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踩雷信用债 资产配置压舱石规模松动

宁鹏
2020-12-01 02:41:20
来源: 时代周报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月内共有165只债基跌幅超过1%,其中70只跌幅超过2%。不完全统计,11月份以来,已有15只债基先后发布清盘公告。今年已清盘债基达72只,远超去年同期的43只。

时代周报记者 宁鹏 发自上海

频现大额赎回叠加部分新产品发行失败,在2020年的这个冬天,债券基金感到格外“寒冷”。

继永煤集团和华晨集团违约之后,债市踩踏有加剧之势,部分债基亦受到波及。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1月,就有4只债基的净值跌幅超过了10%,这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债基投资者而言,冲击不言而喻。

11月27日,沪上一位固收基金经理表示,信用债违约事件带来的影响不限于“踩雷”的债基,其触动了整个行业的风险偏好。

昙花一现的百亿债基

在信用债违约带来冲击之前,“股债跷跷板”的影响已经凸显。在权益类基金发行持续火爆的背景下,债基受到了投资者冷遇。中基协官网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债基规模约 2.68万亿元,较上一季度末下降13.93%。

与三季度相比,近两个月来债基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加冰冷。对于一向被贴上“资产配置压舱石”标签的债基来说,11月经历了一次密集踩踏。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月内共有165只债基跌幅超过1%,其中70只跌幅超过2%。

事实上,债基颓势已有半年之久,自5月底以来份额即不断减少,由彼时的3.07万亿份降到了10月末的2.4万亿份。一位资深的业内研究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或与期间国债期货收益率持续上升的影响有关。

部分债基近期发布了大额赎回的公告。英大基金称,旗下英大安惠纯债债基A类份额于11月18日发生巨额赎回;九泰基金亦称,九泰久嘉纯债3个月定开债基于11月23日发生大额赎回。

英大安惠纯债债基为年初发行的百亿规模基金,此次巨额赎回后,或再难恢复昔日荣光。基金中报显示,该基金持有人99.99%为机构投资者,带有明显的机构定制性质。而与英大安惠类似,九泰久嘉纯债3个月定开亦为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

未投资信用债的债基也遭遇赎回,就这一现象植信研究院指出,一方面反映出投资者对债券市场投资趋于谨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债券市场和债券基金的运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

据不完全统计,11月份以来,已有15只债基先后发布清盘公告。今年以来,已清盘债基达72只,远超去年同期的43只。

11月27日,某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债基清盘本身并不奇怪,产品持续扩容,同质化竞争激烈,规模分化也愈加明显,加快了洗牌的节奏,多数债基的清盘都属于“无疾而终”,当然也不乏“踩雷”者。

永煤事件冲击凸显

永煤违约事件目前暂告一段落,但其带来的冲击并不仅限于债券持有人。在自身基本面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平煤、冀中能源、云城投、海国鑫泰、包钢、紫光等地方国企债券遭遇市场抛售,出现大幅折价成交,部分债基受此影响净值下跌,遭投资者赎回。南京银行研报认为,永煤集团超短融违约,出乎市场预料,引发信用债市场悲观情绪及一系列连锁反应。

兴业证券研报也指出,市场认为华晨集团、永煤集团的违约存在恶意“逃废债”嫌疑,并担心此类违约成为地方国企效仿的模式,从而对信用债市场基于信用基本面的定价逻辑造成冲击。

在11月10日公告“20永煤 SCP003”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之后,部分“踩雷”较多的债基净值波动明显加大,周跌幅最大达10%以上。华泰资管较为“悲情”,继“踩雷”华晨债后,又在永煤违约事件中受到波及。基金三季报显示,华泰紫金丰益中短债A/C和华泰紫金丰利中短债A/C第二重仓债均为“13平煤债”。该债券在11月11日、12日两天跌幅分别为12.82%、9.65%。11月9日,华泰紫金丰益中短债A/C尚为正收益,但11月10跌幅为8.7459%。而华泰紫金丰利中短债A/C在11月10日、11日的跌幅分别为3.5%、3.2%。

此外,进入11月份以来,有5只新基金发行失败,其中3只为债基或偏债混合基金。11月24日,国都证券发布公告称,旗下国都聚合混合因募集资金未达到标准发行失败。事实上,今年发行失败的21只基金中,有11只为纯债基金。

信用债风波或持续

违约事件对信用债市场的冲击往往体现为“违约债券面值大跌―债基赎回―债券抛售―债基净值下跌―债基赎回”的连锁反应。

回顾历史上几次标志性信用违约事件,2016年中铁物资事件中,债基净赎回或超过1000亿元。而2019年包商事件中,债基赎回压力有限,但城商行在2019年6月单月债券总托管量(中债登+上清所)减少2361亿元。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倘若委外产品年末集中赎回,2016年末的场景或将重现。短期内,如果债市超调继续演绎,债基赎回概率不可避免随之抬升。

此轮信用债违约潮何时会终结,截至目前,市场尚无定论。近日,广发证券研报显示,2015―2019年的历史数据表明,信用债违约率的改善要滞后于经济景气度的改善,如2015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指数开始触底反弹,但信用债违约率直至2016年下半年才迎来下降。

兴业证券在研报中也指出,在信用分层叠加新一轮信用扩张见顶的环境下,市场对国企、央企信用风险重定价并未结束。参考历史经验,信用债违约对市场的影响持续时间在1―2个月,这或将意味着短期内信用风险冲击演变仍是市场主旋律。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则表示,11月22日金融委高级别表态严抓“逃废债”以提振市场信心,叠加永煤短融成功展期、冀中能源债券兑付,可判断短期流动性冲击已进入尾声。

据长城证券统计,年初以来的违约事件中,涉央企29例,地方国有企业44例,民营企业92例,中外合资企业8例。整体上,民营企业违约仍然较多,但AAA级违约则主要集中在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这在历次信用债违约潮中是比较鲜见的。

对此,平安证券分析师钟正生认为,当前,债市情绪较为脆弱,后续需要关注冀中能源偿付和豫煤化交叉违约的情况,还需关注债基赎回和净值下挫的负反馈,以及结构性融资“爆雷”的风险。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