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股权争端放大校办企业机制盲区

2014-11-11 12:49:53
来源: 时代周报

周俊生
 
在证监会于11月6日举行的新闻例会上,证监会发言人表示,已经收到有关北大医药的举报材料,正在对举报核查。一场在校办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发生的内部争斗,由此进入了A股市场监管层的视线,也成为广大投资者强烈关注的焦点。

北大医药在A股市场上可以算得一家热门公司,它所在的北大方正集团擅长于资本运作,在我国校办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但是,这个战略运作的高手却因为一次战略投资而“祸起萧墙”,其战略合作伙伴北京政泉控股公司于11月2日突然举报,声称北大方正集团的高管在北大医药的资本运作中涉嫌违法关联交易和信息虚假披露。

对于政泉的指控,北大方正作了反击。尽管指控言之凿凿,但是,在证监会权威的调查结论公布之前,对于这起突然发生的事件自然还不可以下结论。同时,这起骤然爆发的合作伙伴撕破脸皮的事件,是A股市场诞生以来第一起在校办上市公司内部发生的激烈争斗,它将披在校办上市公司身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撕扯开来,向包括市场管理部门和高校在内的校办上市公司的监管者和领导者敲响了警钟。

我国很多高校有上市公司,像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高校还不止一家。校办上市公司的前身基本上都是高校创办的企业。高校创办企业是世界通例,可以使高校的科研成果顺畅地转化为产业。由于我国的高校本身就是一种国有资产,由其创办的产业自然也属于国有资产。但是,就高校来说,本质上是文人、教授云集的地方,高校校长通常都是教育家,而不是企业家,他们的精力大多投入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上,对于上市公司的管理不仅精力有限,而且可能不很精通。当一些擅长资本运作的人成为校办上市公司高管以后,如果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腾挪来化公为私,高校领导通常很难窥破其堂奥。

我国A股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国企占了主流,对于央企和地方上的国企,分别由国资委和地方国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尽管这种管理的现状尚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但毕竟有直接的管理通道。而校办上市公司尽管也是国有资产,却因为在行政上不属于政府的国资部门直接管理,从而游离于这种严格的管理体制之外。这种体制可以让校办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但对于其国有资产安全性来说,却又是存在漏洞的。A股市场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校办上市公司普遍是这方面的高手,高等学校的金字招牌也为这种资本运作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那么,那些在“自主权”之下的国有资产,就很容易通过明修的栈道暗度了陈仓。从这一点来说,发生在北大方正集团和政泉控制之间的这一场争斗,也可算是一桩好事,它提醒我们,校办上市公司的国资管理机制存在“盲区”。

作者系财经评论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新行长任职资格获批!邯郸银行去年净利润“腰斩”,不良贷款率上升
首份上市险企一季报!中国平安净利367亿,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逼近5万亿
卖奶茶卖出百亿身家,四川80后夫妻干出今年港股迄今最大IPO
在深圳湾开出专门店,李嘉诚家族北上抢客,最高降930万港元推售香港豪宅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