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行星矿藏,太空“大航海时代”开启

徐津晶
2019-07-18 18:00:24
来源: 时代财经
钱不够“烧”的公司,可能等不到太空资源所有权下定论的那一天。

2.jpg

图片来源:pexels

50年前的7月21日,世界标准时间(UTC)2点56分,人类第一次站在了月球上。

在这一历史性时刻的6个半小时前,阿波罗11号飞船降落在月球上被称为“静海”的地方,但这里的海却没有一滴水。宇航员奥尔德林在2009年出版的登月回忆录中,把当时眼前的景象形容为“壮丽的荒原”(Magnificent desolation)。

搭载着3位宇航员的阿波罗1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第5次载人任务,当时全世界有超过6亿人观看了这场飞船发射的直播。

然而,从1961年就已启动的“阿波罗计划”在迎来了登月成功的全民狂欢后,迅速走向了落寞。

荒凉的月球表面不仅让公众失去了对持续登月报道的兴趣,也使得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再次评估这项耗资巨大的项目。彼时美国政府共为这历时12年的阿波罗计划耗费了254亿美元,约等值于今天的1530亿美元,数目庞大到近乎教育部、国土安全部和劳工部三大政府部门的一年预算总和。1973年,美国政府终止了对阿波罗计划的拨款。

至今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月球上就再也未出现过人类的足迹。然而,“太空开发”——这个在过去需要倾举国之力才能企及的尖端科技行业,却在近年吸引到越来越多民间资本的关注。

所有变化都来自于月球上勘探出的矿藏资源。

“摘月亮”的人们

“巨大的远期效益。”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曾对探月工程作出的评价。

月球资源时至今日仍未完全勘明,但人们对于月球上所蕴藏的资源却有着从未间断过想象。例如,月球表层(或月球土壤)中的氧气被认为可以用来为太空中的生命提供生存的动力,并为火箭提供燃料,而开采出来的稀有金属则可以被运回地球,用于电子产品或建筑等各种用途。

然而,让行业最为兴奋的是月球尘埃中存在的氦-3元素,它被奉为是安全核能的研发关键。俄罗斯科学院专家曾表示,如果核聚变技术能够突破,利用月球上的100万吨氦-3,足够为人类提供数百年的电力。

尽管登月开采氦-3还是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但不少“敢吃螃蟹”的民营企业已经向月球资源进军。成立于2010年的月球特快公司(Moon Express)便是其中之一。

该公司在2018年底获得了1250万美元的融资,计划在2020年将机器人探测器送上月球,并取回矿物样本。如果计划实施成功,这将会使月球特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登月的民营企业。此前,仅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三个国家的探月设备到达过月球。

月球特快公司的官网上写道:“月球是地球的第八个大洲,是人类的新疆域,把地球的经济和社会范围扩大到月球是我们保障未来的第一步。”该公司创始人理查兹(Bob Richards)也曾公开表示,其最终目标是将月球上的采矿项目商业化。

其他国家的民营企业同样不甘于后,在2017年已获得了9000万美元A轮投资的日本小行星采矿公司iSpace于去年9月确认,已向美国的太空运输公司SpaceX购买了其猎鹰9号火箭上的位置,计划于2020年启动将宇宙飞船送入月球轨道的任务。

法国的火箭制造商阿丽亚娜太空公司(Ariane Space)近期也与欧洲航天局(ESA)达成研究协议,开始评估月球采矿任务的可行性。双方合作的目标是在2025年前将机器人设备送上月球并开采出样本。

在欧洲航天局战略和创新团队负责人Bernhard Hufenbach看来,登月采矿的主要动机是扩大人类探索太空的潜力,而不是把资源运回地球。“在月球表层发现的氧气可以用于太空生命维持和燃料补给。燃料可以被运送到附近的站点,以便在火箭发射后进行燃料补给。”

但不论采矿的动因何在,这是否能成为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在业界依然众说纷纭。伦敦伯克贝克学院(Birkbeck College London)地球与行星科学教授克劳福德(Ian Crawford)在接受科技杂志《连线》采访时指出,如果潜在的私人矿商期望能从这项成本高昂的行业中立刻获得回报,他们很可能会失望。

克劳福德教授的观点似乎已在一家名为行星资源(Planetary Resources)的小行星采矿公司上获得印证。行星资源在2009年诞生之初就自带光环,它公司背后的投资人正是互联网行业巨头谷歌的创始人佩奇(Larry Page)和施密特(Eric Schmidt)。

