中转站,并在满剌加设立仓库。

按此推理,泱泱大国的一朝来使,浩大规模下西洋,却向马六甲苏丹下跪的情形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这座塑像从展出之日起,就遭到华人的一致反对,抗议声持续了10年之久。

在博物馆终于决定采纳当地华人建议,更换失真郑和像时,著名作家邓友梅便在《羊城晚报》撰文《马六甲.郑和像》:我相信知情者看完(更换失真郑和像的消息)会“心潮澎湃”,甚至“热泪盈眶”。我想说的是,有多少知情者,有多少人想知情!

那年,和撤走下跪的郑和像一样激动人心的,是郑和像在马六甲河畔的竖立。

笔者曾在三宝山下的马六甲汽水厂看到一尊11年来还未拆掉保护铁架的郑和石像。尽管身着长袍,手握宝剑,双目圆睁,这尊多高的郑和石像却寂寞地躺在公路旁的大树下。守门的门卫告诉我,石像是在19915月从福建运来的。

1991年初,马六甲中商会会长访华,在福建惠安石雕厂订做了两尊郑和石像,一尊高,重达11吨,一尊高不逾二尺,耗时五个月,倾注了福建石雕工人的莫大心血。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当年牵扯到的复杂的宗教问题,小石雕最后被安置在三保庙的庭院,大石像则寄存在汽水厂的停车场。

2002年底,马六甲政府开会研讨此事,终于决定将躺在停车场的郑和像竖立在马六甲河旁。

相比起大溪河畔葡萄牙的桅帆,郑和带来的不是烧杀抢掠,不是屠杀奴役,他们身穿明朝官服,和平自持,彰显其泱泱大国该有的风度和气量,没有一丝硝烟。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址。这个处在海上十字路口的古城,浩瀚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被世界认可。

曾经的硝烟战火已经化为尘土,从海开始书写的古城历史,今后也将继续流传海外。

而古城马六甲,依旧静谧,安详,远离尘嚣。

作者系中山大学教授

实习生罗利娜亦有贡献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物流资产被调仓,传万科拟出售普洛斯股权,曾出资157亿元购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