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种养殖 通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

杨玲玲
2020-09-22 02:28:16
来源: 时代周报
“作为集绿色扶贫、造血扶贫、产业扶贫为一体的高效精准扶贫模式,光伏扶贫能够从根本上破解长期困扰我国贫困地区久扶仍难脱贫,今年脱贫明年又返贫的重大问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

时代周报记者 杨玲玲 发自广州

9月,明媚的阳光洒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两河口镇瓦尔西总村,一处山坡上,成千上万块通威太阳能高效叠瓦组件整齐排列在离地1.5米高处,羊群在下方悠闲觅食、休憩。

这是通威集团“光伏+种养殖”扶贫的一个缩影。

目前,其在四川甘孜理塘、新疆阜康、河北丰宁、吉林乾安、山东高青、宁夏贺兰、内蒙古敖汉旗等地均建设了光伏扶贫电站。

作为同时涉足农业和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通威集团经过10多年扶贫探索,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地区,走出了一条特色扶贫道路。

“作为集绿色扶贫、造血扶贫、产业扶贫为一体的高效精准扶贫模式,光伏扶贫能够从根本上破解长期困扰我国贫困地区久扶仍难脱贫,今年脱贫明年又返贫的重大问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

在刘汉元看来,光伏扶贫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能有效促进贫困地区人均收入的稳定增加,是实现脱离贫困的有效途径之一。

借“农光牧光一体”脱贫

瓦尔西总村内,由通威集团投建、占地面积1300亩的通威四川喜德县农光牧光一体光伏扶贫电站依山而建,蔚为壮观。

“瓦尔西总村距喜德县城21公里,位于两河口镇西南方向,地势西高东低,海拔落差大(2000—2900米),呈坡面分布,属于典型的高二半山区。”通威四川喜德县农光牧光一体光伏扶贫电站的站长魏启刚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称。

光伏扶贫电站建设之前,贫困村民收入主要通过种植农作物,养殖少量家禽、家畜,人均收入3000余元。

随着光伏扶贫电站落户瓦尔西总村,流转了当地少量集体用地和大量高山荒地共计约1425亩,农户每年每亩获得一定的土地租金。

2018―2019年,电站建设期间曾招用大量当地村民到电站务工。

2019年底,电站聘用了当地3名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电站从事安保工作。

除此之外,通威集团还每年向喜德县政府提供一定的扶贫资金,用于支持喜德县的扶贫事业。其中,针对该村贫困户设立的临时公益性岗位给予了一定的补助。

“目前,相关的帮扶措施进展良好,贫困户的收入有所增加。现阶段,本项目二期工程已准备开展办理相关手续,若项目获准建设,将继续招用当地大量村民到电站务工。”魏启刚介绍称。

村里日照较强,电站所在地每年可利用日照时长约1400个小时,年发电量可达4200万度。传统光伏能源产业,安装了光伏组件的土地很难另作他用,但“光伏+种养殖”的模式通过空间的有效规划,最大化利用了土地资源,提升了土地产值。

电站与瓦尔西总村村委会、喜德县农旅投公司共同成立了合作社,发展种养殖业。“目前我们养殖了60头山羊,养殖规模还将逐步扩大。”魏启刚表示。

魏启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参与这个项目,他自己也收获不小。“因为我就是本地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看着贫困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脱贫人口逐渐增多,在不知不觉中为喜德县脱贫攻坚出了一份力,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因地制宜发展光伏

喜德县农光牧光一体光伏扶贫电站,只是通威光伏电站新模式的一个特写。

近年来,通威集团还在四川甘孜理塘、新疆阜康、河北丰宁、吉林乾安、山东高青、宁夏贺兰、内蒙古敖汉旗等地建设了多个光伏扶贫电站。

魏启刚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光伏+种养殖”的扶贫模式遇到的最大困难即是如何扩大种养殖规模和提高种养殖技术。

对于这些困难,通威集团一方面通过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种养殖规模;另一方面,加强对种养殖人员的技术培训,打破传统模式,学习先进技术并加以应用和推广。

而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则是通威集团扶贫的又一大特色。

在山区、坡地上因地制宜,建设“农光牧光一体”项目,在可利用的养殖水面上,则综合实施“渔光一体”项目。

其中,位于凉山州西昌市的通威四川西昌“渔光一体”项目,是四川省首个“渔光一体”项目,电站年发电量约3100万度。

该项目将西昌市兴国寺水库620余亩水面及周边地区打造为通威“渔光一体”特色示范园区,实现光伏发电、工厂化渔业养殖、有机种植、旅游观光等多元功能。

园区设施化渔业养殖面积4.2亩左右,主要饲养鲫鱼、鲤鱼、鲈鱼等,年产量约40万斤,除了在西昌当地售卖外,还销往成都、攀枝花等地,年产值能达到200万元,其余面积养殖花鲢、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能够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

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时间回溯到2007年7月,刘汉元在国内首次提出“光伏扶贫”概念,并率先捐资5000万元设立“思源·阳光计划”。

该计划将中国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农村山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进行大规模能源改造,提供清洁的太阳能生产、生活用电。

自2016年起,刘汉元先后提出《关于用光伏产业推动我国精准扶贫的建议》《建议集中化、规模化推广光伏扶贫项目》等全国两会提案、建议,进一步深化、推广光伏扶贫理念。

通威集团还在2018―2020年三度挺进青藏高原。2018年,通威集团向“青藏绿色驿站”公益捐赠三套离网光伏发电系统;2019年,通威集团向班德湖野生动物观测站捐赠10余套离网光伏发电系统;2020年,通威集团为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及其附属的驿站供电捐建30KW离网光伏发电系统。

如今,伴随着“长江源水生态环境保护站”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运,通威集团仍在为点亮青藏高原努力,持续传递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能源革命的声音。

在刘汉元看来,扶贫实际上最重要的问题是防止返贫,让扶贫变成长期持久的脱贫。光伏产业扶贫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能实现让贫困户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经济来源,真正解决了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

今年3月26日,国务院扶贫办官网发布《近期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最新进展》,总结截至3月20日国家各项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其中,光伏扶贫作为国家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受到了肯定。

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扶贫模式,光伏扶贫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人均收入的稳定增加,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