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果:龙应台的度量

2013-01-24 01:09:57
来源: 时代周报

丁果
 
台海两岸有两个作家做“文化部长”,一个是王蒙,一个是龙应台。当年王蒙来温哥华的时候,我陪他和夫人吃饭游玩,问他当部长的体会,他回答得很爽快:部长做得问心无愧,但反省自己的个性,还是不适合当部长。

同样,龙应台去年夏天来温哥华,是她当“部长”后首次抵达北美。我在与她吃饭的时候问,“部长”当得如何?她说,酸甜苦辣,一言难尽。龙应台目前是大陆香港知名的台湾文化人,在香港担任客座教授,在《南方周末》开过专栏,在北大做过演讲。

龙应台是我素来尊敬的作家,不但因为她具有大中国情怀,还因为她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公共知识分子—从她的《野火集》开始,一贯如此。但最让我钦佩的是,还是龙应台的雅量。记得两年前,她来温哥华宣传那本有名的《大江大海》新著,我们第一次见面。她相当客气地告诉我,读了不少我的文章,不过一直以为我居住在美国。寒暄过后,我提出很尖锐的问题,挑战她书中的主题,龙应台不但没有不悦,反而坦诚回答。这之后,我看到她在北大跟易中天教授进行的演说,我在香港撰文商榷,对她的演说批评得很厉害,文章在海峡两岸和海外华文世界广传,引起众多议论。我以为,她一定会生气。

谁知,她一点也没有生气。

这次她来温哥华,从机场出来,到市中心酒店登记入住后,即刻赶到记者会现场。一进场,就说很高兴再度来温哥华,可以见到很多老朋友。接着就问:丁果来了没有?我们电视台的记者回来转述说,她很迫切想见你这个老朋友呢。我听了很感动。但是,在她演讲前,我还是在温哥华的《世界日报》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呼吁读者要“挑剔”龙应台。文章的题目是“两个龙应台”,其中有这样的段落:

我们依然记得龙应台上次在温哥华的演讲盛况,这次,龙应台还是在老地方演讲,盛况可以预期。不过,我在此要对朋友们说,一样的龙应台演讲,我们应该用两种心态和眼光来听演讲,原因无他,因为龙应台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前次演讲,她来推介自己的新书,她的身份是一个自由作家;这次演讲,她是台湾的“文化部长”,来推介马英九的文化愿景。

对于前者,大可以用崇拜的眼光,一睹明星的心态来听演讲,对于后者,必须要有质疑检验的眼光,甚至挑剔的心态来听。对于作家龙应台,可以无条件喜欢,对于“部长”龙应台,应该多问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用作家龙应台写《野火集》的眼光,来检验“部长”龙应台的言行。

龙应台当然看到了这篇文章。演讲后,她走下台,我们握手寒暄,携手而谈,宛如交往多年的老友,没有任何芥蒂。之后,龙应台与温哥华的一些作家朋友私下聚餐,我也应邀出席,我们在饭桌上开怀畅谈。

我问龙应台,她这个“部长”能做几年?她笑笑说,预测是你的事情。对龙应台的仕途,我不想算命,但就像我曾对王蒙说的,你下台是读者的福气,因为可以继续写作。我十分清楚,若龙应台哪天挂冠而去,龙迷们一定开心。龙应台透露,作为“部长”的她,现在的创作是零。我问她,“部长”工作是否辛苦?她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假日,她为了“文化部”预算加班,结果搞到半夜。在假日,“部长”是没有专车接送的,她就步行回官邸。朦胧的雨中,一走三个小时。她开玩笑说,那天午夜,谁也不会想到,在台北街头踟躇而行的一个女人,就是龙应台!

我告诉她,我儿子刚刚去美国伯克莱大学读书,送他走的时候,他头也没回。龙应台笑着但也有点落寞地回应,哈,你现在还可以送他,以后恐怕看到他的背影都很难了。我知道,这个话题触发了龙应台的母亲情怀,儿子大了,自然远走高飞,母亲的失落感,难以言喻。

一餐饭,吃了近两个小时。“部长”的影子消失了,作家的龙应台,朋友的龙应台,聪慧,热情,机敏,大度,这一切特性,又回到了她的身上。

作者系北美资深媒体人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股价涨幅第一!中信银行年内涨近50%,超10家上市银行获大手笔增持
机器人、机器狗、重卡?李彦宏携AI神器及5000万大奖亮相开发者大会
港股IPO|挚达科技增收不增利,傍上比亚迪仍难解盈利困局
股价异动观察丨股价“抢跑”?天承科技业绩披露前夕股价爆拉12.58%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