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倒逼便利店开启新未来 便利蜂式智能化或为行业出路

何文
2020-06-16 03:39:02
来源: 时代周报
业内普遍认为,全时停业风波仅为个案,不改便利店行业整体向好的趋势。但此次事件也折射出便利店经营的难度之高、面对疫情的冲击之大,企业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走得又稳又远。


近年来,随着便利蜂等创新企业的崛起,以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目的的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迅速。国家和地方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提高消费便利性和居民生活品质。

不过,北京全时便利店近期发布的一则停业通知,给高速发展的行业投下了一丝阴影。业内普遍认为,全时停业风波仅为个案,不改便利店行业整体向好的趋势。但此次事件也折射出便利店经营的难度之高、面对疫情的冲击之大,企业应该认真思考如何走得又稳又远。

政策向好 便利店经营却不易

5月11日,北京全时便利店在其公众号发布公告称:“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将于2020年5月20日24点0分结束经营……并对全场商品进行6―7折销售(不含香烟)。”消息一经发出,迅速引发了舆论反响,全时停业还一度上了微博热搜。不过,该消息很快被发布者删除。

据《北京商报》报道,5月10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全时门店看到,门店仍在运营,店内尚未出现清仓甩货现象。一家门店的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今天接到通知,由于母公司资金链断裂,京津区域内所有全时门店将全部撤店。”

根据上述店员的说法,北京的全时门店最迟坚持到5月底,月底前几天会将未销售出的商品做促销处理。

不过,一度濒临“二次死亡”的全时此后迎来转机。据多家媒体报道,全时北京地区的门店目前暂由好邻居负责,但后续如何发展、全时品牌最终能否保留、全时加盟商未来发展等问题仍没有确切答案。

全时位于成都的106家直营门店则由来自福建的企业见福便利托管。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透露,今年6月,这106家成都的门店将全部换上“见福”的招牌,并陆续接入见福的系统。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北京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便利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品牌连锁便利店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但仍有邻家、131等便利店相继关门。政策环境日益优化,为何仍有便利店相继败北?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表示,任何一个行业在这次疫情中都不能独善其身,但全时的问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案,并非便利店行业的普遍问题。“CCFA做过行业一季度销售情况的调查,有增长不错的,也有下降的。从4月开始,行业的销售已经在稳步回升。也就是说,便利店行业还是比较有抗风险能力的。”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流通创新与消费促进处负责人牛宜斌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便利店以极强的韧性和活力,在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闭店,属于正常现象,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基本法则,但应该说是个案。

牛宜斌进一步解释,便利店由于其接近消费者、消费频次高的特点,被各路资本、互联网创业者所看重。但与此同时,便利店行业也是典型的高投入、低盈利行业,管理需要专业知识,盈利需要精细化运营能力,扩张需要大量资金,大多数便利店在市场培育初期都要经历较长的亏损期。

路漫漫 智能化或为便利店开启新未来

“近年来,在传统实体零售业普遍进入慢增长之际,‘小而美’的便利店在我国却逆势增长,在实体零售领域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牛宜斌认为。

牛宜斌的观点有坚实的数据做支撑。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显示,我国便利店行业的销售额从2016年的1543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264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0%。同期,门店总数也从9.4万家增长到12.2万家,年均增速超过13%。

自去年以来,便利店在全国范围内迎来了政策东风。去年7月,商务部也曾发布工作通知,决定在全国推进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工作。随后,北京、上海、河南等地先后发布推动便利店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今年1月,商务部联合多个部门下发了《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便利店营商环境,不仅提出要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还首次把智能化纳入发展方向。

一边是政策红利和高速增长的行业趋势,一边是全时、邻家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冷热不均的现实折射出便利店的一体两面:这是个前景广阔的行业,但有着极高的门槛。

“便利店行业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不是钱的门槛,而是心智和专业的门槛。疫情给行业销售带来了打击,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助推了企业现金流管控能力、应急能力、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和迭代。”王洪涛指出。

便利蜂的出现,给陷入同质化竞争的行业探索出一条新路。疫情期间,在全国多数便利店因为人手紧缺、供应链不畅不得不歇业、缩短营业时间时,便利蜂却始终保持超过9成的开业率,而且仍然坚持24小时营业。

究其原因,正是在于便利蜂提前对于数字化、智能化的全面布局,使得这家企业可以以有限的人力支撑起门店运营。面对疫情前后瞬息万变的消费需求,深耕多年的行家里手也难免“翻车”,便利蜂数字化的订货体系却可以敏锐地对消费行为进行反馈。

牛宜斌认为,企业要努力提升精准化营销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构建智慧化供应链、加速库存周转、提高资金效率等方面下足功夫,及时对顾客消费习惯、需求、行为规律等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据此调整商品品类、优化商品结构。

正如王洪涛所言,疫情过后,不是重新回到以前,而是开启一段新的未来。移动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科技飞速发展,消费者不断变化,这对便利店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应对变化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快速作出反应,随机而动;同时,要看到自身各方面能力所处的阶段,不能冒进,要做到量力而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商品力、营运力、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能力等便利店核心的基本功仍然是重中之重。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