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技术层面乏空间,改革须动大手术

2013-06-20 03:46:02
来源: 时代周报

尽管今年上半年完整的经济数据仍未发布,但是,今年一季度以及4月和5月的经济数据已然表明,我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状况很不乐观。

对比去年底,在政府临近换届、欧美初步告别债务危机之下,我国从地方政府到民间均信心满怀,地方政府纷纷酝酿并推出新一轮投资计划,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则短短3个月狂升逾20%,甚至连持续处于政策高压之下的房地产亦再显盎然生机。理想与今天现实巨大的反差,反射到宏观经济层面,即为“非预期性回落”。其实,所谓非预期性回落,不过是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显现和爆发。而要扭转当下已呈结构性的经济低迷,则不妨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上汲取经验。上世纪90年代末,面对由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低迷,其时我国通过国企改革、住房改革、医疗和教育改革在内的存量改革,并辅之以银行业改革和货币政策宽松,最终将我国经济重新拉回到快车道,而在2008年次贷危机和2009年末欧债危机引发的经济低迷,此时我国存量改革的空间已明显收窄,而仅能依赖货币政策宽松和财税政策倾斜并举的大规模投资刺激。事实证明,后一阶段缺乏改革(尽管以技术层面改革为主)支撑的经济低迷应对,其结果是不甚理想的,我国经济仅在2010年昙花一现之后,旋即就进入持续低迷状态。

那么,在今天,在技术层面改革空间已不大(当然部分仍有优化的必要)之下,在2009年过度刺激所引起的后患至今仍未消除之下,我们还能持续这种透支式的经济刺激拉动吗?据日前业内专家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所形成的共识,主要缘于两大因素:其一,新一届政府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已显著提高;其二,目前低迷的经济局面,更需要新一轮体制改革来扭转颓势。

应该承认,自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面对持续低迷的经济现状,其整体认识是冷静的,局部措施亦是到位的。这种冷静体现在,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刺激冲动,持续坚守偏中性的货币政策,明确表态提高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到位的局部措施则包括,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加速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该说,本届政府已经跳出技术层面改革的框框,并明确摒弃透支式的投资刺激思维,且在对上述技术层面改革优化的基础上,已然启动了一些涉及体制层面的局部改革。

但是,客观而论,这些局部改革虽然方向性到位,但是仍不全面,实践效果亦给力不多。比如,深化行政职能改革,不仅需要大部制改革和减少行政审批,更需要更为透明且更具可操作性的《预算法》以及民间第三方机构的广泛参与作保障;再如,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结构性落差之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度破题,显然需要户籍制度改革作为前提条件;此外,包括房地产调控、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技术层面改革,在住房信息不联网、官员财产不公开之下,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权力寻租所导致的政策扭曲。

必须警醒的是,在我国人口红利已不再、此前改革红利已用尽、外需弱化更已显著之当下,医治当下经济之病,仅用经济之药已远远不够,而是要用外科手术进行根治,激发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仅凭局部体制层面的小修小补亦无济于事,而是必须系统推出、并深化执行新一轮体制改革——这其中,核心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职能改革以及制度性反腐等。

该破不破,发展难立。良药已无多,须动大手术。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这届年轻人对存钱“上头”:一边“抢”大额存单,一边砸钱囤黄金
“人工智能+”让优质教育触手可及 作业帮携最新成果亮相中国教育装备展
A股春风送暖 公募积极分红 工银瑞信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