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进场 大健康成投资热土

2019-01-02 00:20:11
来源: 时代周报
动脉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医疗健康领域的融资总额达659亿元,已超过2017年全年525亿元的融资总额。

时代周报记者 章遇 发自深圳

2018年年初,港交所抛出橄榄枝,对生物科技企业大开上市之门,平安好医生、歌礼制药、信达生物等相继登陆港股;紧接着,药明康德50天闪电过会,迈瑞医疗回归A股等,一个个上市捷报频频传来,资本对医疗健康产业的热情被推至高潮。

而行至下半年,医疗健康板块高潮的热情逐渐降温。一方面,赴港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相继破发;另一方面,受长生生物疫苗造假案、“4+7”带量采购试点等事件的影响,整个医药板块承压下跌。

IPO狂欢盛宴

创新生物科技企业无疑是2018年资本市场上最亮眼的主角。

2018年5月4日,作为中国平安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平安好医生率先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全球AI医疗科技第一股,全球发售募得资金净额约85.64亿元。当日,其以57.3港元/股价格开盘,总市值一度超过600亿港元。

8月1日,吴敬梓满脸笑容地站在香港交易所的大屏幕前,重重敲下歌礼制药上市的锣声。这是歌礼制药的高光时刻,也是像它一样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们的高光时刻。生物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的大潮就此掀起。

这得益于港交所年初所推出的一项前所未有的制度改革: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港交所大开上市之门,打响了争夺生物科技公司的第一枪。对于这些正处于“烧钱”阶段的研发型公司而言,纳斯达克不再是上市的唯一可选。

港交所新政正式实施后的7天,歌礼制药就率先提交了上市申请,最终成为首家在港股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首发成功募资31.38亿港元。

紧随其后的是另一家本土创新医药企业百济神州。在此之前,其已于2016年完成在纳斯达克上市。2018年8月8日,百济神州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首家“美股+港股”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募资高达70.85亿港元。

除此之外,叩开港交所大门的还有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包括首家实现“新三板+H股”的君实生物。自上市规则修改后,登陆港股的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已有5家,募资总额共计达173.63亿港元。

截至2018年12月28日,港交所的排队上市名单中还有康希诺生物、盟科医药、基石药业、迈博药业、复宏汉霖等8家生物医药企业。此外,亚盛医药、天士力生物、嘉和生物等多家本土生物医药企业正在筹备赴港上市。

就在港交所抛出橄榄枝时,内地A股市场亦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姿态向新经济企业敞开大门。

从美股私有化到“一拆三”回归国内股市,本土CR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龙头药明康德无疑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2018年3月底,药明康德的IPO申请顺利过会,距其报送招股书仅用了50余天。到12月份,药明康德又马不停蹄地完成了港股上市。

无独有偶。同样的美股私有化回来的迈瑞医疗亦在2018年顺利完成了A股IPO。作为本土医疗器械行业龙头,市场对其给予了极高的估值回应。

迈瑞医疗首发募资总额达57.5亿元,尽管较原计划有所缩水,但依然成为了创业板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IPO。上市后股价亦一路上行,截至2018年12月28日,迈瑞医疗总市值高达1328亿元。

黄金赛道冰火两重天

一级市场上,生物医药领域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正成为各方资本狩猎的对象。

这一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及监管政策不断收紧的影响,整个资本市场进入了寒冬期。尽管投资机构遇到了募资难题,募集资金大幅度减少,但从一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来看,2018年医疗健康创投市场仍然在逆势而上。

动脉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医疗健康领域的融资总额达659亿元,已超过2017年全年525亿元的融资总额。

“移动互联网赛道的创业黄金期已经过去了,但医疗健康领域几乎每隔一两周,还会见到大额融资的消息。”一位投行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经济下行期,较为稳健的生物医药板块还是很多投资机构重点关注的领域。只不过从投资阶段来看,在本身募资有限的情况下,更多机构愿意把钱投给有造血能力的后期企业。

从动脉网的统计数据来看,医疗健康行业的融资总额在逐年攀升,从2014年的163.6亿元大幅上升至659亿元,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1.7%。即便是资本寒冬来临,医疗健康赛道的投融资数据并未出现大幅降低。

事实上,过去一年,医疗健康创投市场不乏大额融资的案例。

年内最大的一笔融资来自微医集团。2018年5月9日,微医集团宣布完成5亿美元Pre-IPO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友邦保险、新创建集团等。作为国内最大的健康科技平台,微医的估值飙升至55亿美元。

同月,基石药业和腾盛博药亦先后宣布完成融资,金额均达2.6亿美元。而复星医药旗下的单抗研发平台复宏汉霖在年内进行了两轮融资,合计金额达3.47亿美元,投后估值亦升至200亿元。

除此之外,拜博口腔医疗集团、美中嘉和、天境生物、药明明码等企业均在年内获得超过2亿美元的融资。

与一级市场的火热相比,二级市场的医药板块则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歌礼制药在上市首日盘中即遭遇破发,此后股价一路下行。截至2018年12月28日,歌礼制药的市值报收65亿港元,较上市时的最高点缩水了61%。同期在港交所上市的平安好医生、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亦均未逃过破发的命运。

“如果一只新股发行时市场对它的预期普遍比较乐观,新股定价自然会比较高。上市后一旦大市下跌或者市场对它的预期变得比较悲观,它的价格就会下降,于是出现破发现象。”对于内地创新生物药企的接连破发,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日前发文表示。

为什么某些新股上市时会出现定价偏高的情况?李小加认可,有可能是因当时市场情绪比较亢奋,也可能由于早期的私募投资者给出的估值较高,或者当时市场上新经济公司新股供应较少造成的,还有可能是投行和发行人对市场判断出现偏差等等。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较晚登陆港股的信达生物和君实生物,发行定价时较之前的三家更为“实惠”。而这两家企业股价在港股市场上表现较稳定,逃脱了破发。

A股市场方面,生物医药板块亦遭遇了整体下挫。截至2018年12月27日,中证医药指数为7658.44点,相比年内最高点跌去了40%;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上市药企仅剩恒瑞医药和迈瑞医疗,75家公司市值已不足30亿元。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