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GDP增速转正可期 有效需求不足成核心风险

陈泽秀
2020-07-14 02:14:46
来源: 时代周报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目前,消费市场正保持复苏态势,市场销售已连续3个月降幅收窄,但市场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到来,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万亿元,同比下降13.5%。

国家统计局将于7月16日(本周四)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0年二季度及上半年GDP增速等宏观经济数据。

根据Wind数据,最近一个月,19家机构对今年二季度中国GDP增速的平均预测值为2.9%,其中最大值为5.0%,最小值为-0.8%。仅有一家机构预测二季度GDP增速为负值,其余18家预测结果均为正值。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6.8%,创1992年公布季度GDP数据以来的最低值。5月下旬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罕见地不设经济增速目标,而是强调,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看来,随着“六稳”“六保”政策落地,各地复工复产速度不断加快,国民经济运行持续改善,二季度GDP增速转正是大概率事件,三、四季度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但经济修复也面临疫情反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中美两大经济体“脱钩”等多重风险。

经济逐步回归正轨

近几个月,多项经济指标陆续出现改善,并逐步回归正轨。例如,7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6.22万亿元。

“从金融运行看,前期的各项数据显示经济发展逐步回归正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周学东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又如,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两个月正增长,到5月达到4.16%,比去年同期增速高1.86个百分点;货运指数基本回到正常发展轨道,6月同比增长5.0%,不仅明显快于5月0.8%的增速水平,而且与去年全年、去年同期增速基本持平;服务业生产形势明显改善,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二季度以来,各项先行指标加速恢复,且二季度三个月的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在荣枯线以上,初步走出了探底反弹的‘V’形复苏走势。”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

王军预计,二季度GDP大概率转正,有望实现1.5%―2%的增速,三、四季度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的预测与王军类似,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二季度GDP增速在2%左右,但由于一季度增速为-6.8%,上半年累计增速仍是负值。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经济复苏呈现出非均衡性。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刘哲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经济恢复总体呈现出三个结构性特征:需求的恢复滞后于供给的恢复,服务业的恢复滞后于制造业的恢复,海外需求的恢复滞后于内需的恢复。”刘哲担心,经济恢复的非均衡性会对下半年经济增长带来潜在风险。

下半年GDP或逐季复苏

尽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增长目标,但GDP增速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财政赤字是3.76万亿元,同时又给出了财政赤字率3.6%,隐含在这两个数据中的实际增速目标应该是3.4%。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认为,从完成900万人的新增就业、赤字等目标观察,今年实际GDP增速的内含要求可能在3%―3.5%之间。

不过,今年要想达到“隐含”的GDP增速并非易事。6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再次下调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至-4.9%,较4月预期下滑1.9个百分点。其中,全球仅中国将实现1%正增长,但这也较4月的预期下降0.2个百分点。

王军认为,下半年,随着复工复产、复市复商的继续推进,以及稳健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的加快落地,整体经济活动会进一步回暖。预计三、四季度有望回到潜在增长区间,全年GDP增速预计在2%―3%之间。

6月2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0年中期)。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实际GDP增速为3.0%左右,后三个季度增速为2.5%、6.5%、7.5%,呈现持续且较为强劲的逐季复苏特征。

刘哲认为,下半年经济将从“快衰退”进入到“慢恢复”阶段。

按照三季度和四季度平均6.5%左右的增速测算,全年经济增速能够达到3%以上。

需求不足成最大“拦路虎”

展望2020年下半年,除了疫情反复的高度不确定性之外,多位经济学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影响中国经济逐季爬坡的主要风险是有效需求不足。

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6个百分点。目前,消费市场正保持复苏态势,市场销售已连续3个月降幅收窄,但市场期待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到来,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7万亿元,同比下降13.5%。

王军表示,从国内来看,最核心的风险是有效需求不足,与之伴随的是,小微企业、出口企业破产倒闭所引发的就业问题加剧,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上升压力加大导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出现经营困难。国际上,主要是全球疫情何时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去全球化”倾向是否真正能成气候、供应链重构的程度与进程、与主要大国的经贸摩擦会否再次升级乃至加剧。

张立群也指出,扩大内需是下半年经济走势至关重要的因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在扩大内需方面更好地形成合力。同时,下半年外贸出口方面的压力较大,要警惕出口滑坡的危险。

疫情是否会影响中国经济潜在的增长速度?刘哲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在于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疫情本质上是外生的供给冲击,如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对冲经济的“短衰退”对企业和居民的冲击,其对于劳动、资本、技术、制度等长期影响有限,不会影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速度。

张立群也指出,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包括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强大的生产和供给体系,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等。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在扩大内需战略的支持下,会呈现出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