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的知识观:以完全知识假设为基础的产业政策

翁一
2016-11-15 04:34:02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翁一

林毅夫和张维迎有关产业政策的学术辩论引起了学界和舆论的关注。在这场堪称中国凯恩斯与哈耶克的大战中,俩人清晰地展示了各自多年来的学术理路,简单概括,林毅夫主张政府干预,张维迎主张市场自发。

有意思的是,林毅夫在辩论一开始便开宗明义,为自己正名,称自己也是主张市场的。接着话锋一转,指出仅仅依靠“有效市场”是不够的,在他看来,先行者的外部问题和软硬基础设施的协调问题,需要因势利导的“有为政府”给予专利保护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产业政策是因势利导型政府的有用工具。“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二者不可或缺。最后在回应阶段,林毅夫又否认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应归功于张维迎所说的“私有化、市场化、民营化和国际化”。

林毅夫把“中国的奇迹”的功劳记在了政府头上,即主张政府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市场只是政府的配角,市场有且只有在“有为政府”的主导下才能生效。也就是说,林毅夫“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提出,预设了政府独立于市场之外的前提。换言之,在林毅夫眼里,市场是政府的工具,也就是张维迎所说的产业政策是计划经济的变种。

中国版李斯特经济发展阶段论

从林毅夫的这些主张中,不难观其知识观。在张维迎看来,产业政策作为一项集中化决策,成功的概率远远低于众多企业家的分散化决策,更进一步讲,产业政策之所以失败,源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和激励机制的扭曲,而认知能力的限制比激励机制的扭曲更为根本。归结起来,林毅夫的知识观一是否认知识分立论,二是否认人的必然无知。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工具创新和设备改进,继而促进经济增长并改善人的生活。哈耶克在斯密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分工”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分立的个人知识”的知识观。哈耶克指出,一方面,在知识分散性的前提下,有关特定时空之情势的知识只为分散的个人掌握;另一方面,他强调变化的重要性,经济问题始终是由变化所引发的,且唯有变化才会产生经济问题,而面对变化能够作出即时、相应调整的只有分散的个人,而非某个中央指令。

林毅夫不这么看。他认为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体中的许多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因此,在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研究这些经济体中存在的问题时,必须放松现有的新古典经济学中暗含的所有企业都具有自生能力的假设。放松自生能力的假设将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并有助于重新定义政府在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作用。当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企业时,政府需要务实地设计其转型战略。政府还应该在市场经济中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帮助个体企业克服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外部性和协调问题。林毅夫在此次辩论会上提出的“追赶产业增长的甄别和因势利导”六步法,可说是对德国贸易保护论倡导者李斯特的应和,其六步法称得上是李斯特经济发展阶段论的当代中国翻版。

以完全知识假设为基础

林毅夫所说的新古典经济学崇尚静态效率。所谓静态效率,是指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以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来生产出“最优”的产品数量组合。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有效配置,效率就会提高,产出就会提高。静态效率技术不变的前提是指去除了制度、政府、企业家等这些在真实世界真真切切地影响着经济运行的因素。

林毅夫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并非揭示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特别是其创新功能,而是强调政府作用这一因素。

人对于诸多有助于实现其目标的力量往往处于必然的无知状态。然而,林毅夫倡导的产业政策就是以完全知识假设为基础而展开,指出只有政府才知道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恐怕是一种只见抽象森林不见具体树木的观点。

作者系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润和软件:子公司润开鸿与蚂蚁数科达成战略合作,发布基于鸿蒙的mPaaS移动应用开发产品
哈啤被检出呕吐毒素?线上官方店已未见相应产品销售
汽车屏幕越来越大,车头放个“大彩电”真的那么香吗?
2024年房企综合实力测评成果发布 越秀地产进入十强榜单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