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跨境医生

2019-07-16 02:58:29
来源: 时代周报
7月5日,随着《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的印发,大湾区内跨境医疗合作正在积极推进,越来越多的跨境医生成为了其中的主角。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广州、佛山

每天早上7时,一辆跨境大巴从香港岛薄扶林的玛丽医院出发,目的地是50公里外深圳湾红树林旁的港大深圳医院。车上坐着几十位香港大学派驻港大深圳医院的医生。2012年7月1日,香港大学和深圳市政府合作运营的港大深圳医院正式开业,自那以后,如此往返两地已经成为这些跨境医生的工作常态。

尽管从香港薄扶林到深圳湾红树林的车程只有一个小时左右,但是两地的医疗体制和医疗习惯却不同。7月5日,随着《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的印发,大湾区内跨境医疗合作正在积极推进,越来越多的跨境医生成为了其中的主角。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支持推动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便利港澳医师注册执业。

根据广东省卫健委提供给媒体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获得内地医师资格的港澳医师在广东执业登记人数为258人;截至2018年12月31日,香港医师在广东短期行医人数为74人,澳门医师在粤短期行医人数为11人。

“粤港澳三地的医疗合作空间十分巨大。”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港澳医务人员跨境到珠三角执业,不仅能够发挥港澳医疗在技术与管理理念的优势,满足更多珠三角对于高端医疗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三地之间医疗工作者群体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研究样本成为吸引力

目前,港澳居民在内地获得行医资格有两种方式:一是获取内地医师资格,二是短期行医。内地医师资格可通过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或资格认定获得,获得后的港澳医师与内地医师享同等待遇,可直接执业也可开设个人诊所。短期行医则需要递交相关的资料进行审核,且行医许可时间只有三年。

“对于香港医生来说,去珠三角执业一大吸引力就是能够接触到基数众多的研究病例,” 曾在珠三角短期工作过的香港某公立医院医生赖姗姗(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对于医生和医疗研究来说,能够接触充足的病例也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一部分。有一些罕见病,可能全香港都没有几个病例,开展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

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却能够为医学研究提供数量庞大的研究样本。例如,从2018年11月开始,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就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的陈基湘教授一起合作,基于佛山地区人群肠道菌群研究开展学术研讨,并在未来5—6年时间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寻找10万个孕妇和婴儿开展肠道菌群的研究。

“人的肠道有数亿的菌群,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组成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包括身体发育、哮喘肥胖等病症甚至思想行为等。”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介绍,该计划会从不同阶段的样本中搜集肠道菌群情况、生命样本、生活环境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预测未来人体会在哪方面存在风险而进行比如植入健康菌群改善组成的干预,减少未来发病的可能。

“我们已经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系团队合作,联合开展基于佛山地区人群肠道菌群分布特点的精准化防诊治转化医学研究。”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国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伦理审查、流程梳理、志愿者招募、问卷调查、样本存储等,建立起佛山地区健康和部分病种人群肠道微生物样本库,下一步将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国强表示,计划通过此合作项目的开展,以点带面,推动一系列科研合作。“大概用半年时间建立团队开始研究,一年后会有初步的阶段性的成果,预计三年后能收集大概3.5万例的数据。”陈国强表示。

十年“点状”发展

粤港澳间的跨境医疗合作,起源于2010年。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合作框架下,原卫生部于2010年12月发布《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地短期执业管理暂行规定》,并于2012年12月联合商务部印发《关于香港和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医疗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内地以独资形式,或与内地的医疗机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以合资合作形式设置医疗机构。

“2010年以后,陆续有一些香港的医生前来咨询内地开诊事宜,但这些医生大多都是抱着咨询和了解的心态,真正落地的诊所寥寥无几。”珠三角某地级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由于港澳的医疗体系和国内差别较大,因此在前期大多以私人诊所的形式存在。

在深圳设置的首家港资独资眼科医院—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2013年3月开业,是内地第一家境外独资医疗机构,目前仍在良性运营。

根据广东省卫健委的数据,截至2017年12月31日,港澳服务提供者在广东省申办的医疗机构共46家,其中独资44家,合资2家;医院3家,诊所6家,医学检验所1家,门诊部36家;港资41家,澳资5家,基本分布在珠三角城市。

“尽管珠三角的确有不少港澳背景的医疗机构,但相当一部分只是挂着三两个港澳背景的职业医生,更多还是聘用国内的医生。”一名了解国内私立诊所的不具名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诊所的港资背景,更多是被用作招揽生意的“活招牌”。

“过去的跨境医疗合作,更多是一个个离散的点状分布。”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种“点状”分布的跨境医疗服务,难以发挥跨境医疗促进沟通交流、拉动区域内医疗质量提升的作用。

提高医生的积极性

尽管政府和医疗机构对于推动跨境医疗十分积极,但目前港澳医生跨境执业的积极性仍然不高。

“在港大深圳医院最初成立的时候,许多香港医生也感受到‘水土不服’。”林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港大深圳医院在是否“打点滴”等诊疗习惯以及如何构建合理薪酬系统上也走过不少弯路。

“香港医生的薪酬体系和国内医生的薪酬体系并不一样。在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主要是有政府的补贴负担,门诊病人只需要付100港元就能够看病和做检查。但在私立医院,医生的收入主要靠病人的诊金支撑。”赖姗姗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是有名的私立专科医生,看一次门诊的价格可以达到数千港元。

相比之下,在国内的公立医院中,除开港大深圳医院的100元普通门诊诊金以外,其余普通门诊诊金均低于50元,粤港澳大湾区内除港大深圳医院以外最高的是深圳市人民医院,普通门诊诊金仅为17元。只有在部分的高端私人诊所,诊疗费用才达到香港私立医院的水准。

上述了解国内私人诊所的消息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愿意付数千元看病的国内患者数量有限,而且这部分患者所需要的医疗水平也并非一般港澳职业医生所能胜任。加上本身香港医疗资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单就经济利益而言,跨境执业对于大多数港澳医师而言不过是“鸡肋”而已。

加上内地办医的审批政策与港澳差异较大,手续相对繁琐:港澳医生在内地开诊所,除本人必须要取得行医资格外,所在医疗机构需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还需向商务、工商、税务等部门申请办理各种许可,手续比港澳较为繁琐。而且内地办医的标准要求较高,开业成本较高。相比之下,港澳医师和企业在本土办医疗机构,没有最低标准的限制,可按照自己的选址面积大小和其他资源情况自行决定机构的规模大小,而在内地设置医疗机构必须要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短期行医的许可限制也比较多。2019年,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在递交给广东省人大的汇报中提及了短期行医的三个问题,一是符合条件并已获得内地短期行医许可的放射、产前诊断、器官移植等特殊岗位医疗技术人员,需办理额外的培训合格证等“上岗证”后方可执业;二是香港医师在内地执业只允许注册一个专业,与国际通行做法不符;三是香港医师短期行医许可时间只有三年。此外,国家尚未出台政策支持除符合条件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外的8类医疗技术人员(包括持外国专业资格证书的港澳人员、持港澳专业资格证书的外籍人员等)内地短期行医。

同时,越来越多的大湾区城市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为此做出努力。目前深圳为港澳独资在深开办医疗机构设置了专门的办理窗口,承诺办理时限为15个工作日。而在放宽医师职业资格互认方面,消息人士亦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已经排上议事日程。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