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贵族”中金转型之路

2014-10-31 10:55:58
来源: 时代周报
中金公司半个月内三次高管离职,接连的高层人事变动,将这家曾经的投行贵族再一次推上风口浪尖。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10月23日,中金公司宣布,上任仅一年多的金立群不再担任中金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接任者为中投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学东。

而这已是中金公司半个月内第三次高管离职。此前,10月14日,中金公司总裁朱云来宣布辞职,由首席运营官林寿康代为履行总裁职务;10月10日,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宣布辞职,由研究部负责人梁红接任。

接连的高层人事变动,将这家曾经的投行贵族再一次推上风口浪尖。一方面,历时7年之久的上市之路亟待破冰;另一方面,高管频频离职为这家投行的后续发展增加了更多未知数。而是否能成功转型则是其留给市场的最大悬念。

国企项目“做一单少一单”

近10年,中金公司形成了以研究为基础,投资银行、销售交易和投资管理业务为支柱的全方位投行业务布局,建立了以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为中心的国际网络,被业界和监管机构认为是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投资银行。这一切都与其掌舵人的战略布局密不可分。

自1997年完成中国电信香港(现中国移动)42.2亿美元海外首次公开发行(IPO)起,中金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几乎垄断了中国投行界所有的高端项目。从2000年开始,在中金华丽的主承销项目名单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大型国企赫然在目。

不过,在2010年农行上市之后,业内普遍认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上市高潮已经暂告一段落。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实现上市,电信、石油、化工、保险等国企巨头纷纷改制上市。

中信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称:“中金的业务较单一,太依赖投行业务。同时又局限于只做央企的大项目,但大项目就这么多,可以说是做一单就少一单,这个模式怎么能够持续呢?”

公开数据显示,中金公司2009年之前投行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重一度高达70%,随着2009年投行业务发展放缓,这一比重虽有下滑却也贡献了30%的收入,相比之下,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同期券商投行收入占比通常在20%以下。

而此时的一级市场格局已发生了变化,在2009年10月开板的新三板正一派欣欣向荣之势,但以运作大型央企上市的投行模式却不再适合当时中小板、创业板快速扩容的市场格局。

统计数据显示,中金公司2011年总承销金额319.18亿元,较2010年的1097.4亿元缩水超过七成。公司去年IPO主承销项目仅有新华保险和凤凰传媒两单。在2011年券商承销收入排名中,中金公司仅以2.19亿元排在第23位。

而就在2009年,中金以10.9亿元的IPO承销收入位居各券商之首,市场份额为20.64%。但随着创业板的推出,中金公司在IPO承销市场一落千丈。2010年中金的IPO承销收入缩水至7亿元,市场份额为4.13%。2011年业绩再度缩水,IPO承销收入降至1 .68亿元,市场份额下滑到1.27%。

从“高大上”转向创业板

面对创业板的快速兴起,以及自身利润不断下滑,中金公司不得不改变一贯坚持的“高大上”路线。2010年3月,由中金主承销的第一单创业板公司东方财富网顺利IPO。

深圳交易所数据显示,东方财富网上市募集资金12.96亿元,中金获得了1.09亿元的承销保荐费,保荐费率达到了8.41%。而同年4月上市的另一家同样由中金保荐的主板公司陕鼓动力,其募集资金为16.93亿元,但中金公司的保荐收入不足6000万元。

“相比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盘子较小,募集资金也会相对少些,而承销费率就会相应高些。”上述中信证券人士表示,正是在试水保荐东方财富上市并获得超高利润之后,中金公司成立了创业板专组,专门从事创业板的保荐承销业务。

此后,2012年初又成立中小企业融资团队。但蓄势重新出发的中金公司却迎头碰上2013年A股IPO的暂停,这让本就过度依赖投行业务的中金公司“雪上加霜”。而截至目前,中金已在创业板上市的项目仅有东方财富和吉艾科技两家。

一位曾在中金就职的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金能够几乎垄断国内的大型项目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国家队’的优势和深厚的背景,而真正参与的市场竞争却是不足的,运作大型央企的模式也不适合具有草根性的中小企业。再加上本身中小项目的储备不足,造成了之后中金老大地位的迅速滑落。”

上述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大项目由于资质较好一般情况下可以走绿色通道,审批相对简单;而中小项目需要涉及改制方案、法律税务是否规范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投行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可能投入的精力更多收益却更小。

此外,中金在业内的保荐费率较高,而一些小券商为了在IPO承销的争抢中获得一席之地,不惜大打价格战来获取项目。

“这些小券商在初期积累了很多中小企业上市的经验和一定的口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如果你能做的别人大部分也能做,虽然可能没有你做得好,但别人的价格比你低,在这个过程中便会渐渐丧失优势。”上述中信证券人士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上市补血或再续辉煌

市场更多寄望于中金公司的IPO,以突破资本规模的限制来助力转型。据多家媒体报道,中金公司曾一度拒绝IPO,但随着竞争加剧,公司高层对这一坚持开始松动。

上述曾在中金任职的人士表示,“实际上上市是把双刃剑,大量圈钱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实际控制人对公司的掌控力,加上管理层对信息披露的疑虑,至少2008年以前,中金是没有很强烈上市欲望的”。

上海一家大型私募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投行本身是轻资产型的业务,除了人力成本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支出费用,而大项目的承销费又很多,当年仅是中国建筑一单的承销保荐费就超过6个亿,要上市做什么呢?”

