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辩证看待机构“抱团”

2021-01-18 18:11:43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何明俊

最近,A股一反常态。

以往闻风起舞、头部基金扎堆重仓的大市值白马股,跌得一塌糊涂,躺在泥坑里大半年的小市值股票,开启补涨。

毫无疑问,当初饱受机构青睐的白马股涨得多疯,现在似乎就要跌得多惨。

以最具代表性的白酒板块为例,上周,中证白酒指数单周跌幅达到7.99%。

从个股来看,贵州茅台上周跌0.96%,前两周9.18%、4.60%的凶猛涨势完全消失,即将达成的“三连阳”也被活生生扭转。

处于第二梯队的五粮液上周累计跌幅高达9.24%,连涨六周的趋势,同样在上周被终结。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白酒板块已出现较为明显短线见顶回调的技术形态,后续将不可避免地进入震荡行情。

除了白酒板块之外,新能源汽车、医药、光伏等板块同样面临震荡。

有投资者称,如果不是机构热衷于“抱团”,行情未必会如此。

对机构“抱团”,赞成者众,反对之声也不绝于耳。

一时间,“机构‘抱团’是好是坏?”成为热议焦点。

实际上,机构“抱团”并非新鲜事。

无论是2013年扎堆成长股,还是2015年TMT概念股的雄起,这些板块大涨背后均有大量机构的身影。只不过,2020年的机构抱团行情与过去的“雨露均沾”不同。

一是机构们扎堆重仓集中于少数行业龙头公司,如新能源行业的宁德时代、白酒当中的贵州茅台等;二是机构抱团的持股集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国信证券数据显示,A股4000多只股票中,所有主动管理型权益类基金的前400只重仓股市值占全部重仓股市值比例高达93%。

这一数据说明,机构虽然抱团,但扎堆集中的股票却更少了。标的减少、钱更集中,那些被机构重仓扎堆的龙头股票们自然走出了飞一般的上涨行情。

反对机构“抱团”的人士认为,基金应分散风险以获取稳定收益而非集中持股。

但在当下的A股结构性行情中,机构们扎堆的股票反而更易走出行情,推动股价上涨的力度肉眼可见。

不少投资者仍怀念2012年到2015年的大牛行情。

从产业角度出发,核心推动力量来自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革命,但因缺少核心驱动企业,这轮牛市走得并不长久,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企业不在A股,也无法给A股带来支撑。

2020年的行情已经告诉诸位,中国新能源龙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属核心驱动企业,这也是机构迅速涌入新能源板块的主要原因。

对机构抱团的现象,也需辩证看待。优质资产得到更多资金青睐,是市场应有之义。

无论赞成或反对,“机构抱团”都将是“去散户化”A股市场的一大特色。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