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强:大湾区发展动能最为突显

2018-11-14 15:34:56
来源: 时代周报
如果要说体现发展动能的话,这几个平台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能最为突显。

时代周报记者 王心昊 发自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从粤港澳合作的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规划、建设、落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定位和重要意义,如何理解它所反映出的建设理念?时代周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王福强。

时代周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您认为它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念?

王福强:一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大湾区关注的重点,是各个组成单元无法或者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如环境共治、标准对接、设施互通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制约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坚持合作发展,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协同效应,才能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实质成效。

二是单向给惠的理念。大湾区内部各单元,目前的发展态势表明,以前的双边对等开放应该做一下调整,在更多的领域、更多的区域改变为单向给惠。目前,港澳与内地发展的绝对优势已经变为相对优势,双方间的差距在缩小。虽然港澳在有些方面仍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假以时日,内地与港澳的差距会更小。在这种情况下,内地应该更多地调整单向给惠,给港澳创造发展空间和机会,毕竟解决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是首要的制度使命。

三是包容发展的理念。港澳有自己的DNA,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路径。政治制度、社会运行规则、经济治理规则都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包容发展,力求寻找出不同制度的最大公约数。

四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才有未来,才能获得湾区内各团体、各单元、各市场主体、各级政府组织的理解,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才能汇聚支持大湾区建设的磅礴之势。

VCG11469190703.jpg

时代周报: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该在中国的开放格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王福强:认真研究目前“1+4”的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发现,“一带一路”负责抓总,是统筹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能是解决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移,也是在此目的上,同时要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动能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而粤港澳大湾区既要解决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问题,也要解决如何搭建一个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牵引带动本地区乃至整个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所以,如果要说体现发展动能的话,这几个平台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动能最为突显。这种发展动能,主要体现为通过对外开放来实现自身高质量的发展。在中国整个开放格局中,如果对比改革开放之初的话,在改革再出发的新时点上,大湾区就是当年的经济特区。只是这个平台的动能更强大、内涵更丰富。

时代周报: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内城市经济相对较发达,但是区域内部的发展程度依然差别较大,要如何才能够体现区域发展的整体性?

王福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在大湾区内部表现得比较突出。如珠江东西两岸、内地九市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等。如何体现这种整体性呢?从宏观角度而言,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需要各地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单一行政区域自身发展的问题,并不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所关注的重点。

至于从操作性来说,我们提出打造若干重要平台。这些平台,都是内地与港澳合作的重点平台,不是内地自身设置的平台,而是要建立高层次的协调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规划作为一个整体得到有效的实施,特别是得到港澳的有力支持。

时代周报: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可缺少。但对于现行政策而言,自由流动依然存在困难,这些困难要怎样解决呢?

王福强:首先要明确,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本底性的政策要求。

在目前的粤港澳大湾区中,粤港澳三地都是独立的关税区,这确实造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都存在着掣肘因素,导致大湾区无法形成一个统一大市场。与此同时,物理隔阂也造成港澳与内地价值理念、发展诉求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能形成一个社会共同体。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推进软、硬件的对接。

例如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就在硬件上推动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建设通关口岸,提升通关效能,推动港口、基建、航空等领域的全面对接合作。

而在软件上,要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资质互认、标准对接、民生合作和税制改革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破解各种制约因素,形成从区域共同体到经济共同体再到社会共同体的转变。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