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不起这里的房,更买不起这里的墓。

郑艺阳
2021-04-15 17:59:37
来源: 时代数据

图片


“我打听过了,最底下的那排墓地6万块,半山腰上12万,最顶上的独栋别墅45万,还不算每年的管理费,幸好人这一辈子只用死一次,多死几次,墓地都买不起喽。”

 

这是近期“黑马”电影《我的姐姐》结尾处,舅舅与主角安然在墓地相遇时发出的感慨。影片借着舅舅之口道出了如今“天价墓地”与一墓难求的现状。

 



图片


买不起这里的房,更买不起这里的墓


相比起上一辈对死亡讳莫如深,年轻人们的态度更加坦然。awsl(啊,我死了)成为B站评选出来的“年度弹幕”,“90后、00后已经立好遗嘱”、90后好友相约为自己购买联排墓地等话题也时常在社交媒体出现。

 

可天天将“死”挂在嘴边的90后也许不知道“死”一次得花多少钱。

 

墓地如今贵到什么地步呢?也许需要贷款才能入土。

 

清明节期间,云南一陵园——昆明晋龙如意园还打算和云南西山北银村镇银行联合推出“墓地按揭贷”,最高可贷款20万元。网友直呼“活着还房贷,死了还要还墓贷。”也有人认为这是在贩卖死不起的焦虑。


可无论如何,墓地的高价是实实在在的。


目前中国还没有权威的墓地价格公示平台,但我们可以从互联网选墓平台公布的价格一探究竟。

 

由于土地紧张,2018 年民政部发布新的殡葬管理条例,埋葬骨灰的单人或双人墓地面积都不得超过 1 ㎡。


根据无忧选墓网提供的2021年四城公墓价格,即使每块墓地按1平方米来算,北京六区及周边各区的热销墓地均价都达到7.5万元/㎡,居四城之首。


最低的天津,墓地均价也达到了2.6万元/㎡而安居客数据显示,2021年天津房价1.9万元/㎡。


在这些高价墓地中还是有一些较为“平价”的墓地。但因为受传统“厚葬”观念影响, 很多墓地的最低价往往成为了一个参考值,很少有购墓者很少去买这些价钱最低的墓地,觉得在这方面省钱,既对不起死者也无法面对生者。


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你花的这个价格并不是将这块墓地买断,只是凭借死亡证明或火化证明租了下来,租期为20年,一般还需要支付管理费,约墓地价格的5%。20年到期后,需要再次支付费用,进行续租。

 

中国的公墓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步入市场化,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前者由村委会筹建,为了鼓励农村居民改土葬为火葬,农村村民凭农村户籍可无偿使用;后者则像楼盘,向城市居民有偿供应。

 

改革开放后,人口开始自发往大城市聚集,城市墓地逐渐供不应求,价格从这时才开始水涨船高。

 

2017年,上海墓地单价超出房价4倍。2021年,上海墓地平台网数据显示,福寿园双墓价格25万元起售;长安公墓双墓18.2万元起售;清竹园双墓16.29万元起售。


图片


当大城市里“一墓难求”,买不起的普通人只好曲线救国,跑去周边城市企图捡漏。北京的跑去河北安葬,上海的跑去苏州安葬。
 
而这种无奈又迫切的需求更加刺激了墓地市场的漫天要价。如今高价墓地的现象二三线城市也十分普遍。据媒体报道,贵阳的情况类似,均价在2万元至4万元之间,哈尔滨墓地的平均价格也在这一范围内,均价3万左右。太原的墓地起步价就是万元,中档墓地的价格也攀升到了2万元至6万元。在此之前,曾有当地媒体报道,豪华墓地价格达到几十万元。



图片


“天价”墓地价格可能还会上涨


在未来,随着墓地越来越紧缺,价格也许只会越来越高。

 

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老龄化社会。按照联合国的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到了10%,那就是老龄化社会。1999年,中国就达标了。

 

并且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还在不断加快。截至2019年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到18.1%,超过了0-15岁的少儿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图片


随着人口逐步老龄化后,国内死亡人口已近千万人。2019年我国粗死亡率达到7.14%,较2000年的6.45%明显提升。


图片


一方面,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死亡人口的增加,社会对墓地的需求只会更高。

 

但另一方面,多家公墓早已无墓可售。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农业耕地面积持续紧张,2008 年及之前一度接近土地规划红线。


图片


由于农业、林业、建筑、水利等主要用地方向面积均需要保障,殡葬用地是可以通过加强火葬等方式进行缩减的,因此控制殡葬用地为缓和土地紧张的措施之一。


近年来国内对殡葬土地使用政策持续趋严。在死亡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公墓单位数量不增反降。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更是已经停止审批建设经营性公墓。


图片

据民政部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现有墓地都将在10年内用完。



图片


希望逝者安息,一块墓还远远不够


面对着越来越贵的墓地,人们并不是只有“入土为安”这一个选择。

 

2016年2月,民政部、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等下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开始大力推广生态葬。生态安葬主要包括树葬、海葬、花坛葬、壁葬、草坪葬等绿色生态殓葬方式。


图片


节地安葬,最高的费用不会超过万元。

 

全国多地区还对选择骨灰撒海等绿色滨葬方式的市民进行补贴。威海市的补助标准为"不留骨灰的,每例补助1000元;骨灰撒海、树葬、花坛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的,每例补助800元。安徽省合肥市对于新安葬逝者选择不保留骨灰葬式如:江葬,森体葬的,费用减免1000元/盒。

 

但要接受这种方式,对中国人来说并不容易。


因此,从1985年的《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开始推行火葬至今,中国人的火葬比例都始终在50%左右徘徊。


图片


西藏、山西、甘肃、湖南等城市的火化率更是不足20%。


图片


希望逝者安息,一块墓还远远不够。


在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 基本信念之一就是“不死其亲”。换句话说, 就是不把死去的亲人当做亡人, 而是把他视为灵魂与肉体仍然存在的活人, 具体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事死如生”。

 

除了大气的墓地,还需要守灵狮、床、香炉、摇钱树等装饰品、寿衣、骨灰盒,以及礼仪费、火化费、安葬费、安葬车等等,方能构成一场体面的送别仪式。


而这些杂七杂八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根据无忧选墓网,一件寿衣价格在1680—8880元之间,而骨灰盒也根据木质不同,如稀世珍品、金丝楠木等,价格在880—38800元之间。


图片
无忧选墓网提供的“一条龙”服务套餐

人寿保险机构SunLife的一份全球丧葬费用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准备一次丧葬就几乎要花掉半年工资。从全球来看,中国平均丧葬费用约37375元,约占年平均工资的45.4%,占比排名世界第二。


图片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