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态势延续 银保监八天开罚单超200张、罚金近2.52亿元

2021-01-10 00:13:06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夏子轩

开年仅8天,银保监系统开出超过200张罚单,罚金合计近3亿元。严监管态势依然是2021年金融主题。

1月8日晚间,银保监会发布公告,一口气开出21张罚单,对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等七家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处罚金额合计1.995亿元。

七家金融机构中,工商银行被罚金额最大,高达547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和邮储银行分列第二、三位,罚款金额分别为4880万和4550万元。同时,两家银行的相关责任人员被处以警告处罚和相应罚款。

1月9日,工商银行对外表示,相关事项源自2018年银保监会开展的专项检查,所涉及的问题均发生在2018年以前。工行已按照监管要求全部整改完毕,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银保监会在上述公告中表示,将继续大力整治各种金融乱象,营造风清气正的金融环境,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8日,银保监系统今年已披露214张罚单,合计罚款金额约2.52亿元。短短8天,罚款金额占2020年全年的18.61%。2020年全年,银保监会及各级银保监局共披露3520张罚单,合计罚款金额约13.54亿元,罚单数量与数额同比均大幅增长,其中13家银行单笔罚款金额超过千万元。

从监管力度来看,2020年无疑是“严监管年”,市场多数观点认为2021年这一态势仍将延续。

核心重灾区依然是信贷

综合1月8日和去年监管部门公布的罚单信息可以看到,今年开年延续2020年的处罚重点,信贷业务依然是重灾区。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银行因信贷业务被罚原因主要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贷前贷后调查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贷款、虚增存贷款、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

例如,工商银行存在理财资金投资他行信贷资产收益权或非标资产收益权、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到位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依法予以罚款547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则违规进行信贷资产拆分转让,隐匿信贷资产质量等24项违规行为,被罚4880万元。

针对银保监会1月8日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除工商银行外,还有2家银行第一时间表态。

1月9日,邮储银行表示,监管机构于2018年开展常规现场检查工作并于近日下达处罚结果,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则称,此次监管处罚所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时间集中在2015年至2018年,目前相关问题已整改落实到位。

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仍是监管重点关注领域。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发现,2020年银保监系统共开出13张“千万”级罚单,包括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广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襄阳分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北京银行以及交通银行温州分行,合计被罚约6.055亿元,其中有8家银行违规行为涉及房地产领域。

例如,中信银行因将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入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9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2020万元;浦发银行因将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投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2100万元;上海银行因违规向资本金不足、“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23项违规,被罚款1625万元。

监管对房地产贷款的关注已上升到新高度。

2020年12月31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传达了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从严调控的政策预期,促进商业银行信贷投向的优化转型。

2021年1月8日,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出台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房地产金融风险,同时有助于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进入小微企业、制造业、绿色发展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金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避免房地产业“虹吸效应”。

去年农商行被罚数量居首

2020年以来,银行业大额罚单频现,显示监管部门对违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0年银保监系统共开出3520张罚单中,农商行因在各类银行机构中数量最多,所领取罚单数量也最多。

具体看来,农商行全年共领到1296张罚单、农信社共领到243张罚单、村镇银行共领到273张罚单。

从罚款数额看,过去一年间,农商行累计被罚2.44亿元、农信社共计被罚5091万元、村镇银行被罚4509万元,合计被罚3.4亿元,占2020年全年处罚金额25.11%。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商行中,武汉农商行单张罚款金额最高,合计937.86万元;累计罚款数额最高是秦农农商行,2020年1月至2月,秦农农商行两个月内领到61张罚单合计被罚979万元,罚单数量以及罚款金额均具农商行之首。

除农商银行外,2020年国有六大行共领到812张罚单,城商行共领到464张罚单、股份制银行共领到369张罚单,被罚金额分别为3.61亿元,1.83亿元和4.44亿元.

从处罚强度来看,2020年处罚呈现逐步加强的态势。第一季度银保监系统共开出罚单835张,累计罚款金额2.32亿元;第二季度罚单数量和金额均由所下降,银保监系统共罚单727张,累计罚款金额达到1.89亿元;至第三季度,监管处罚力度不断加大,处罚金额达到全年高点6.02亿元,罚单数量839张;到四季度,监管力度更严格,银保监系统共开出罚单1119张,累计罚款金额达到3.32亿元。

据新浪金融研究院统计,2019年,银保监系统共向银行业机构和个人开出罚单3160张,平均每天开出近10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接近9.92亿元。2020年罚单数目,实际上较2019年增长11.39%,罚款金额大幅增长36.49%,呈现罚单数目与罚款金额双升的局面。

2020年“千万”罚单频现

此外,2020年银保监会披露的13张银行业千万级别罚单中,民生银行与浙商银行罚款金额双双破亿,刷新2020年度最大额罚单记录。

据银保监罚决字〔2020〕43号文件显示,民生银行因涉及为“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30项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处以没收违法所得296.47万元,罚款10486.47万元,合计10782.94万元的行政决定。

此外,银保监会还对民生银行8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包括6名分行行长和2名授信评审部负责人。

2020年9月4日,民生银行曾回应,在收到银保监会2017年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的意见书后,民生银行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整改工作。针对检查意见书中提出的问题,民生银行已完成大部分问题的整改,其他问题正在积极整改中。

据银保监罚决字〔2020〕16号文件显示,浙商银行因涉及关联交易未经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批等31项违法违规事实,被处以罚款10120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对7名浙商银行责任人给予警告或处罚款30万元。

2020年银行业千万元级别罚单

银行

罚款金额(万元)

涉案原因

作出处罚日期

民生银行

10486.47 

为“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30项违法违规行为

7月14日

浙商银行

10120.00 

关联交易未经关联交易委员会审批等31项违法违规事实

7月13日

广发银行

8771.53 

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21项违法违规事实

6月29日

农业银行

5260.30 

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24项业务违规

7月13日

中国银行

5050.00 

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

12月1日

北京银行

3940.00 

对外销售虚假金融产品等11项违法违规行为

12月30日

建设银行

3920.00 

内控管理不到位等8项违法违规行为

7月13日

工商银行襄阳分行

3050.00 

违规出具承诺函等4项违法违规行为

9月7日

交通银行温州分行

2820.00 

内控管理严重缺失,客户经理利用职务便利办理虚假抵押贷款

11月3日

浦发银行

2100.00 

同业投资资金违规投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等12项违法违规行为

8月10日

中信银行

2020.00 

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入房地产开发公司等19项违法违规行为

2月20日

上海银行

1625.00 

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23项违规行为

8月14日

兴业银行

1382.44 

为无证机构提供转接清算服务等5项违法违规行为

8月31日

2020年9月4日,浙商银行对亿元罚单作出回应,2017年原银监会对浙商银行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现场检查,这是浙商银行自成立以来接受最全面系统的检查。行政处罚涉及问题已整改完毕,客户权益未受影响,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时代周报记者还发现,罚款金额排名第三的广发银行同样作出类似回应。

面对8000万元的罚单,广发银行回应表示,监管机构于2017年在我行开展检查后做出的后续处罚。监管处罚信息公开表中所列事项主要是中国人寿入主广发银行之前发生的业务。目前,广发银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健康向好。

对此,法询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表示,2020年的整体罚单数量和罚单总金额都超2019年,这和过去几年的处罚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双罚比例有所增加,罚单数量和罚没金额创出新高。进入2021年,银行经营环境并未明显改善,央行的宏观审慎结合银保监会的微观审慎管理,将继续发挥强有力的监管力度,仍将保持高压态势。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