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名派背后的旅游开发热

2013-08-08 01:17:06
来源: 时代周报

特约记者 崔烜 实习生 李清洲 发自新疆特克斯

“你好,刘总,好久不见,最近在忙什么?”在喀拉峻草原,武当玄武派内家拳宗十四代掌门人游玄德向青城派三十六代掌门刘绥滨寒暄道。留着三尺髯须的刘绥滨放下手上的iPhone手机,抬起头来笑面相迎。

刘绥滨是一个“微博控”,也会向见面的每个人要微信号,而看到别的掌门精彩表演时,他更会像“围观党”一样拿起手机连忙拍照。   

这完全无法让人将其与金庸小说中青城派掌门人余沧海的形象联系起来。

与刘绥滨同龄的游玄德显然不爱玩手机,他喜欢谈论和谐社会,谈论中国梦。

刘绥滨则喜欢强调,青城派的一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青城的太极运动

刘绥滨现为青城山上清宫青城武术馆总馆馆长,旗下还有养生会所、养生馆。刘自称弟子数万人,光国外弟子就有五千。

刘绥滨上世纪90年代拜余国雄为师,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医院的麻醉师,但对武术的痴迷让他放弃了公家的职业,开办了自己的武馆。然而武馆却让刘绥滨亏了十年,无奈之下,他多次求援。

“我以前的同事还有政府的人都不理解,说不是武术队的队员,也不是体育学院的学生,就一个麻醉师,搞什么武术啊?”刘绥滨回忆说,后来援助他的基本都是企业老板,另外国外的弟子对他帮助也很大。

直到2005年,刘绥滨开始稍有名气,他以劈空拳的绝技开始在电视上频频亮相,但也只是勉强维持生计。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绥滨向青城小学的孩子们教授太极拳,结果很快他们的综合考评都突飞猛进。

“当时这事情传出去以后整个都江堰都在谈论,说练太极不仅不耽误功课,反而让孩子们学习功课,不久政府就找上来了。”刘绥滨回忆说,“政府方面说看到打太极的好处,希望能发动全市的老百姓打太极,他们从单位里组织了500人跟我学太极,学会之后就下去建辅导站,给老百姓教,最后是号称10万人打太极。”

最后成都市也参与进来了,说要打造成都为太极之城。

原来只是作为峨眉派分支存在的青城派,因为打太极的运动成了锋头直逼少林武当的大门派。

“很多上青城山的人都会过来我们这参观,说想学点功夫,因为都知道我们青城派。当然,如果青城山不是历史名山,不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青城派也很难有这么多人关注。”刘绥滨说。

两个崆峒派

与刘绥滨坐拥青城山相比,崆峒派十一代掌门白义海的境遇只能以“漂泊”形容。

白义海1995年拜燕飞霞为师,其后在甘肃平凉当地开设武馆,推广崆峒武术。但由于学业压力,来拜师的学生日渐稀少,最后只能将武馆关闭了。

“在平凉,的确有很深厚的武术渊源,但实在是太偏远太穷了,所谓穷文富武,肚子都顾不上,就不可能会有多少人有心研习武艺。”白义海说。

无奈之下,白义海南下广东东莞,在一所民办学校中谋得教职,最后凭努力成为特聘教师,担任武术总监。

2005年,燕飞霞去世,将掌门大印传给白义海。争端由此展开。

“我想矛盾应该是从师父回来传艺的那时候开始的,当时平凉市政府拨出了几百万元,说想让师父在崆峒山上建武馆传艺。但师父拒绝了,他觉得过来学艺的弟子还得买上山的门票,还要花那么长时间上山下山,十分不便。他希望在市里建,但政府想推广旅游,坚持在山上建,就没谈成。可能就是那时候埋下矛盾的种子了。”白义海回忆。

2000年前后,燕飞霞的日本弟子甲斐睦子也多次回平凉传艺。

最终成立的武校名为崆峒文武学校,由政府出资2300万,自称甲斐睦子弟子的王镖担任校长。

“王镖找了一个叫陈虎的人说是崆峒派十一代掌门人,只有二十多岁,是我徒弟的一个前同事,他们不懂崆峒武术,还给电视台展示什么崆峒七伤拳,实际上崆峒就没有这个武功,纯粹就是小说里的东西。”白义海激动地说,“更可笑的是当地政府只承认这个学校,还堂而皇之地承认他掌门的地位,我就只好在香港成立了一个中华崆峒武道联盟。”

但气愤之余,白义海仍对这几年的进展感到满意。“我们这些年在外推广崆峒的武术,知道的人也越来越多,去崆峒山看的人也多起来了,间接的也是对老家有所帮助了。”白义海说。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小商品城董事长被子公司起诉:索赔100万加4年薪酬、股票收益
美的置业去年卖了659亿元,管理层称把规模往后放,先活下去
疫苗巨头滑铁卢!康希诺去年营收腰斩、净亏损14.83亿,创近八年之最
日赚超8000万!价格战下比亚迪汽车毛利率不降反增,掌握10万-20万级市场定价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