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灼上海

2010-11-25 02:58:30
来源: 时代周报
发生在上海的一场惨烈火灾暴露了中国都市高速发展带来的难题:消防工作无法跟上步伐。除去消防通道遭占用等问题,消防站设置远远落后于规划,消防队员数量配置以及消防设备的水平与国

本报记者 韩玮 严友良 发自上海

11月16日,清晨,细雨,胶州路728弄1号,28层、85米高的胶州公寓已被整体烧个通透,一片乌黑,而成片的黄色脚手架依旧环楼而绕,底座散落着白色的天花板落片,余姚路口还堆放着一包包乳黄色的保温材料。

周围居民送来白菊,端放在公寓的大门前。俄国小伙尼卡特(Nikta Ryzantseew)说,他们国家有这样的习惯,给大灾难的遇难者送一束花,不管是否相识。

但真正的遇难者亲属却没有勇气走到这里。“火葬场烧的是死人,这里烧的可是大活人。我看到这栋楼,脑子里就会浮现起亲人垂死挣扎的画面。”一位近乎虚脱的男子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公寓不远处的东方书报亭摊着16日的《新闻晨报》,“胶州路大火,42人遇难”。这一数字,截至目前,已升至53人,另外,70人住院,其中17人伤势严重。

灭顶之火

初冬的上海,凉意已浓。16日早晨,在自家店门口,目睹一切的过清永回忆起了惊魂之事。“站在这儿,我的脸被烤得滚烫。我有些紧张,有些害怕,如果风向改变,带火的窗帘、晾物朝东飞落,我们这排店铺必定难逃此劫。”过经营的静安区长寿家政中心与胶州公寓仅一路之隔。   

15日14时,正在办公的过清永听到轻微的爆炸声,循声望去,对面的公寓已起火,位置在10—15层间。而后,火团四溅,落至底座,公寓下部亦被“点燃”。有媒体发现,火源来自12层北侧,电焊的火花掉落,引燃了底层的防护棚。14时10分,风起,火旺。沿着脚手架,旺火吞没了可燃的竹片踏脚板、易燃的尼龙防护网、灌装油漆、泡沫保温材料,接着,烧碎了玻璃,蹿进窗户,引燃窗帘、沙发、被褥,然后,蔓延至整个房间。

“着火建筑,正在进行节能保温综合改造工程,周围搭满了脚手架,致使大火迅速向垂直方向及周边蔓延,在极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立体式火灾。同时,火灾时风力较大,风助火势,加速了大火蔓延。”上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这样解释火势的不断升级。

“那时,我的心狂跳不止。我回到店里,吃了一颗保心丸。”过清永说。

14时15分左右,等过回到店门口,第一批消防队已到,随之而来的,包括一架云梯。“云梯一架起,马上就救下了一名男子。”胶州路上一名私营业主说,男子从20楼处沿着脚手架边向下爬边求救,起初,力臂有限的云梯够不到,于是,消防员只能对准男子背后的楼墙、脚手架喷水降温,鼓励其坚持,并最终将其救下。

当救援迅速铺开,比它更快的是“火速”。15时,胶州公寓的西、北两面已完全被火吞噬,火势达到最猛。此时,过清永看到,70多辆浦西、浦东赶来的消防车,3架云梯,以及消防官兵、武警、特警从昌平路、胶州路、余姚路将着火公寓围了起来,水柱集中发力。

不久后,三架直升机慢慢靠近公寓。社会志愿者小袁看到,彼时,火团已蹿至25-26楼,约10名民工在楼顶平台,朝着直升机挥手求救。身着橘黄衣服的救援者打开机舱,试图放下绳索,但浓重的烟雾最终致使救援失败。

“等到16时,火势才部分得到控制。之所以说‘部分’,是因为,一、房间里的火灭不掉,只能当其蹿出时,外面浇灭;二、20层以上的火,救不了。”过清永痛心说道。

其实,在不久前的上海市119火灾演练活动中,曾有一辆适用于高层救火的新式消防车投入使用,其可将泡沫打至370米的高度。而经陈飞证实,该辆消防车亦在此次救援中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利用。但在不少市民看来,应对如此凶猛的火灾,仅此一辆无异于“杯水车薪”。 “下午四五点时,越来越多的幸存者从公寓大门撤出,多数伤势较轻,晚上七八点,甚至更晚救出的伤员,情况危险的居多。”小袁说道。

傍晚7时半,零星的明火仍然若隐若现,过前往派出所做目击者笔录。他是第一个拨打119的市民。离开火灾现场时,过清永脸颊绯红,脑子里满是火光四射的场景。“我不是第一次看火灾,但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惨烈的火灾,‘9·11’也不过如此。”他的声音沉重如铁。

胶州路大火最终于20时42分被完全扑灭,历时八个多小时。

生路漫漫

整座城市都在讨论大火,所有人都陷于无可名状的悲痛。最让人振奋的,只有从火场里奔出的鲜活生命,但他们的生死八小时,又经受了怎样的煎熬?

