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生:促进碳中和关键要靠科技创新,需要政府和市场建立伙伴关系

黄嘉祥
2021-11-29 19:07:26
来源: 时代在线

“从经济学分析来讲,实现碳中和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从过去几十年成本收益分析,到现在成本有效性分析,成本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认识这个问题对于认识碳中和未来的发展路径非常重要。”11月28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上表示,中国在绿色转型中面临着发展机遇,因为中国有比较大的消费和生产规模,所以规模经济在中国可能体现得更明显。

彭文生指出,从传统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收益分析,主要是碳价格的概念,碳排放经济活动带来的收益是个体的,损害由社会承担。要纠正这样的外部性,需要提升化石能源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碳排放的社会成本。问题在于碳排放的社会成本怎么确定,由于碳排放的外部性是超时空的外部性,它的危害是长远的,成本的确定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当代人与后代人间存在很大争议,这也造成了过去很长时间内碳定价的效果有限。

“过去两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争议长远的危害有多大,而是现在要采取多大的力度,应该付出多大的成本,碳价格应该定在什么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明确碳减排目标后,怎样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这样的目标。”彭文生说。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的分析,当前有必要将“碳价格”这个单一概念扩展至绿色溢价(清洁能源成本-化石能源成本)分析框架之下。正是因为清洁能源成本高于化石能源成本,才导致经济主体缺乏足够动力向清洁能源转换。如何将绿色溢价从正降为负的,让清洁能源成本低于化石能源成本?

彭文生认为主要有三条路径,分别为增加化石能源使用成本、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清洁能源成本、社会治理。其中,社会治理包括社会基础设施设计、绿色标准的制定等。“三个方面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技术进步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经济激励机制。”彭文生说。

根据中金公司的测算,中国的绿色溢价在过去五六年已经出现明显下降,但最近几年下降趋缓,现在从整个体系来讲遇到一些瓶颈,需要一些变革性措施才能突破瓶颈,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技术进步。彭文生称,清洁能源的制造业属性决定了其技术与一国的制造业能力有关,其规模经济特征将使中国在绿色转型中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未来受益可能会更多、更明显。

“要实现刚才讲的规模经济是有挑战的。促进碳中和从根本上还是要靠技术进步,靠科技创新。”彭文生表示,科技创新也需要公共政策的干预,需要政府和市场建立一个伙伴关系。它不仅体现为政府的投入,研发的投入,在绿色技术,绿色转型方面的投入,也涉及到政府公共政策设计什么样的市场,比如碳交易市场就是个突出的例子。总体来讲,关键还是政府如何动员社会的资源,发挥市场的激励机制,来引入、投入,促进科技创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