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重磅级爆雷,过万租客受牵连,巢客遇家跑路了

童洁
2020-08-14 15:10:16
来源: 时代财经
这两年,长租公寓爆雷的案例并不鲜见。去年,南京头部长租公寓企业乐伽公寓的爆雷曾轰动一时,而在房东东公寓学院创始人全雳看来,本次巢客公寓的爆雷事件很有可能会赶上去年乐伽公寓爆雷的级别。

图虫创意-918268689458921517.jpg图片来源:图虫网

成都长租公寓巢客遇家的工作人员集体“消失”已经有两周了。

进入8月,成都巢客遇家的租客开始陆续收到房东的收房通知,并不断传来成都巢客遇家卷款跑路的消息。租客廖一琪告诉时代财经,房东在8月2日发来微信,称成都巢客遇家连续两个月未支付房租,现要求由她支付房租,若这个月未收到租金,将强制收房。

廖一琪在网上搜索发现,和她有着同样遭遇的租客还有很多,甚至有些已被房东“扫地出门”。他们约定在8月4日前往巢客遇家办公地点进行维权,但巢客遇家已经人去楼空。他们继而向警方及政府寻求帮助,得到的答案是:成都巢客遇家已关门歇业,处于失联状态。

成都巢客遇家所属的长租公寓品牌“巢客公寓”成立于2018年10月,以分散式房源为主,且初具规模。巢客公寓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9月,其已布局杭州、上海、苏州、武汉、成都、天津6个城市,累计管理超过20000套房源。

这是巢客公寓年内第二次出现大规模“爆雷”事件,此前,武汉巢客公寓曾在4月被曝出资金链断裂,涉及租客房东超8000人。而这一次成都巢客遇家事件波及的人数和金额更多,有媒体报道称,此次事件造成约17000名租客和房东利益受损,涉及资金或超亿元。

时代财经多次尝试与成都巢客遇家法人艾兆璐取,但其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眼下,巢客公寓的危机还在进一步扩散,除了武汉、成都之外,上海、杭州的巢客公寓也遭遇了租客和房东的集体维权。

成都巢客遇家跑路了

对于成都巢客遇家的“爆雷”,租客大多始料未及,而房东中却有不少人早就发现了苗头。

今年2月,以疫情影响无法复工作为由,成都巢客遇家向房东发出减免一个月租金的要求,并且在与部分房东达成一致的情况下,成都巢客单方面停止向房东支付租金。房东孙武告诉时代财经,当时成都巢客遇家以微信的方式进行通知,在此之前工作人员未曾与其有过任何沟通。

1.png图片来源:租客

他意识到成都巢客遇家“可能有问题”。“我的房子是2019年10月签出去的,租金支付方式是押一付一,去年每个月的租金都准时到账,到今年应该付2月房租的时候开始拖欠了,再后来收到减免租金通知。”

在收到通知后,孙武立即与成都巢客遇家工作人员联系,但收房的销售人员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无奈之下,他通过租客找到管家,才成功对接上成都巢客遇家。只是对方每每被问及租金问题,就以疫情、人员变动、财务未复工等理由进行拖延。“明显是出事了。”他说。

不过,那还不是成都巢客遇家最低谷的时刻。尽管2月开始屡屡拖欠房东的房租,但从黑猫投诉平台可以看到,3月和4月有极个别的房东通过投诉追回了租金,亦有大部分房东按时收到了6月的房租。

彻底将成都巢客遇家这颗“雷”引爆的是7月下旬一条关于其银行账号被封的消息。7月23日,成都巢客遇家发出了一份说明文件,文件中写到“由于公司在进行公转私交易中出现失误,导致银行账户被封号,解封时间需15-20个工作日,待账户解封后会第一时间支付租金,还会按照月租金5%的标准支付滞纳金”。

2.png图片来源:租客

这份文件未能起到安抚房东们和租客的作用,一时间,成都巢客遇家“跑路”的消息甚嚣尘上,维权行动亦闻风而起。

其实,在遭遇大规模维权的初期,有工作人员曾向租客及房东极力否认“跑路”的说法,甚至主动放出消息称公司正在与建行旗下建信洽谈收购一事。后续还有成都巢客遇家工作人员指建行已收购公司所有房源,预计会在一周左右正式对外公布消息。

然而,租客和房东等到的不是“接盘侠”,而是官方“实锤”。8月7日,成都市郫都区住建局发布了关于“巢客遇家(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经营风险的提示,其中提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20年8月6日、7日通过多渠道均无法联系上该公司相关人员。更重要的是,成都市郫都区住建局透露,经核查发现,该公司未在金牛区住建部门取得备案手续。

同日,成都市龙泉驿区住建局发布一则“关于住房租赁交易风险的提示”,提示中指出,近期个别企业因资金周转不灵,导致经营困难,房东、租客权益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文末强调,巢客遇家(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已出现资金支付困难。

此后,成都巢客遇家所有工作人员销声匿迹,留下同为受害者的租客和房东在这场纷争里互相博弈。

“高收低租”导火索

这两年,长租公寓爆雷的案例并不鲜见。去年,南京头部长租公寓企业乐伽公寓的爆雷曾轰动一时,而在房东东公寓学院创始人全雳看来,本次巢客公寓的爆雷事件很有可能会赶上去年乐伽公寓爆雷的级别。