16日上午,静安区中心医院。这是距离火场最近的救护地,也是九家收治伤员的医院之一。火场出来的第一辆救护车就飞驰至此,目前,这里至少还住着13名伤员,病因大多为吸入性呼吸道损伤。

32岁的王军面对时代周报记者,神情镇定,沉着自若。他说,决定开门逃生的那刻,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到了海里,能抓住一块木头,已是万幸。而他必须抓住,因为,其背后紧跟着年长的父母以及三岁零两个月大的孩子。

“火烧到窗口,我们一家四口,还在午睡。”被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时,王军以为只是施工队在装修,因为,9月25日,上海佳艺装饰公司的施工队进驻胶州公寓,负责对大楼外墙进行保暖施工,工程将持续至明年三四月份。

而事实上,彼时的火团已横蹿进西面客厅,窗帘、坐垫等家饰遇火便着。等王军感觉不妙,打开西厅厅门时,滚滚浓烟、刺鼻毒气,扑面而来。

“我决定逃走,三个大人一个小孩,从阳台出去,沿脚手架往下走。”王军说,他当时并不慌张,因为,自阳台俯瞰,目光所及的左右两侧,一边看不到火,一边火不旺。

于是,四个人开始了逃生之路。临走前,王军塞了两双袜子在兜里。在16楼外的脚手架上,“王家军”艰难地转了一圈,发现可以下行的斜面只有一处,并已被火吞没。王军决定垂直往下爬,并开始有些担心,因为,就在他们绕圈的短短时间里,火势发狂蔓延,眼看就要包围自己刚出来的阳台。

来到15楼的东侧,正好这户人家的房间还未被波及,王军与屋主打了声招呼,进屋暂避。“第一件事,我就冲到厕所,弄湿袜子,让父母、孩子擦洗鼻、脸,再捂住嘴巴。”王军说,此过程中,他发现,房间里还聚集着其他三四户人家,十余人,大家看到了消防水枪打上来的白烟,也看到三三两两的居民从窗外的脚手架上走过,喊他们一起下楼。

距离王军进屋不足十分钟,火势朝两个客厅和卧室扑来。“玻璃烧得血红,似乎马上就要爆裂。烟雾厚重,看不到窗外的天。”十余人不再犹豫,从楼梯逃生。

“之后的一路,由于高度紧张,我已记不清自己说过什么,做了什么。为了防止进一步爆炸,大楼电源已全面切断,我走在‘黑海’里,全然不知下一层是否已起火,路是否被堵死,让我喘下去的气还够不够。”

这条逃生路,701室的亲属走过,他用床单裹好父母抱在一起,难以分开的焦尸,将至亲背了出来;502室的东北女孩走过,她踉踉跄跄下来时,脸庞、手臂、腿部多处灼伤、割伤,但她忍痛告诉远方母亲,一切都好,以免记挂;2105室的被困者也走过,起火7小时后,他们打出的求救电话被消防队收到,并被队员救出公寓……

据介绍,着火建筑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属于当时高档的“六户两梯”型,楼梯位于楼层中部,下行时需绕行一周,每层台阶十余级。“男人给女人打气,大人给小孩打气,走得动的给走不动的打气,我们就是这样相互扶持走下来的。”一名轻伤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眼睛依然红肿。

生死相守

漫漫逃生路,陈秋走得比所有人都长。见到时代周报记者时,74岁的她,精神蛮好,甚至主动“白相”(注:上海话“聊天”)起来,只是讲到老伴时,有些哽咽。

“我老头,患帕金森病,走不得路,平时,最多就挪个两三步。”陈老太力气不大,背不了老伴,当火势逼人,他们决意逃走时,两人就系在了一起。

楼梯很黑,好在,顶窗漏下几缕光,陈秋搀扶老伴,从17楼拾级而下。“我先走半层,探清前面的路,折回来,告诉他怎么走,再扶他下来。”换言之,下17楼,陈老太要走34层,而真正让她有些泄气的,是楼梯通道上无处不在的垃圾。

