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港澳共建发展创新极 大湾区科创按下快进键

2018-11-27 05:43:54
来源: 时代周报
广东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充沛的财政保障,要实现创新驱动就要继续做好基础科研和产学研结合,利用好的平台吸引创新要素集聚。

时代周报记者 潘展虹 发自广州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广东在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三方面均位于全国首位,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则位列全国第三、第四位。综合前述五方面得分,在整体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上,广东连续第二年站上了全国第一位。

创新能力高的广东一直被寄予厚望。

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在六个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其中,建设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创新极被放在首位。

广东正加紧推动科技项目集聚。18日,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签订合作协议,确定首批合作项目27个,集中在大科学基础设施、大科学工程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根据协议,双方将力争在建设珠三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水平科研机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推动重大科研任务和成果落地转化等合作,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即做好基础研究,保持产学研力度。”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所副研究员万陆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广东在科技创新方面有充沛的财政保障,要实现创新驱动就要继续做好基础科研和产学研结合,利用好的平台吸引创新要素集聚。

三地联动共享共建科技资源

对于广东的科创发展,《报告》认为,广东创新能力突出反映在创新的开放度高,外贸经济发达,且市场活力较好,创新创业活动活跃,具备宽松的创业环境。在全球化持续深化的今天,广东从未停止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外来资金和新技术的引进,使内外技术加速融合,推动本地产业升级,加快转型步伐。

今年以来,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在高校合作升温中按下快进键。

年初开始,粤港澳大湾区内掀起跨城、跨境办学的风潮,各地高校合作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2月,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将引进硕士、博士课程,并进行科研和技术转移;5月,中山大学与澳门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化学合成、光电与能源材料领域合作,共建教育部联合重点实验室;6月,南方科技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建深港微电子学院,依托深圳微电子产业,整合两校学科专业资源,实现本硕博多层次联合培养;7月,香港理工大学与深圳大学成立“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设立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10月,香港科技大学落实在广州南沙办分校,预计三年内招收首批研究生。

香港、澳门被视为拥有高校、科研、金融、国际化等优势,广州有发达的外贸及电子信息产业,深圳拥有完善的科创产业链条,东莞、佛山等地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根据公开数据统计,目前粤港澳高校本科合作项目接近190项,广东高校国际及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立项建设平台78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首批立项建设5家实验室。

“粤港两地在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香港大学教授、香港X基金联合发起人陈冠华对时代周报记者举例道,四年前在香港曾有一家快速发展的创业公司,当要实现扩张时发现空间和人才不足,加上经营成本不断提升,最后不得已将公司搬至深圳、北京。“就科技创新而言,香港多数是学院派,以学校培养为主,广东则以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主。”他认为,好的科研成果要实现转化都需要较大的市场空间,广东恰好能提供广阔的市场腹地。

在利好政策推动下,粤港澳在科创互补合作的成功案例众多,其中为人称道的就是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成功投资孵化大疆无人机,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丰富多样的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随着越来越多“大疆们”进入广东,通过完善的产业链加速成果快速市场转化,从而推动广东科创水平的提升。

 “但‘大疆们’还不够多,覆盖范围还不够广。”万陆认为,这与粤港澳科创一体化的制度壁垒还没被打破有关,需要大湾区进一步融合推动要素流动。

有鲜明的目标和问题导向

世界级的湾区,需要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中心。

按照国家发改委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六项重点建设工作中,“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被放在建设工作的首位,要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的创新极。

从“深港创新圈”“广深科创走廊”,到“广深港澳科创走廊”走入官方语义,不难看出,官方尝试逐步扩大粤港澳三地创新圈,通过合作机制的创新来推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创新要素的集聚和流动。

“建设国际级科创中心要有鲜明的目标和问题导向。”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张克科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大湾区各城市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较弱,重要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他认为,要建立湾区产业发展路线图,组织重大专项联合攻关,瞄准赶超和新发展潜力产业布局全产业链。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渠道、市场营销关联基金配套,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和领先,并覆盖和延伸到产品环节,占领新市场。

广东正在这方面加紧脚步。

早前,广东省科技厅对省政协委员的答复函件提到,正联合香港、澳门组织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时代周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省科技厅就上述计划分别对省内高校、香港澳门等部门、高校、机构走访、调研,或是围绕人工智能、新一代半导体、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

据了解,今年2月暨南大学曾向科研人员调研,针对上述领域了解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应用示范等具体情况,包括是否与国内外、港澳机构合作等,并就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粤港澳三地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等内容开展需求调研,显示粤港澳科研联动方向已经日趋明朗。

暨大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问卷受广东省科技厅委托派发,已完成相关问卷并反馈至省科技厅。“很多学院与港澳合作,较为紧密的是环境与气候研究院、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该人士表示,已经特别针对环保、生物医药领域的学院、教授等发放调研问卷,反馈需求。

其后,省科技厅分别走访香港创新及科技局、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等,就支持在医疗科技、人工智能等优先领域协同联动,共同建设粤港澳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澳门则提出在中医药及芯片设计等领域拥有较强研究实力,希望规划对上述方面有更多着墨。

据悉,目前相关部门正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上述意见或将在方案中体现。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