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密集调政策 助“夹心层”住有所居

陈佳慧
2020-06-30 02:04:35
来源: 时代周报
5月开始,大湾区不少城市重启公租房的建设、配租等工作。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近期陆续发布公租房调整政策,在保障群体、资金来源、保障方式等领域完善公租房体系。

只需475元就能租到一间25平方米公寓,这是发生在深圳的真实故事。

6月24日,端午节假期前一天,深圳罗湖区800套公租房选房结束。此次房源分别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和龙岗区横岗天然慧谷。公租房面积从25―70平方米不等,租金分别为23.55元/月·平方米和19元/月·平方米。也就是说,租一间位于横岗的25平方米的单间,每月租金不到500块。

就在同一天,深圳大鹏新区公租房也结束配租申请受理。此次大鹏新区配租的公租房共197套,租金为16.8元/月·平方米,只需申请人在注册地为大鹏的公司、社会单位或事业单位上班即可,不限学历和户籍。

5月开始,大湾区不少城市重启公租房的建设、配租等工作。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近期陆续发布公租房调整政策,在保障群体、资金来源、保障方式等领域完善公租房体系。

“我们的住房保障供应能力还不能满足解决所有住房困难家庭,尤其是‘夹心层’新市民的住房需求问题,以及个别城市轮候时间较长等问题。”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赵坤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全省各地超过4.5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籍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异地务工人员以及青年医生、教师等获保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宜居宜业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保障“夹心层”和新就业人口住房,实际是保障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来源。

8城住房自有率低于60%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显示,全国平均住房自有率达73.9%,大湾区11城中有8城住房自有率低于60%,其中深圳仅为23.7%。“意味着有3500万的大湾区居民没有自有住房。”申明浩说,当前大湾区住房自有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大湾区人口不仅基数大,人口流入也多。《白皮书》显示,从大湾区各城市近三年常住人口增长来看,深圳、广州分别增长165万和140万,人口吸引力最强。以深圳为例,原籍为广东的比例不到20%,超过80%是“新深圳人”。

“梯度分布的产业结构和多元化的人力资源结构是大湾区持续发展的动力。”申明浩表示,大湾区的发展重心在于高质量发展,除了需要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外,还需要更大比例的中低端服务业和人口。为此,要保持大湾区发展有足够动力,就要保障“夹心层”和新就业人口的居住问题。

“对‘夹心层’和人才群体的关注度提升反映了大湾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例如高校应届毕业生、归国留学生等,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技能,但是没有高收入,在经济上也算作是中低收入群体。

如何才能留住这些大湾区需要的人,赵坤认为,要引导人口净流入量多、公租房需求大的大中城市增加公租房供给;推进广州、深圳等城市共有产权住房建设管理试点,帮助城镇“夹心层”和各类人才实现住有所居。

重点关注“夹心层”住房保障

既不符合保障性住房供应条件,又无力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夹心层”成为住房保障的关注对象。

2019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沈阳、合肥、长沙、广州、深圳等13个城市开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以小户型、低于市场租金的租赁住房为主,面向非户籍常住人口和新就业、新落户大学生等,目的是解决其过渡性住房问题。

广深一直关注“夹心层”和新就业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如广州,在2017年出台《新就业无房职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办法》,将本科以上新就业大学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标杆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医疗、交通、环卫等基本公共服务部门和政府批准的其他单位纳入保障范围。

深圳则将住房保障群体从最初的户籍低收入家庭,扩展到户籍中低收入家庭、人才家庭,以及为城市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群体。截至去年9月,全市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已建设筹集31万套。

《白皮书》显示,近三年人口流入排名第三、四名为佛山和珠海。两地在保障“夹心层”住房时同样诚意满满。

6月17日,《佛山市禅城区青年职工公寓管理实施细则》发布,现有3个人才公寓项目共3853套房屋调整为青年职工公寓,为在区内稳定就业青年职工家庭提供过渡性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人达到中级及以上技工职业技能资格,或大专及以上学历等即可。

珠海则在5月上调两类公租房收入准入标准,扩大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覆盖面,实现户籍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惠及常住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和专业人才。

以35.7%的住房自有率排名倒数第二的东莞,住房压力亦不小。数据显示,东莞户籍人口251.06万人,常住人口846.45万人,外来人口比例高达70.34%。在东莞居住4年以上的超7成外来务工人员中,只有6%能住进公租房或廉租房,56.9%的人还是住在租赁私房里,自购商品房的仅5.7%。

完善公租房体系

扩大公租房保障对象覆盖面已是趋势,大湾区城市如何完善、健全公租房体系成最大难题。“各个城市情况不同,各地公租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太一样。”宋丁表示,如深圳面临土地资源缺乏,广州则缺乏土地使用时的资金周转。

大湾区城市都在探索。如深圳罗湖就尝试跨区域统筹保障房。紧邻罗湖的龙岗区面积达388.2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仅为罗湖区一半,罗湖区通过异地购买或租赁的方式,跨区域筹措保障性住房和人才房。

广州则与建设银行签署《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建行将向广州住房租赁企业提供不低于500亿元贷款,助力筹集政策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解决广州新市民,特别是非户籍常住人口和新落户、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问题。

住房保障,房源是关键。珠海从项目入手,规定在新出让土地商品房开发项目或有住宅的城市更新项目配建公共租赁住房和人才住房不低于10%。截至去年10月,珠海政府或企业集中投资建设的在建公共租赁住房和人才住房(含共有产权住房)约9000套。

东莞则大力推进公租房货币化改革。3月11日,东莞发布《关于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完善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保障为辅”的保障方式及租赁补贴制度。

“深圳与周边区域筹措公租房,广州与建行合作等措施,是属于建设层面问题。随着建设问题的解决,未来公租房更主要的问题是制度层面的问题。”申明浩表示,还需要建设长效机制,如将公租房建设纳入城市发展建设,形成公平合理有效的排队筛选制度,对公租房居民道德风险进行监管等。“这才是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在大湾区实现宜居宜业的关键。”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