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弓没有回头箭

2013-11-14 01:25:54
来源: 时代周报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得已而改革的时刻,否则将深陷泥潭,不能自拔。譬如,我们必须改变发展的方式与经济的结构,譬如对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探索,譬如对IPO重启的审慎等。这意味着,中国经济领域的全方位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已没有退路,必须破釜沉舟。

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而经过5年韬光养晦,中国金融市场曙光初现,《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则预示着国内的金融行业全面从“泛资管”进入“大资管”时代。

诚然,回顾历史,20年来的“金融改革”更多地就是围绕着“资管”概念而展开。因为经济增长、各阶层的财富积累,市场急需更丰富、多元化的资产管理渠道。所以“大资管”的诞生并非出于偶然,2012年下半年,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松绑”,导致整个资管领域正处于新一轮业务创新的浪潮之中。

不过,之所以在“资管”前面加一个“大”字,是因为各金融机构原有资管业务外延不停地得到延伸。例如,2012年5月召开的券商创新大会,监管层从11个方面出台措施支持行业创新。紧接着,6月,保险投资改革创新大会召开,13项新政推动保险行业全面进军资管领域。短短两个月后,证监会发布《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期货公司也将参与到资管行业中。

刚进入2013年,监管层就先后核准了交易型货币基金、国债ETF,公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基金业务暂行规定》等。去年底,证监会重修《基金法》,该法在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首次将私募纳入监管范畴。

国内一位银行高层人士向时代周报表示:“国内监管层对金融界管制的放松、推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金融产品的创新速度将随之加快,资产管理业务的边界也将得到更广的拓展,各类金融业务差异越来越小,界限越来越模糊。”

其实,中国金融行业从封闭走向全面开放与整合,资源将得到更有效的分配与利用。显而易见的是,在这过程中处于改革深水区的各类金融机构将迎来大量的挑战与机遇。

我们看到最直观的影响是,金融机构的投资范围不断扩大、门槛不断降低,必将打破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证投基金管理公司、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之间的竞争壁垒,使资产管理行业进入竞争更加激烈、更具创新性的混业经营时代。

金融混业的加速将催生真正意义的资管业务。比如,今天打破的是公私募界限,但明天打通的可能就是券商、基金、银行等多个领域的界线。各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在同一层面上开展竞争,那就是所谓的“大资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启资管大门之时,也是IPO冰封之际,一方面是政策的审慎,另一方面市场呼吁开闸之声日隆。

既然金融全行业的一只脚已经跨入大资管时代,那么IPO重启似乎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肖钢8月1日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阐述“从审核审批向监管执法转型”,这被认为是证监会改革转型的关键。新一轮改革能否在IPO重启后让“三高”(高发行价、高超募资金、高比例业绩变脸)问题得到解决,使A股走向良性轨道?在大资管的“宽松”年代,整个金融行业迎来的将是野蛮生长还是稳健发展?

(潘奋图)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盒马创始人侯毅意难平:十年老兵,梦醒新零售
从500亿缩水到9.2亿,新华基金专户捅了多深的窟窿?
洞察市场趋势、引领产品创新,2024年广州抗衰大会收官
招商蛇口“绿萝行动”升级启动,探索可持续发展企业样本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