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法规、PM2.5…这些问题生态环境部都回应了

官悦
2019-09-29 18:40:57
来源: 时代财经
2013年是我国向污染宣战“大气十条”实施的第一年,仅六年后的2018年,第一批开展PM2.5监测的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41.7%。

2.jpg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四场新闻发布会。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网记者 焦鹏 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70年来,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实质成效。

9月2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副部长黄润秋、副部长翟青在会上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热点问题。

提前实现联合国提出的目标

3.jpg图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介绍相关情况。新华网记者 焦鹏 摄

“我们的自然生态保护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黄润秋表示,70年来,中国建立了275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有474个,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达到147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占中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5%。如果算上别的保护地加在一起,中国各类自然保护地是11029处,这些面积加在一起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也就是说,我们提前实现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地面积达到17%的目标。”

而此前,《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帕梅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点赞”了中国:“中国已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推进生态文明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设立生态红线制度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做法。”

据了解,《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6个缔约方。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公约》,是最早签署和批准《公约》的国家之一。

黄润秋还介绍到,我国的生态状况实现了由局部改善到总体改善的历史性转折。70年来,中国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的生态保护工程。数据显示,全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仅约8%提高到目前的22.96%。还有监测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居全球首位。

但是,黄润秋指出,当前我国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森林、灌丛、草地、湿地这样一些自然生态空间被挤占严重;二是部分区域生态退化问题依然突出;三是生态系统脆弱,存在生态风险隐患;四是优质生态资源供给和人民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人均森林面积和湿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将开展新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

4.jpg图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介绍相关情况。新华网记者 焦鹏 摄

最近两年关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报道常常见诸报端,对于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翟青指出,这项工作开展三年多来,从2015年年底试点到2017年,实现了所有省份的全覆盖,并于2018年对其中20个省份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今年上半年,对6个省份和2家中央企业进行了新一轮的例行督察。这一轮督察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问题大约15万个,并且通过督察报告、专项督察等方式,推动各地解决了2100多个比较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李干杰补充道,从2019年开始,我们准备用四年时间开展第二轮督察,前三年是例行督察,第四年是“回头看”。今年已完成第一轮第一批督察,下半年还有第二批。

至于下一步怎么办?翟青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新一轮的中央环保督察,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切实解决问题;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大力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另外,继续坚持彻底的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史上最严”新环境保护法

1.jpg图为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介绍相关情况。新华网记者 焦鹏 摄

在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那就是1979年颁布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毫无疑问,这些年来中国在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7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龙头的法律法规体系,先后制修订9部生态环境法律和20余部行政法规。”李干杰透露,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累计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15万多个,第二轮第一批督察共交办群众举报问题约1.9万个,有力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引入了按日连续罚款、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公益诉讼等措施,被舆论评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这部“最严”新环保法自2015年实施以来,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实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8.6万件,2014年只有8.3万件,两相比较,增加了124%;罚款总数2018年已经达到152.8亿元,2014年只有31.7亿元,增加的比例是382%。

“一带一路”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对于如何把“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李干杰指出,生态环境部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包括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合作规划》;与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部门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共签订了50多份合作文件,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启动“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平台,同时成立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等重点工作。

“大概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30多家相关的政府机构、企业、智库和国际组织作为成员参与到这个联盟(‘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中间,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李干杰说。

他表示,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对话,包括法规、标准的对接,推动建立禁止、限制、鼓励投资项目清单,与相关方面联合开展项目环境绩效评估等方面做出下一步行动。

如何摆脱“靠天吃饭”

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年3月份,李干杰曾指出,我国的空气质量治理仍然处在一个“靠天吃饭”的阶段。而在此次发布会上,李干杰表示,近几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气质”好不好,PM2.5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大众最为关心的指标之一。2013年是我国向污染宣战“大气十条”实施的第一年,仅六年后的2018年,第一批开展PM2.5监测的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41.7%。

北京的表现尤为突出,下降了43%,尤其是这两三年更加明显,每年都保持了两位数的下降,2017年同比下降了20.5%,2018年同比下降了12.1%,今年依然保持了比较好的势头,1-8月份同比下降14.3%。从数据来看,我国的大气污染治理还是有成效的。

此外,李干杰还指出,过去我国大气层中二氧化硫浓度是比较高的,由二氧化硫引发的酸雨区面积比较大,程度较为严重。而这几年二氧化硫下降幅度非常大,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硫浓度由2013年的3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去年的14微克/立方米,下降了60%。另外,重污染天气影响的范围、发生的频次以及每次发生后的严重程度都明显减轻。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TapTap年入13亿,《出发吧!麦芬》港台爆量,“不卷”的心动要打一场翻身仗
小商品城董事长被子公司起诉:索赔100万加4年薪酬、股票收益
美的置业去年卖了659亿元,管理层称把规模往后放,先活下去
疫苗巨头滑铁卢!康希诺去年营收腰斩、净亏损14.83亿,创近八年之最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