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火爆”背后:已被多国纳入战略储备计划

柳军
2019-08-15 13:42:49
来源: 时代财经
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强调,稀土不仅仅是一种商品,而是国家战略资源的一部分。

稀  土 .jpg

最近稀土很火。

先是在5月20日,经营稀土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家领导人此次赴江西考察调研的第一站。随后在5月22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召开了稀土行业运行情况座谈会,会上介绍重点企业和行业协会关于上半年行业运行情况的汇报,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紧接着,22日A股稀土板块出现涨停潮。

稀土为何突然走红?广东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强调,稀土不仅仅是一种商品,而是国家战略资源的一部分。

中国曾以白菜价卖出

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和钪(Sc)、钇(Y)17种元素的总称。由于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相近,不同稀土元素通常共生,因此,若要稀土元素彼此分离需要非常先进的技术。

由于性质独特,稀土在光、电、瓷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世界,每三项科技创新中,就有一项与稀土有关,因而被称为“工业黄金”。

在工业领域,稀土是荧光、磁性、激光、光纤通信方面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军事上,坦克、飞机、导弹的高科技核心部位都离不开稀土;而在生活中,手机屏幕、电脑、数码相机、LED更是离不开稀土。

据了解,稀土资源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而中国曾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已经探明的中国稀土资源储量接近世界的90%,由于资源丰富,中国的稀土满足了全球大约80%的稀土需求。

不过,中国稀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国际市场时,曾以“白菜价”被低价卖出。由于当时的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加上稀土工业领军人徐光宪教授成功设计出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方法,降低了稀土工业的提取成本,凭借廉价优势,中国稀土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

随后,在成本、技术以及环境问题的影响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曾一度停滞了对本国稀土资源的开采,全部依赖向中国进口,因而中国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稀土供给国,并且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稀土矿产品产量占据世界稀土总量的95%以上。

不过,虽然销量大,但中国稀土缺乏议价能力。据东华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明等人研究,中国稀土价格在2011年之前始终在低位徘徊,而造成稀土价格和价值背离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国家有效管理,导致市场上较多的经营主体低价竞销;另一方面,稀土走私现象严重,例如在2011~2014年,国外海关统计的从中国进口稀土量,比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量分别高出35%、59%和36%,2015年更是高出1.2倍。

这导致的结果是,国内稀土资源被疯狂开采,从而产能过剩,也使得大量稀土资源被低价流失。

周明等人的研究指出,2011年中国稀土矿指令开采指标是9.38万吨,实际产量达13万吨,超采率38.5%;2016年中国稀土行业总产能超20万吨,远远大于每年约12万吨的世界总需求。

而根据美国地调局调研,截止2015年,全球稀土矿石储量为1.3亿吨,储量前三的国家为中国42.31%,巴西16.92%,澳大利亚2.46%。

这意味着,中国稀土资源从全球储量的90%已经降低至40%,若长期如此,将面临稀土资源安全的挑战。

上升到多国战略的高度

其实,中国自1998年开始便实施稀土产品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并把稀土原料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在政策的严格管控下,稀土行业逐渐形成了由工信部主管生产总量指标,由国土资源部主管采矿指标,由商务部主管出口配额的机制。

由于受到出口配额制度的影响,中国稀土的出口量也逐渐降低。周明等人指出,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由2001年的6万吨逐步下降到2012年的1.63万吨,年均下降11.19%,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与2001年出口量相比大幅下滑。

而随着中国稀土出口配额逐年递减,稀土价格快速攀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应对稀土变局,开始加大本国内稀土矿的开采力度,并且将稀土资源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例如,美国能源部在2008年将稀土材料列为“关键材料战略”,紧接着在2010年,美国宣布芒廷帕斯矿恢复开采;日本则一方面通过与蒙古、越南等国家加强稀土资源的开发合作,另一方面于2007年提出“元素战略计划”、“稀有金属替代材料计划”等,在稀土资源储备、技术进步、资源获取、替代材料寻求等方面持续采取措施。

此外,2010年,欧盟宣布实施稀土战略储备计划;澳大利亚宣布莱纳公司在2011年投产,年生产能力为1.1万吨。

毫无疑问,稀土材料已经成为各大经济体争相争夺的制高点。

不过,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稀土资源的供给,更多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海外特别是美国的稀土产业链并不完备,存在重开采而轻提炼的情况。

而相比之下,根据专注稀土产业的ThREE资料显示,自2011年以来,中国在稀土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的总额,从2011年至2018年,中国稀土专利申请增加了250%。以稀土分离冶炼能力来说,中国绝对是世界先进水平。

上述研报认为,美国稀土产业也能依赖自身资源储量慢慢恢复,但在目前的时点看,恢复整个产业链并完全满足美国自身的需求,所需要的时间并不短。

据《稀土信息》杂志报道,在2014年至2017年间,美国稀土金属和化合物进口来源中,中国占80%,爱沙尼亚、法国及日本分别占6%、3%和3%。然而,实际上,从爱沙尼亚、法国和日本进口的稀土金属以及化合物,也源自中国。

可以看出,直到近几年,中国仍然是美国稀土的最主要来源。

为制造业提供支撑

对中国而言,稀土资源也早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根据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将按照国家储备与企业(商业)储备、实物储备和资源(地)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稀土战略储备。

当时提出的目标是,支持大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

而在2015年,工信部进一步提出,在2015年年底前实现中国六大稀土集团整合全国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实现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重组。

目前,上述行业整合的政策目标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中国稀土的产业集中度已有大幅度提升。具体来看,在2015年的整合中,北方稀土、中国五矿、厦门钨业等六大稀土集团整合了全国23家稀土矿山中的22家、59家冶炼分离企业中的54家。六大集团主导稀土生产的格局已经基本成形。

既然行业调整已经完成,外界关注的是,为何在当前环境下稀土资源又受到政策青睐。

太平洋证券研报指出,一方面,政策在摸底稀土下游在外部环境不明朗的条件下是否能对冲出口需求,保障产业链平稳运行;另一方面,高端稀土材料应用关系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在美国限制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背景下,鼓励国内企业自力更生。

出于上述分析,该研报指出,后期不排除持续出台稀土产业扶持政策,特别是严控黑稀土流通,并大力发展下游磁材等相关应用产业,降低稀土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并为制造业转型提供支撑。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是业界一个普遍的说法。在彭澎看来,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能形成一种战略力量,关键是有特殊资源战略,因此,当前环境下中国要有稀土战略,不能仅仅把稀土当成一种商品。

“现在国外的储藏量也有新的发现,但是我们的开采量大,提炼水平高,稀土战略应该看得更远一些。”彭澎认为,无论是实施配额制还是控制产量,都会影响价格和出口。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净利润破百亿的长安汽车,想以降本来突破盈利瓶颈
新股第一研报|出门问问:AIGC第一股,AI领域市占率仅0.3%
京东安联财险股权更迭:安联保险拟转让53%股权给子公司,京东持股上升
北京半马调查结果公布,特步就报名失误道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