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魏建国:中国进出口额有望逆势而上

杨佳欣
2020-06-16 02:49:47
来源: 时代周报
魏建国表示,尽管受到全球疫情影响,今年我国外贸受到了严重冲击,但中国外贸形势整体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三大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共同发力,稳住外贸基本盘,预计二季度中国外贸会有较好恢复,全年仍有可能超过往年同期。借疫情之机,未来一到两年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窗口期。

随着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贸易迎来至暗时刻。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报告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额恐将大幅缩水13%―32%,具体水平将取决于疫情的遏制速度和贸易能否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世界需求普遍疲软,我国外贸的发展形势也异常严峻。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4.9%,降幅和前4个月持平。其中,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贸易顺差8598.1亿元,减少1.2%。

危机如同一块试金石。在海外订单下滑、国际物流运输不畅的另一面,外贸企业纷纷展开自救,各地政府也出台各项扶助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期间,全国24个省区市出台涉及稳外资的政策文件达45份之多。其中,跨境电商、出口转内销等多举措成为稳定外贸的新突破口。6月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帮扶外贸企业渡难关。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过去数十年形成的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格局注定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变化。在外贸“大考”中,中国该如何巩固已有的外贸成果?外贸企业又该如何转变思维?对此,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魏建国表示,尽管受到全球疫情影响,今年我国外贸受到了严重冲击,但中国外贸形势整体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三大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跨境电商)共同发力,稳住外贸基本盘,预计二季度中国外贸会有较好恢复,全年仍有可能超过往年同期。借疫情之机,未来一到两年将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窗口期。


全年外贸总额有望超过去年同期

时代周报:今年前5月的外贸数据已公布,虽不是高分,但整体还是在及格线上的。结合当前的情况,你如何判断我国外贸全年的走势?

魏建国:我对中国的外贸仍抱有很大信心,对外贸全年的预期比较乐观。一季度我国外贸呈现断崖式下跌,二季度外贸已经企稳回升,三季度将有可能完全恢复并有所上升,四季度有可能超过去年同期。

作出上述预测的原因在于,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是分阶段的:在一季度,美欧日韩等我国主要外贸伙伴所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订货量大幅下降,因此在该时期,我国外贸形势也比较严峻。但进入6月以来,多国已经陆续复工复产,各地社会经济也逐渐恢复,因此,我国二季度外贸将开始企稳回升,但由于疫情正在拉美、非洲、东南亚等地区蔓延,外贸上升幅度并不会太快。而随着各国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断落实,以及年末圣诞节、新年等节日的到来,第三季度后,我国外贸有可能迎来订货高峰期,第四季度外贸实际发货也将会进一步提升。

在疫情冲击和全球贸易额下降的背景下,中国三大贸易方式共同发力,推动中国进出口总额不仅能够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借助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整体增速甚至可能超过去年,达到5%―6%的同比增速。

时代周报: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逆势增长,对欧盟、美国和日本进出口下降。在你看来,未来中国外贸国别结构是否会有新的变化?

魏建国:未来中国外贸国别结构将会有很大变化。根据2018年的外贸数据,中国外贸可主要分为四大方阵:

第一方阵双边贸易额集中在6000亿美元左右,依次为欧盟、美国和东盟;第二方阵双边贸易额集中在3000亿美元左右,依次为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第三方阵双边贸易额集中在2000亿美元左右,依次为非洲、中国台湾和澳大利亚;第四方阵双边贸易额集中在1000亿美元左右,依次为俄罗斯、巴西和印度。

这四大方阵未来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在第一方阵中,今年1月至4月,顺位已经发生改变,东盟反超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种“逆袭”将会延续下去;在第二方阵中,韩国与中国的贸易额有可能超过中日,同时随着中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内地与香港地区未来的贸易额也有可能大幅提高。在第三方阵中,非洲有可能异军突起,甚至有可能从第三方阵上升至第二方阵,甚至是第一方阵;在第四方阵中,俄罗斯潜力巨大,有可能跻身我国贸易伙伴的第二方阵。

时代周报:中国三大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以及跨境电商)目前各自面临哪些挑战?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魏建国:当下,稳外贸最主要的是要稳住外贸主体,目前三大贸易方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确实各不相同。

一般贸易的主体是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订单不足。对此,一般贸易企业应当转换经营思路,如果某地区的订单量收缩,就及时更换其他有需求的国家或地区进行销售;一般贸易企业还可以临时调整自身产品,将部分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商品出口转内销,多举共施,疏通销路。

加工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其特点是“两头在外”,即原材料从国外进口,生产的产品也是销往国外。加工贸易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籍人员的流动受阻,由于各国纷纷出台疫情管控措施,我国外资企业中的管理、技术、调度、物流等相关人员无法顺利返岗,对相关生产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中韩两国已经率先对商务人士互相开通了“快速通道”,帮助外籍人员快捷返岗。