但不上市的弊端很快就显现出来,在创新业务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期望通过上市来迅速扩大自身的资金实力,而中金却没有及时参与这一轮的“军备竞赛”,渐渐落了下风。

与国内其他大型券商相比,中金的净资本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Wind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中金的净资本长期维持在40多亿,在100多家券商的净资本排名中,大多数时期处于二十多名的位置。中金公司的净资本多年来仅靠利润留存,去年底为43.27亿元。而中金在投行业务领域的强劲对手中信证券,2014年4月末净资本为433.39亿元。

“如果能早一步上市,情况一定会不同。”上述中信证券人士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资本实力的强弱将直接决定券商的竞争实力,而上市无疑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中信证券上市后的快速发展就是得益于上市获得充足的资本金。”

国泰君安一位投行人士也表示赞同,“上市对一家券商的发展是有很大提升作用的,以国泰君安为例,1999年国泰与君安合并的时候,总资产是300亿元,是当时的第一大券商。但就是因为这么多年没有上市,渐渐落到中信和海通之后”。

 “非上市券商因为资本金短缺,很多项目不能及时推进,而上市券商因为资本金充足则发展很快。几乎所有的新业务开展都要达到一定资本金要求的,比如直投、期货、自营、新三板等等。如果顺利上市,这些业务的开展将不再有资本金的‘瓶颈’约束。”上述中信证券人士称。

资金匮乏已成为限制中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未来无论是改善目前业绩,还是开展创新性业务,上市集资无疑都是获得资金支持的不二途径。实际上,早在2007年前,中金公司便在内部设立了上市准备小组,对上市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多次调研。近年来,中金公司计划上市的消息并不少见。去年,中金公司董事长金立群到访中金公司纽约办事处时,在对当地员工的讲话中就提及了公司上市的可能性。

今年7月,市场曾再次传出中金公司欲赴港上市的消息,但是至今仍迟迟未有动静。而近期接连发生的高层人事变动似乎又给中金公司的上市时间蒙上了一层阴影。

华泰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虽然中金早已今非昔比,但再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汇金是它的第一大股东,以后的情况即使不会变好应该也不会更差。而如果顺利上市,获得补充资本金的渠道,中金仍然有很大的潜力。”
 

走下神坛的中金

时代周报记者 盛潇岚 发自上海

作为中国第一家国有控股的合资投行,中金一出生便有着“显赫”身份。

1995年,为了适应当时国企重组改革和融资的需要,中金由国务院特批成立。组建中金的两大股东,分别是摩根士丹利和建设银行。

此后,中金最重要的交易都是大型国企,如中国联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铝业,且四大行中有三家的上市都由中金做主承销商。其中,2010年,承销农业银行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规模221亿美元的交易,仍保持着世界最大规模IPO的纪录。

大国企的超大发行规模给中金贡献了丰厚的利润。Wind数据显示,2002年,中金主承销4家企业,在主承销家数排名中列16位,但股票承销总额当年却高达359.17亿元,而彼时排名第二的广发证券股票承销总额为49.51亿元,不及中金的零头。2006年,中金的承销业务市场占有率达27.33%,资产管理业务市场占有率43.33%,均排名第一。

据Wind数据统计,中金的单个项目承销费超过2亿的企业有11家,超过一亿的有21家。其中,中国建筑以6.72亿的保荐承销费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中国太保保荐承销费达4.65亿元。

不仅投行,经纪业务也走少而精的高大上路线。2009年前,中金在全国仅有三家营业部,但是体量巨大,以机构客户为主,而且在境外客户方面优势显著。个人客户一般对资金门槛有很高要求,而且几乎从不通过降佣金等价格战方式吸引客户。

但中金公司投行老大的位置在创业板活跃起来后便优势不再。国信证券、平安证券等开始在中小企业领域跑马圈地时,中金公司投行的表现却乏善可陈。

根据Wind统计,2009年,中金以10.9亿元的IPO承销收入位居各券商之首,市场份额为20.64%。2010年新发347家、2011年新发277家的背景下,中金IPO业务反而大幅缩水。2010年中金的IPO承销收入缩水至7亿元,2011年中金业绩再度跳水,IPO承销收入降至1.68亿元,市场份额下滑到1.27%。2011年,沪深股市IPO共计277宗,中金只揽得其中两家。

而最近三年(2011-2013),中金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3亿元和3.7亿元,行业排名分别为45位、27位和33位。昔日的投行贵族,如今在行业中却业绩平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近期三大高管的相继离职,人才流失一直是中金近年来的困局。今年5月,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执行主席蒋国荣离职,加盟瑞银;9月,中金QFII业务销售主管徐健离任,新东家也是瑞银。2010年,在中金公司任职超过10年的投行部董事总经理贝多广跳槽去了摩根大通;不久后,中金投行部执行董事陆垠也离开中金转任花旗集团亚太区金融机构董事;中金公司投行部主管丁玮离开后,选择任职新加坡投资集团淡马锡中国区总裁。更早前,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转投高盛,随后,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研究部副总沈建光等宏观与策略团队骨干纷纷外流。

与鼎盛时期相比,中金的行业地位如今已大打折扣。专注高端项目是中金一直以来的战略定位,既成就了中金同时也是中金没落的原因。而业内人士认为,中金未来能否稳固高管团队,留住核心人才,重新回到券商第一梯队,仍然任重道远。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西部证券去年净利润上涨超170%,分红超4亿元
A股惊现“最强幼儿园”:云南一幼儿园豪掷千万炒股,成九鼎投资前十股东
五一旅游业迎小高峰:北京某酒店价格上涨2倍,烟台因华晨宇演唱会火爆
广东年收租1.6亿元“土豪村”入股券商,近3亿元拿下中山证券部分股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