乐伽公寓和巢客公寓爆雷的原因极其相似,都离不开长租公寓行业由来已久的“高收低租”陷阱。

一般而言,市面上的长租公寓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采用高收低租策略的多为分散式长租公寓运营商。乐伽公寓就是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客户,通常以高于市场价的月租价格收房,然后每月定期向房东支付房租,但对于租客,则是一次性收取半年或一年租金,租客租金低于支付给房东的月租。

这样做的优势是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资金,再用这些资金去收房,如此重复循环。凭借这样的经营模式,注册实缴资本仅15.3万元的乐伽公寓,曾在短短三年内达到管理房源超过20万套、服务客户超40万的规模。

巢客公寓的操作如出一辙。廖一琪告诉时代财经,成都巢客遇家爆雷后,她才从房东口中得知,房东签给成都巢客的月租金为2700元/月,但她从成都巢客遇家手中租下来的价格为1800元/月。

“我4月租房的时候,小区的正常月租金大概是2100-2300元,成都巢客遇家给房东的价格高了几百块,然后他们又降了快1000块把房子租给我。他们到底怎么挣钱?”廖一琪说,成都巢客遇家和房东签署的是“押一付一”合同,但她租房时,成都巢客遇家只给了她一个选择--年付。加上一个月租金作为押金,廖一琪一次性支付了23400元。

而导致巢客公寓收支失衡的还不只高收低租的经营模式。时代财经了解到,为了做大规模,巢客公寓设置了高薪招揽大量业务人员,他们负责收房源和消化房源,无论是收到房源还是租出去房源,都能获得动辄上千元的高额提成。

在这种高支出低回报的模式下,企业的资金链就会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但凡出现一点偏差,就有可能被打回原形。

今年的疫情无疑成为了巢客公寓爆雷的催化剂。全雳说,今年疫情的突然爆发所有人都没预料到,房屋空置率的高涨让巢客公寓感受到危机,2月巢客公寓单方面要求房东减免租金释放了信号。

上海燕邻资本副总裁印樱向时代财经表示,对于高收低租的长租公寓运营商来说,巢客公寓爆雷绝非偶然,疫情笼罩的低迷行情中,一两个月的免租力度并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其资金紧张的状况,“简单的面粉和面包的逻辑,面粉比面包还贵,那就注定会爆雷。”

接盘方诉讼不断

此次巢客公寓爆雷事件中,最令租客、房东感到气愤的还不是运营商突然之间的“失联”,而是种种迹象表明,隐藏在幕后的那些高管们,疑似又披着新“马甲”开始了新一轮的圈钱运动。

今年以来巢客公寓旗下多个公司密集的股权变更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今年3月至5月,巢客公寓的主体公司经历了数次工商信息变更。3月25日,其由原本的“杭州巢客遇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杭州巢客遇家”)更名为“杭州适享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杭州适享”);4月17日,原股东吴康、张嘉龙、张袁、郭挥陆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上海云栖物业,李笑和黄大坤接任高管,其中黄大坤为法人及实控人。

此外,张嘉龙原为巢客公寓各个城市公司的法人,但其在今年3月卸任成都巢客遇家的主体公司“巢客遇家(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同时,该公司股东两次出现变更,3月由杭州巢客遇家变更为长沙首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长沙首威”),5月再变更为现在的“成都首资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成都首资”),法人则是艾兆璐。

有租客向时代财经表示,4月中旬,成都巢客遇家更名“首威一城一家”。时间上,能够与杭州巢客遇家退股时间匹配,名称上也能与新股东成都首资匹配。

首威一城一家更像是一个具备一定基础的长租公寓品牌。时代财经搜索到一篇7月发布的宣传稿件,文中提到,首威一城一家已进驻成都、长沙、宁波、重庆等城市,公司拥有在职员工1500余人,累积管理数万房源。近期,艾兆璐又将首威一城一家扩张至昆明,网络上已有该公司的招聘广告。

黄大坤方面似乎和艾兆璐一样,也在摆脱巢客公寓的影子。其接手杭州巢客遇家之后紧接着进行了更名,原上海巢客公寓亦更名为上海寓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不过,目前由张嘉龙担任法人的武汉巢客仍由黄大坤名下的杭州适享控股,而且未更换名称。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黄大坤,还是艾兆璐名下这些新注册都还在进行着高收低租的生意。近日,长沙首资一城一家疑似“跑路”,引发租客、房东集体维权,现市监部门已介入调查。天眼查还显示,一周前,艾兆璐名下昆明首资一城一家、浙江首资、成都首资和宁波首资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单。

黄大坤则在上个月遭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8月13日,再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不仅如此,黄大坤官司缠身,仅杭州适享就有73条开庭公告。

(应采访对象要求,廖一琪、孙武为化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碳酸锂暴跌拖累矿企业绩!锂矿“双雄”去年少赚300亿,赣锋锂业营收16年首降
投行营收占比仅4%,信达证券“另类投行”成色不足!未来或需逐步脱离AMC的庇荫
“第一物企”碧桂园服务遇盈利大考:收并购不及预期,疯狂买买买拖累利润
“六边形战士”中海走出独立行情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