行星资源披露,该公司在2016年的A轮融资阶段就顺利融得2110万美元,获得包括腾讯投资、创新工场、真格基金等逾15家国际风投资本的青睐。紧接着不到半年,卢森堡以国家投资的方式为行星资源直接注入1200万欧元的资金,并通过国家信贷公司为其提供13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

3.png图片来源:行星资源官网

随后两年里,行星资源如虎添翼,发射了一系列勘探卫星。可好景不长,这一切在2018年末戛然而止,创业未半的行星资源陷入了资金困境。据美国《航天新闻》报道,该公司已在去年10月被区块链公司ConsenSys收购。

作为业界的明星,行星资源的陨落成了后人研习的对象。“他们初期采取了重资产的发展模式,什么都自己制造。在短短的两三年里就建立起一个近百人的团队,并且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厂房和设备上。”中国首家涉足小行星采矿的民营企业——起源太空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喻天弘向时代财经表示。

“他们认为生产自己的卫星发射升空后,可以作为继续融资的筹码,但是他们成本控制不佳、商业模式不清,发射了两个卫星却仍没有实质的、有显示性的成果,导致了后续的融资困难。”

在喻天弘看来,小行星采矿这一事业放在中国进行似乎更易实现。“我们不需要像行星资源公司那样建立自己的厂房和生产设备,而是转向与国内的专业院所合作,实现产学研的共赢,降低固定资产的投入成本。”除此以外,在发展初期控制团队的规模也是重要的一环。起源太空成立不到两年,目前的固定团队只有7人,在深圳和东莞都已落地运营。喻天弘向时代财经表示,公司的人员规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依然会控制在20人左右。

据时代财经了解,起源太空计划在人类登月50周年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里迈出重要的一步,发射一颗紫外探测器。目前,该公司还处于天使轮融资阶段,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喻天弘透露,手里的资金先要做好团队的组建,然后要为自己的探测器订好一张升空的“船票”,毕竟“获得几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对于一个民企来说不是小数目,但在航天产业中仍是不足。”

太空“大航海时代”启航

虽然成熟的盈利模式还未出现,但航天领域的民营企业爆发式增长却早非新闻。由维基百科统计出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突破百家,从美国的火箭推进技术公司Ad Astra Rocket Company,再到西班牙帮助发射器进入近太空的高空气球开发商Zero2Infinity,这些来自技术强国的航天探索项目争相涌入太空去寻找商机。

这样的场景,像极了15世纪末的大航海时代。为了杜绝世界在太空中重蹈殖民战争的覆辙,早在196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就通过了《外层空间条约》(UN Outer Space Treaty,以下简称为《条约》),规定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是全人类的领土,不应以主权要求、使用、占领或任何其他方式被国家占用。

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声称对外层空间拥有主权,那么它就违反了国际法。但与此同时,《条约》也明确指出,各国可以自由探索与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的外层空间。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鲁安怀在今年3月称提出,去小行星采矿是未来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战略。

但是开采出来的矿藏归谁所有?52年前立下的联合国条约对此只字未提。《条约》只管辖各国的活动,并要求各国有责任确保其国民的活动符合规定。如此模棱的表述,让各国对太空资源的所有权问题出现了不同的解读。

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US Commercial Space Launch Competitive Act),保障美国公民和企业能够拥有、出售天体资源并从中获利的权利。也就是说,谁能在太空中开采出资源就归谁所有。

紧跟其后,卢森堡于2017年8月也允许本国商业集团拥有太空资源。自此以后,不少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都在卢森堡设立了办事处。来自中国的起源太空也把在卢森堡设立分公司的事宜提上了日程。谈及其背后的考量,喻天弘解释说:“在采矿开始前,我们需要法律对企业的保障,也需要确保我们开采业务的合法性”。

“尽管太空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迫在眉睫,但我们还不清楚这将如何推进。”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已开设了航天法律专业之一的高校,美国密西西比大学航空航天法项目副主任Michelle Hanlon向时代财经如是说,“当你并不真正知道自己要监管什么时,就很难创建一个法律框架。”

按Hanlon的解读,国际上普遍默认应根据《南极条约》或《海洋法公约》建立太空资源的法律模型。然而,Hanlon指出,生搬硬套并不是合适的做法,“首先,相较于地球上的海洋和南极,太空确实是无限的。因此,将很难监测和执行太空活动并进行法律约束,一切皆没有判例可循。”

关于太空资源所有权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可以肯定的是,太空的大航海时代已经悄然起航。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