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单日新增病例破万 专家:临床诊断与核酸检测缺一不可

2020-02-13 19:45:00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杨佳欣

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较前几日大幅增加。

湖北卫健委13日公布,2月12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截至2月12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48206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相比12日公布的新增1638例、11日公布的新增2097例,为何13日公布的新增确诊病例会出现大幅攀升?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数据的变化是由于确诊标准发生了改变,将“临床诊断”纳入确诊范围。据统计,临床诊断病例在湖北省12日的新增病例中占比超过89%。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此前在受访时表示,“临床诊断病例”就是实验室还没确诊,还没有查到核酸检测阳性,只是临床症状“看着像”。这种“迟迟不呈现阳性”的病人确实存在,又不能排除,因此很容易在社会上传播,把这些人纳入新增病例,就可以对他们采取隔离措施,入院治疗,这对社会和病患本人都有好处。

“临床诊断与核酸检测不能说谁更重要,是缺一不可的。”13日,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曾燕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

“两者缺一不可”

13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国家卫健委处了解到,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早诊早治,落实好湖北病例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工作,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对湖北省以及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的病例诊断标准进行了区分,湖北省增加了“临床诊断病例”分类,对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确定为临床诊断病例,以便患者能及早按照确诊病例相关要求接受规范治疗,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湖北省报告的13332例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统计,正加强病例救治,全力减少重症,降低病死率。

那么,临床诊断和核酸检测哪个对确诊更为重要?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曾燕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临床诊断与核酸检测缺一不可。医生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辅助的诊断就是医生的分析,病原学的诊断是核酸检测。在武汉现实情况下,需要将它们结合起来的,但是还不能做到马上同步,核酸检测相对滞后,所以将部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到确诊病例中。”

曾燕表示,最终的诊断结果还是要看病原学也就是核酸检测进行诊断的结果。“如果临床看着像的,核酸检测如果不是,也不能算(确诊病例)”。

有助堵住传播漏洞

此前,核酸检测“假阴性”的问题引发对检测手段的讨论。“假阴性”指的是,检测者核酸检测为阴性,但肺部影像却显示病毒感染的情况。对此,国家卫建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进行不断更新。

记者注意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湖北省与其他省在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是不同的。 

就湖北省外的省份来说,疑似病例为:有明确流行病学史;有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具有方案中所述的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或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系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为: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或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疑似病例,具备两点之一系确诊病例。 

对比看来,湖北省对于疑似病例的判断标准,没有“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这一条。但是,其他省份分为“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湖北省则在两者之外增加了“临床诊断”分类,明确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列为临床诊断病例。

曾光认为,把“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是正确的步骤,堵塞了一个传播的漏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对于病毒核酸的检测能力在不断提升,但不同的试剂之间精准程度有差别,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所以有大量看着流行病学史上、接触史上像是,临床症状也像是,但是核酸未能得到确证的病人,现在被列为疑似病例,我建议在武汉出现这样的病人,应当可以列为临床诊断病例,因为核酸对于已确诊的病人阳性率也只在30%~50%之间,因此设出临床诊断这个档级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