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资管疑云:营收增长乏力,子公司人事动荡净利逆势大跌

孙一鸣
2021-04-14 16:16:40
来源: 时代商学院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孙一鸣

在权益投资大时代,券商积极投身公募赛道,控股基金公司或设立全资资管子公司,谋求公募基金牌照,抢滩公募基金业务。

4月6日晚,中信建投(601066.SH)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受让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基金”)股权的申请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其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将从55%增至75%。

中信建投年报显示,中信建投基金是中信建投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基金募集、基金销售、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其基金管理业务与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均归属于中信建投的资产管理业务板块。

时代商学院研究发现,中信建投的资产管理业务业绩长期低迷,2020年营业收入近乎零增长,远逊色于同行。此外,中信建投基金的主要高管均来自中信建投,但在中信建投的经营下,其经营管理浮现诸多谜团,近年高管层和基金经理频繁变更;2020年是公募基金爆发的大年,大量基金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但中信建投基金在营业收入和公募产品管理规模大增的背景下,净利润却逆势下滑。

近8个月,中信建投股价跌跌不休,累计跌幅超40%,远超同行。作为市值曾超“行业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的有力挑战者,中信建投的资管业务为何萎靡不振,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一、资管业务增长乏力,远逊中信与海通

受益于2020年牛市,券商整体业绩表现不俗。

年报显示,2020 年,中信建投实现营业收入233.51亿元,同比增长70.53%;归母净利润95.09亿元,同比增长72.85%。

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58.43 亿元,同比增长 58.99%;财富管理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54.39 亿元,同比增长 33.07%;交易及机构客户服务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86.12 亿元,同比增长 132.46%。

然而,时代商学院发现,中信建投的业务短板明显,资产管理业务业绩增长乏力,远逊可比同行。

2020年,中信建投资产管理业务板块仅实现营业收入16.35 亿元,同比增长 0.55%,增速较2019年大降15个百分点。

2017—2019年,中信建投的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14.07亿元和16.2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94%、-12.6%和15.56%。

可以看出,三年来,中信建投的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规模仅增加2500万元,增幅仅1.55%,业务停滞不前。

对比同行,2017—2020年,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5.75亿元、64.68亿元、73.75亿元和95.61亿元,其中2020年同比增长29.64%。

同期,海通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22.29亿元、28.47亿元和43.15亿元,其中2020年同比增长51.56%,营业收入规模和增速也显著高于中信建投。

时代商学院认为,在当前的大资管格局下,券商与专业资管机构、外资机构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强化主动管理能力已成为券商发展资管业务的关键环节。然而,与同行相比,多年来中信建投的资产管理业务却难见起色,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

二、中信建投基金净利逆势下跌,高管与基金经理频变动

在资管新规影响下,诸多券商均往公募赛道发力资管业务,加大对基金公司的控制权,以开拓新业务、增加利润增长点。

3月9日,华安基金公告称,通过受让股份,国泰君安(601211.SH)直接持有华安基金股权比例从20%上升至28%,晋升为第一大股东。截至目前,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已接近70家。

4月6日晚,中信建投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受让中信建投基金股权的申请正式获得证监会批复。公告显示,证监会核准江苏广传广播传媒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基金20%股权转让给中信建投,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中信建投对中信建投基金的持股比例将从55%增至75%,进一步加码资产管理业务。

事实上,受益于2020年A股市场持续走强,公募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爆棚,大量基金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不少基金公司为背后控股或参股的券商股东提供了不菲的利润。

以广发证券(000776.SZ)为例,2020年,其控股的广发基金及参股的易方达基金为其贡献了合计超16亿元净利润,占该公司净利润的近两成。

然而,时代商学院研究发现,中信建投控股的中信建投基金经营却迷雾重重。在营业收入和公募产品管理规模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中信建投基金净利润不增反降,逆势下滑,还出现了高管层、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的情况。

从业绩看,2020 年,中信建投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同比增长25.86%;净利润4752.75 万元,同比下降8.6%。

对比同行,广发证券持股54.53%的广发基金2020 年实现净利润 18.24亿元,同比增长 53.76%。

同期,中信证券持股37.8%的华夏基金实现净利润15.98亿元,同比增长33.02%;国泰君安持股28%的华安基金实现净利润7.11亿元,同比增长58%。

中信建投2020年年报还显示,作为其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末,中信建投基金管理规模为553.17亿元,较2019年末的801.96亿元同比下降31.02%,也远低于2018年末的943.81亿元。

其中,公募产品规模266.87亿元,同比增长55.17%;不过,专户产品管理规模为 278.73 亿元,同比下降 55.19%,专户主动管理规模为194.46 亿元,同比下降 43.37%,通道业务规模为 84.27 亿元,同比下降 69.75%;ABS 产品管理规模为 7.57 亿元,同比下降 8.24%。

换言之,除公募产品外,中信建投基金其他产品的规模均现明显颓势,部分业务甚至出现规模腰斩的情况。

中信建投基金净利润为何逆势下滑?中信建投在年报中并没有披露具体原因,只表示其将继续顺应新时代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定位,不断丰富产品体系,提高主动管理能力,以强化内部治理、提升管理水平、培养核心人才为基础,带动业务发展。

除业绩表现不佳外,近年中信建投基金还出现了高管层、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的情况。

今年2月27日,中信建投基金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蒋月勤因工作安排离任,新任黄凌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

蒋月勤自2007年1月加入中信建投,于2013年9月起兼任中信建投基金董事长,是中信建投基金的元老级人物。而黄凌曾任华夏证券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中信建投债券承销部总监、行政负责人,现任中信建投执委会委员、机构委主任、投行委联席主任。

去年5月25日,中信建投基金也发生过重大人事调整,总经理邱黎强因工作安排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蒋月勤代任。值得一提的是,这距离邱黎强任职中信建投基金总经理仅过去一年零四个月。

在此之前,2018年12月7日,中信建投基金原总经理张杰在这个岗位上任职3年5个月后,就因“工作安排”原因离职。一个半月后,邱黎强接任该职位。

一般而言,短期频频更换核心高管人选的人事动荡,并不利于对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和稳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日,中信建投基金发布旗下中信建投山西国有企业债定期开债券型、稳泰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景和中短债债券型、桂企债债券型、凤凰货币市场基金等5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耐人寻味的是,约一个月前,即3月5日,中信建投基金才发布了上述5只基金及中信建投添鑫宝货币的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时代商学院认为,基金经理变更在基金行业十分常见,但短短一个月内同一基金发生两次基金经理变更则较为罕见。一般而言,缺乏稳定的基金投资风格和人才管理制度的基金公司往往难受投资者待见。


【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其他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TimesBusiness@163.com)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