跨境电商在本次疫情期间已经成为我国外贸的新亮点,在发展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基础上,跨境电商作为新兴的贸易方式,还需要在融资等方面获得进一步政策支持,促进其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化解疫情对我国外贸带来的影响。

拥抱跨境电商新业态

时代周报:受本次疫情特殊物理隔绝因素影响,不少传统外贸企业为寻求突破也开始尝试转型跨境电商,在你看来,传统外贸企业转型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魏建国:中国已经是全球最主要的跨境电商市场,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贸易体系中,一般贸易仍是主体,占比约为67%,加工贸易占比约为23%,而新兴的跨境电商迅速发展,比例迅速达到约10%。

随着近些年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商逐渐成为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只是疫情加速了这个过程,外贸企业负责人要学会拥抱新业态。

转型跨境电商,诚信经营仍然是重中之重。跨境电商无需买卖双方见面,更多的是“一锤子买卖”,这就要求企业提高诚信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提高自身售后服务水准,不能让假冒伪劣产品影响行业发展甚至波及国家声誉。

根据调研,在中东等地区,使用手机上网购物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亚马逊、facebook等仍然是当地消费者主要的购物平台。对此,企业与政府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宣传力度,提高中国跨境电商的影响力,抓住全球新一轮跨境电商发展的机遇。

时代周报: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是否会对中国产生影响?

魏建国:一些观点认为,经历本次疫情后,产业链会围绕某国或地区独立开展,我不认同这种观点,全球化经过多年发展,单一国家或地区重组产业链不现实,外资更不会加速离开中国。

从全球生产力供应的角度看,疫情过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将进一步东移,而中国具备广阔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基础以及优惠的政策,中国将成为承接东移资本的沃土。

但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三点问题:其一是要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大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力度,让人力成本优势在当地得到进一步发挥;其二是 “补短板”,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其三是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尊重知识产权,打造以法治为基础的、公开透明的市场。

时代周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在你看来,外贸企业“眼睛向内”还需要哪些支持?

魏建国:非典时期,企业出口转内销的方式也用过,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国内企业有固定的销货渠道、市场和货源,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难免会挤压一部分国内市场。

企业方面,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产品,适应国内市场。同时也要学会适应国内网络新的消费业态,例如直播带货等,学会创造新的营销热点,助力自身的业务增长。政府也要“搭好台子”,扶持直播带货平台进行可持续发展,让外贸企业转内销的产品顺利进入国内市场。

政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振国内的消费市场,疫情让人们的消费欲望消减,但消费水平没有降低,提振消费不仅可以稳定内需市场,也为转内销的外贸企业提供一定的增量市场。

未来一到两年是吸引外资的窗口期

时代周报:从6月1日公布的海南自贸港方案,到近期商务部发布的24条措施支持湖北自贸区发展,这一系列开放政策陆续出台,未来我国吸引外资会出现怎样的新变化?外贸企业又该如何把握新变化?

魏建国:经过本次疫情,全球各国都会注重打造一条相对完整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因此,未来一到两年是我国吸引外资的窗口期,国内各方要与时间赛跑,当下是谁抓住先机,谁就有机会一招领先,招招领先。

截至目前,中国批准设立的自贸试验区(港)已经达到18个,当下无论是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的出炉,还是多举措支持湖北自贸区的发展,都体现了中国推动全球化的信心,不仅是沿海各地要加速吸引外资,发展外贸,内陆地区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企业来说,当前应该更多地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例如,在税收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求对标国际水平,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平台。其中,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不超过15%,比新加坡等国家还要优惠,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企业要加紧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入驻自贸港、自贸区。

在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之下,企业和各地政府要改变自身“等外资上门”的旧思路,让企业走向前台,营造法治、透明的营商环境,在政策红利下,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时代周报:“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时间表已经明确——将在6月底前完成。此举是疫情下的特殊手段,还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趋势之一?

魏建国:这是中国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出于中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台的,而非应急之举。负面清单分为三类,限制类、禁止类和鼓励类,目前三类别下的子项目仍然较多,我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仍有大幅缩减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完善负面清单制度,在更多领域允许外商独资。

时代周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筹办好第三届进博会。这是报告连续三年表示要筹办好进博会。你对今年的进博会有怎样的期待?

魏建国:中国具备4亿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市场,在本次疫情期间,中国又在极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疫情,同时推出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多种因素都将助力中国成为全球外贸市场的重要阵地,提升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信心。

预计今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参展企业、参展国家等都会超过往届,参展商品将覆盖特点农产品、高科技产品、时尚用品等多种类。各国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将进一步加大,在全球贸易疲软的背景下,中国进出口贸易量有望逆势而上。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