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色的一月:七成房企销售负增长,返乡置业“打水漂”

童洁
2020-02-03 09:40:51
来源: 时代财经
易居CEO丁祖昱表示,1月恰逢传统销售淡季、叠加武汉疫情影响,行业整体销售的下降在意料之中。

building-1457805_960_720.jpg图片来源:pixabay

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不仅给了老百姓一个措手不及,更给房地产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1月31日晚,各大地产研究机构的榜单陆续发布,2020年的第一个月,在春节长假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下,不少房企交出了负增长的成绩单。

克而瑞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榜TOP100》榜单显示,排名前五位的房企分别是万科、碧桂园、恒大、中海及融创,五家房企中,除了万科和碧桂园分别录得16.1%和0.12%的增长之外,其余三家头部房企1月销售额同比去年分别下滑5.7%、20%和22.6%。其指出,2020年1月,百强房企中有近7成房企单月业绩同比下降。

各梯队门槛增幅的下降进一步凸显了房企1月份销售的低迷。克而瑞地产研究院数据显示, 2020年1月,百强房企各梯队的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均同比降低。截至1月末,TOP5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为25.3亿元,降幅最大达27.5%,而TOP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的入榜门槛也同比降低19.1%至9亿元。

易居CEO丁祖昱表示,1月恰逢传统销售淡季、叠加武汉疫情影响,行业整体销售的下降在意料之中。

数字的变化与1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着莫大的关系。减少聚集是抗击疫情、严防疫情扩散的关键所在,自国家宣布防控疫情开始,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便倡议房企在春节期间暂停售楼处的销售活动,这得到绝大多数房企的响应。

据媒体的报道,截至目前已有包含湖南、江西、广东、海南、黑龙江以及成都、重庆、福州、南京、苏州、杭州、合肥在内的至少60余个省市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暂停售楼处销售活动,多地房地产市场处于暂停状态。

春节长假往往是“返乡置业”的高峰期。亿翰智库首席分析师张化东在2月1日表示,根据以往的数据来看,三四线城市返乡置业在房企全年销售中的占比不会低于20%,占比较高的能达到25%,尤其是偏南部的城市比例会更高。

而疫情之下,线下售楼处停摆,加之政府呼吁市民减少出门频率,返乡置业需求受到限制。张化东称,虽然时间窗口只有1个月,但每年的时间窗口期只有一两次,错过可能就真的错过了。

“实际上,1月20日国家进行疫情防控后,房企的销售普遍陷入了被动的局面,造成了1月数据的整体下滑。”但张化东也强调,1月的数据并无法体现全年的情况,因为今年的1月比较特殊。

当然,房企的销售动作并不会因为线下售楼处的暂停营业而停下。就在宣布线下售楼处暂停营业不久,包括恒大、碧桂园、龙湖在内的数十家房企纷纷开始吆喝“线上看房”,尝试将线下“战场”搬到线上。

然而,尽管线上看房的方式高度匹配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但根据时代财经随机发放的20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其中有19位表示无聊时刷到相关信息会点开浏览,8位对线上售楼处有兴趣,明确表示会考虑在网上交易的数字则是0。

“我去年买了房,所以春节期间在朋友圈看到了房产销售分享的线上看房小程序。我点进去看了一下就退出了,看上去和链家、安居客差不多,而且还只能看同一个开发商的项目,选择太少。”陈晓怡(化名)称,若在没有进行线下看房的前提下,只会将线上看房作为一种消遣。

一家央企开发商上海公司营销人员亦向时代财经坦言,其线上看房小程序约在一周前上线,的确流量不佳,每日的咨询量屈指可数,且大多数为咨询两句后就没了下文。

张化东认为,线上结合线下是一个趋势,但当前房企推出的网上售楼处不是一个体系性的产物,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售楼处。同时,线上售楼处也没有独立流量的来源,只是一个在线看房的平台,并不能主动获客,不能在线筛选客户,促进客户成交。

1月份的惨淡开局也让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备受关注。丁祖昱预测,随着疫情的持续,进入2月后多数城市的售楼处在短期内也仍将保持关闭,新房销售基本停滞,市场成交数据可能会比1月更为低迷。因此,今年2月或创下最近几年来单月销售纪录的新低。

“如果整体疫情在2月份能够得到缓解,那么房企售楼处将有望于2月末恢复开放,3月份市场的成交可能会出现一个明显回升。但是要想赶上去年的‘小阳春’行情,基本也是不太可能。整体来说,今年一季度受到疫情的影响,行业销售规模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不过,前述营销人员表示对后市有着绝对的信心,“如果没有疫情,今年开年的形势是很不错的,按照往年的经验,春节前大半个月来客量就会明显的减少,但今年售楼处反馈过来的数据,春节假期前一周还有自然来客,渠道方反馈过来的意向客户数据也比往年好。”

中信建投分析师认为,疫情的影响应该会在短期内对商品房销售产生负面影响,随着疫情的结束在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会在随后获得释放。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投行营收占比仅4%,信达证券“另类投行”成色不足!未来或需逐步脱离AMC的庇荫
“第一物企”碧桂园服务遇盈利大考:收并购不及预期,疯狂买买买拖累利润
“六边形战士”中海走出独立行情
2023年民航复苏与盈利困局:国有三大航亏134亿,东航航空运输毛利率尚未转正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