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洲河套地区的下一步:创造5万个就业机会

2019-05-28 03:54:04
来源: 时代周报
去年深圳政协经过半年调研发现,河套地区面临四大核心挑战,其中包括科研要素跨境便利流动尚存障碍等。

时代周报记者 潘展虹 发自广州

落马洲河套地区再度被寄予厚望。“这一平方公里的目标是,希望一年能贡献500多亿港元GDP,创造5万个就业机会。” 5月20日,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在“粤港澳媒体湾区行”接受采访时,道出了港府对此寄予的期盼。

其所指一平方公里是香港一侧的落马洲河套A区。曾因争议搁置廿载的落马洲河套地区在去年迈出实质性步伐。深港双方明确在河套A区发展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将河套C区打造为深方科创园区,共同构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粤港两地政经界人士均对落马洲河套地区寄予高度期望。“其对香港、深圳可起杠杆作用,激活深港要素资源,共同打造‘国际高科技创新中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认为,这将成为真正意义上两制优势叠加的跨境合作区。

定位明晰变化提速

邓小昆是落马洲河套地区深港科创合作的见证者。他是粤港澳创新创业工场(福田)负责人,由于工场就在河套地区C区,能容纳23个团队入驻的场地长期处于满驻状态。

“排队申请入驻团队很多。我们要求有核心科技的,与目前河套地区对科技创新要求契合的团队,经筛选后再安排入驻。” 邓小昆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工场成立一年以来,帮助团队共计获得一亿多元融资,其中已有两家企业满足上市条件,两家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香港青年往来方便,深圳产业链完整,可为其创业提供成果转化的条件以及市场。”他说,目前入驻团队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物联网等领域。以人工智能为例,创业者能轻易在深圳乃至珠三角找到相关电子元器件、硬件等材料,以较低成本满足其试验需求,这在香港并不是易事。

这也是深圳的计划。按其设想,在深港跨境边界位置设立创新创业工场,有利于深港开展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既可发挥深圳科研成果转化优势,也可利用香港基础研究优势和国际交往便利,将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核心区新引擎。

双方的计划是,香港境内约0.87平方公里的河套A区将重点发展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和金融科技等产业;深圳境内的河套C区将重点发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产业。“双方围绕应用型科技研发的方向很明确,以此吸引国际人才集聚,有望成为世界级研发基地。”方舟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沉寂多年的落马洲河套地区正加速变化。在深圳一侧,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已投用,深港国际科技园和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即将投入使用。不久前,福田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约合作。在香港一侧,杨伟雄透露将在年内形成详细规划,将跟深圳探讨错位发展,协同共建。

亟须突破要素流动

被寄予厚望的落马洲河套地区,压力不小。

“要实现以上目标,关键是香港要加快建设步伐。”张玉阁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香港科技园有将近1.3万个就业岗位,河套A区面积约是科技园的4倍,要创造5万个就业机会是切实可行的。但按目前规划,至少要到2023年才有上盖物业提供科技公司进入,周边综合服务和交通配套建设还需加快进度。

瓶颈不仅如此。去年深圳政协经过半年调研发现,河套地区面临四大核心挑战,其中包括科研要素跨境便利流动尚存障碍等。以科研设备跨境流动为例,邓小昆说有机器人研发团队每次进出关都要对实验设备报关,每次至少缴纳万元以上费用,部分3D打印设备甚至不被允许进入内地,这对科创团队影响较大。

张玉阁认为,与科研相关的人财物跨境管理,需要考虑现实需求以及区位的特殊性,以政策创新推动科研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如能否有措施让深港两地校区之间的实验室设备转移,不需另外缴税;允许深圳户籍的科技人员有弹性签注政策,而不是按规定一周只能往来香港一次。”

如今,深港亦在努力。今年4月深港合作会议上,深圳市市长陈如桂提到将探索实施特殊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为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大支撑。“涉及两地人财物跨境流动,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相信随着深港两侧科技园陆续建设,会有进一步改善。”曾参与前述深圳政协调研的方舟,对两地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建设充满信心。

张玉阁认为,落马洲河套地区要取得进一步发展,还需解决共识问题。“从国家需求、大湾区建设出发考虑整体利益和各自城市利益,在符合各自利益诉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对方利益所在,才能齐心协力做好河套地区。”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深港要形成以上共识,找到共同做大做强的增量方向,有效推动合作发展。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