施工队的一名工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们采用的是一种新型的大楼保暖措施,即在墙壁外面抹上泡沫填充物,再用水泥粉刷。正因如此,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泡沫。

“由于障碍物多,走了几层,老头就说走不动了,”陈秋回忆道,“老头说让我先走,我拉着他,不让他坐下,我说,要走一起,不走也一起。”面对记者,陈秋的声音有些颤抖。

老伴只好跟着陈秋,缓慢下行。过了几层,老伴又停住了。“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就要到了,就要到了。”陈秋哽咽着说。其实,距离一楼,路还很长。终于,到了5楼,“他跟我说他不行了,活一个算一个吧。我说,我不走,要死一起死。” 争执之时,楼梯上冲下一名怀抱小孩的逃生者,撞倒了陈秋老伴,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不想起来。

“我只能拖着他,一点一点沿着楼梯往下滑。”在陈老太绝望之前,她碰到了三名消防员。两个用担架扛起老头,一个背起陈秋,走出火海。

“老来伴”的恩重情深让人动容,而这也是此次火灾最叫人心碎的地方。据上海市政府消息,截至16日16时,共救治伤员126人,住院治疗70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5岁,50岁以上的占比64.3%,此外,15位重症病人中,50岁以上的占64.3%,不少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而陈飞也在评述救援工作时指出,由于着火建筑中居住的老人、小孩、行动不便的人相对多,增大了火灾扑救难度。

陈秋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始至终,大楼里没有响过防火警报,而且,为了防止施工队入室盗窃,各家各户门窗紧闭,连消防车响也听不到。这些可能致使受困者延误了逃生时机,一些老人因家中财物不忍撤离,甚至用自来水与火魔单打独斗。

面子工程?

16日晚间,上海“11·15”火灾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公安局副局长程九龙介绍了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发生时有人在10楼现场违规实施电焊施工,点燃了尼龙网、竹片板等可燃物。

即便如此,但在不少居民看来,这次事故有避免的可能。“这栋楼是1998年建的,前面已经进行过两次改造了,这些房子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一位住在失火公寓附近的李姓医生告诉时代周报。

李医生的看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这次胶州路728弄1号进行的改造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外观的“整洁”,而是为了实施外墙节能改造。据记者了解,2009年上海静安地区围绕和谐社区建设要求,实施居民居住设施改造一揽子工程。

政府在进行改造之前的确有向住户发放了一份通知。“9月的时候,区政府说出资负责给房屋进行节能保温改造,不用我们花钱。”原本家住10楼的一户人家向时代周报记者证实了这一点。

但是,随着一些消息的披露,这户人家的儿子向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他的不满。“我们是允许了政府进行节能改造。但是,政府也要找一个合格的公司来完成,还有他们事先也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检验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呀。”

原来,火灾之后,除了官方确证的10楼实施电焊的工人是无证操作之外,有不少媒体称,负责火灾楼体施工单位的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存在资质问题,且工程施工中所使用材料亦是易燃的物体,不少人质疑材料客观加剧了这次火灾的程度。

同时,这次火灾凸显我国消防力量在高层救援方面的短板。15日下午的火灾现场,90米高的云梯车仅有一台。而失火大楼有28层高,90米的云梯车要居高临下压制火势也很吃力,其余云梯车更是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是现场水压不够,未到达着火区域就洒落下来。

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防火与区划委员会委员、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胡斌看来,高层建筑的发展与消防能力的有限,已经成为了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胡斌指出,因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高层建筑越建越多。然而,中国仅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少量的高度达到300米、400米的消防车。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压水枪和消防云梯高度十分有限,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比较困难,即使是直升飞机有时也是爱莫能助。” 胡斌如是说。

然而,令媒体人士不解的是,在上海市前不久举行的119消防活动时进行的一次火灾演练中,消防官兵展示了一辆最新装备的消防车,可以把泡沫打到370米的高度。但在这次救援当中,不少人士表示没有看到。

种种无奈下,15日下午,由200名攻坚队员冒着浓烟高温实施强行内攻,营救生命。

2010年11月16日,在昌平路的临时安置点,记者看到,这里聚集着不少火灾遇难者的家属和尚未联系到亲人的焦急的人群,他们两眼红肿、一言不发。而在该处贴有尚未联系到人员名单的一块黑板上,还有多达40人的一串长长的名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物流资产被调仓,传万科拟出售普洛斯股权,曾出资157亿元购入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