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七年之痒

2014-10-30 08:49:41
来源: 时代周报
既定的行业运作模式,使业内公司的经营与发展问题不断积蓄,七年之痒究竟该如何缓解?

时代周报记者 吕茵 发自广州

自2007年8月,中国首家P2P网站——拍拍贷上线至今,P2P网贷一面刷新着互联网金融的玩法,一面却难解自身的“七年之痒”。

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目前正在运营的网贷平台共计约1438家,问题平台共193家,占比13.42%。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问题平台数已达101家,超过历年总数的一半。

然而,层出不穷的“跑路”、“破产”事件,持续打压着投资者将P2P网贷纳入日常理财方式的信心。何时迎来规范化,也成为P2P网贷行业亟待回答的问题。

10月23日,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朱明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骗子在各个行业都有,与P2P网贷并无本质联系。很多到P2P平台贷款的通常是垃圾债券,不是很优质,是银行不要的,它的坏账风险会更高。”

既定的行业运作模式,使业内公司的经营与发展问题不断积蓄,七年之痒究竟该如何缓解?

入场易 经营难

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讲,P2P网贷业是没有门槛的,谁都可以做。“朱明春如是说。

时代周报记者从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互联网金融并非由金融办进行审核和批准,也不需要到金融办进行审批。

P2P网贷平台行业的准入门槛虽低,但实际的经营门槛却很高。

朱明春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第一是技术门槛,自己去开发平台和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在100万以上;第二是开展业务的门槛,拓展业务的团队、风控团队,包括出现逾期后的催收、平台上的自然处理,这些加起来又是一个很高的门槛。”

2011年7月的哈哈贷资金链断裂、2013年4月的众贷网引发运营风险,都是P2P网贷平台中看准准入“低门槛”,而忽视经营“高门槛”的实例。

业内专家认为:“新入场的那些人都以为这个行业是蓝海,但真正能够走出来的(平台)不会特别多,因为市场还不稳定,投资者容易产生恐惧,所以现阶段平台的利润空间并不大。我们应该包容这些合理的经营性倒闭,允许它倒闭。”

骗局重灾区

2014年是P2P网贷平台上线的高峰期。据网贷之家研究预计,到今年底,国内运营P2P平台数将突破1700家,而在今年初,这一数字还停留在880家。

与入场平台增速同样显眼的是问题平台的增长。数据显示,9月问题平台共22家,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问题平台共193家。其中,2014年问题平台数已达101家。

从9月“问题平台”的事件类型看,诈骗、跑路、失联类的恶意“倒闭”平台共计17家,占总数77.27%。P2P这一互联网金融形式发展到被一部分投资人热衷的现阶段,借用平台欺骗投资人的骗局已蔚然成风。

中间资金账户缺乏监管,同时P2P平台又拥有中间账户资金的调配权,上述两点是跑路、诈骗成立的前提。中间资金账户的开设是为了交易核实与过账,其设立是P2P平台的必要组成部分。若是对时间差和条款没有严格控制,“卷款跑路,挪作他用”等中间账户资金沉淀引起的道德风险将演化到极大。

然而,朱明春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实际上在同类市场上,P2P的骗局比例是小的,民间借贷的坏账、跑路案例非常多,国内的民间借贷公司有几千家,经常出现关门、倒闭,只是不知道而已。而P2P网贷是非常透明的,容易被感知,大家觉得好像互联网上的比线下更乱,实际并非如此,相对来讲网上更规范透明。”

中国的P2P网贷平台最早出现在2007年,据瑞银证券统计,2010年到2012年平台成交额大幅增长了23倍,达到230亿元,占系统贷款的0.04%,共出现2000个P2P网贷平台。瑞银证券同时认为,到2016年P2P成交额将达到3500亿元。

在该金融新模式解决融资困难、资金闲置,同时行业整体蓬勃发展之余,P2P网贷业在其发展的七年之际却正面临经营性、骗贷型倒闭层出不穷的困境。行业也终于来到正负两个发展极端的十字路口——是逐渐失去投资者信心还是完善监管成就行业规范发展?

P2P网贷七年之痒,何去何从?




P2P专题报道

P2P监管缺位七年之辩

专访拍拍贷CEO张俊:七年一直在痒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央视315曝出网贷乱象!小贷公司加速洗牌,有的被清退,有的主动离场
3·15特辑丨手机租赁被质疑“高利贷”?爱租机用户称逾期后亲人收到催收短信
一个催收员的年关:一天打100多个电话,在催债和良心之间挣扎
烟花爆竹“禁燃令”或松绑?民爆概念股应声大涨,昔日“烟花大王”难掩失落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