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加持 资本掘金大健康

2019-09-30 10:14:31
来源: 时代周报
我国鼓励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政策频频出台,产业端和市场端洗牌加剧,而在大健康领域的投资持续火热,融资规模在所有行业中始终名列前茅。

2015年12月10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

时代周报记者 戚展宁 

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幻,资本风口如何生灭,吃药看病是人类永恒的需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国民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健康问题愈发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头号议题。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20年,中国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8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16万亿元。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健康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时代。

所谓大健康行业,是医疗产业、养老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和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的统称。以《纲要》出台为开端,鼓励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政策频频出台,产业端和市场端洗牌加剧,而在大健康领域的投资持续火热,融资规模在所有行业中始终名列前茅。

巨大的市场空间也引来其他行业的龙头企业纷纷跨界布局。9月17日,投资管理机构合伙人陈靖(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健康行业庞大的市场体量,以及能轻易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的属性,使得地产、互联网等行业的巨头也试图从大健康市场分一杯羹。

政策密集加持

《纲要》提出,到2030年中国要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健康产业方面,到2030年要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另外,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均被写进《纲要》,民营医院、养老康复产业、创新医药研发企业、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更多大健康行业的利好政策接踵而至,“健康中国”的规划从蓝图一步步走向现实。

2017年是政策出台最密集的一年,全年各部委发布的医药政策文件超过400份。2017年10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实施意见》,被业内视为医药创新进入黄金时代的里程碑。该文件提出了临床试验、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评审方面的改革,明确鼓励医药产业创新,创新药研发的活力被迅速激发。

仿制药同样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系列文件,开启了新一轮一致性评价,仿制药行业重新洗牌。2018年4月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则明确提出促进仿制药替代使用,将与原研药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仿制药纳入与原研药可相互替代药品目录。

时间进入2019年,医药行业又因带量采购的落地迎来新的变局。

2019年1月,带量采购在全国11个城市试点,9月宣布扩面至全国。在降低药品价格的同时,带量采购又为药企带来规模效应,众多品种迅速实现放量。

除了医药、医疗器械以外,健康养老产业也正在成为新的风向。随着人口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迁,养老从“靠政府”向“靠个人”大步迈进,实际需求逐渐释放,市场空间也迅速放开。

9月17日,医药投资机构人士方兴(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医疗健康行业受政策管控的影响很大,近两年国家层面也在对医疗健康行业重新洗牌。按照政策导向,疫苗行业的整合会成为未来的方向,近似的血液制品、生物制品行业将有形成巨头的机会。鼓励创新也是一个重大的方向,真正做创新、有技术壁垒的企业,估值会逐步体现。另外,国家在精准医疗方面相当重视,涉及精确诊断的企业,包括体内和体外诊断都很有价值。

各路资本抢食

政策推动下,2018年以来,即使面临资本寒冬,大健康产业仍然是资本竞逐的最主要领域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上半年大健康行业的融资事件超过270起,融资总额接近300亿元,超过500家VC/PE参投,IDG资本、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德同资本、红衫中国、华盖资本、幂方资本、中金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身影频现。

不过,270起这一数据仍比2018年同期的400多起少了35%,融资总额与去年的600多亿元相比下滑也超过一半。

方兴认为,今年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融资数量减少不是恶性的缩水,而是回归理性的表现。

“在去年投资行业过热的状态下,专业投资人很苦恼,因为懂行的投资人往往比不过对医药行业一窍不通但乐于砸钱的土豪,社会资本没有太多分辨标的好坏和质地的能力。”方兴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但今年以来国家政策收紧,对投资平台做了很多限制,资金流入需要符合更多条件,所以虽然投融资变少,但还是能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

资本热情也与大健康行业朝气密不可分,但投资要面对的风险依然不小。陈靖认为,大健康一直是投资热点之一,但医疗健康行业的特殊性,导致涉及医疗、医药、医疗器械的产业都存在监管严格、门槛高、周期长等风险点。

事实上,不少房地产、互联网、制造业等行业巨头都纷纷跨界涉足大健康产业,至今产业布局已臻成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0家房企进入大健康产业,2016年以来投资布局的就达到13家,投资的细分领域包括养老、医疗服务、生物医药、互联网医疗等。

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则发挥技术优势,从2015年开始布局互联网医疗,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百度的医疗业务已经自成体系。另外,美的、海尔,甚至富士康,都各自开拓医疗业务,或与本来业务结合,或大步跨界投资。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