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声音 | “加水就能跑的南阳神车”,是怎么炼成?

综合
2019-05-28 17:18:55
来源: 时代财经
当事双方的南阳地方政府和青年汽车集团深陷舆论漩涡。

timg (13).jpg

庞青年

5月23日,河南《南阳日报》头版发布了《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文章,其中说到“水氢发动机在我市正式下线,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消息一出,各种嘲讽、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当事双方的南阳地方政府和青年汽车集团更是深陷舆论漩涡。

许是迫于压力,5月25日,庞青年现身南阳青年汽车生产车间现场乘坐样车,他称300升水跑300公里,并强调不是说只加水就可以走,汽车运作核心在于催化剂,但催化剂是什么,这是机密。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汽车集团水氢项目某技术负责人表示,“虽然成分不能公开,但成本目前为止肯定比油高,目前来看比油要贵3-5倍。”

一个用水比用油还贵的项目,显然,庞青年这场“水变氢”的项目已经成为一个荒唐的闹剧。比庞青年自己“啪啪打脸”更戏剧化的是,与“水制氢”项目相关的投资方先后在第一时间里,迅速向外界撇清与青年汽车的关系。

28日上午,工信部回应未收到青年汽车准入申请。这意味着,“加水就能跑的南阳神车”与当年的巴铁一样,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时代财经辑录多位财经观察家剖析“加水就能跑的南阳神车”是怎么炼成的?

“投资换市场”的销售模式在作怪

赫荣亮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我国新能源客车领域已经形成的“投资换市场”的销售模式。与乘用车的高度市场化发展截然不同,地方政府能够影响到公交、环卫和物流等公共领域的采购决定,为了产值、税收、就业等利好,各个城市在对新能源客车本地生产作为进入销售的前置条件。由此,就形成了政府指挥棒干预企业决策,车企不惜占用巨资拓展市场,地方政府通过行政配置市场资源,以贡献采购量,换取企业在本地建厂、搭建产业链,斩获经济效益。

客车政府采购,成功变成了政府招商法宝,招商一个年产5000辆电动大巴的汽车企业,一年产值就是100亿元,按照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四倍带动能力来计算,能给当地带来500亿元的产值。这种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作为砝码吸引企业,这也违背经济发展规律,扭曲工业生产成本、人力物料成本、企业和社会的效益成本。

“招商饥渴症”与政绩冲动惹的祸

刘怀丕 新华社记者

正是摸准了地方政府“招商饥渴症”的脉,一些人打着“高大上”产业的旗号,拿着模棱两可的项目,造概念、讲故事,到处拢钱圈地要支持。只听雷声响,却始终不见项目真落地、见效益,不少项目甚至中途烂尾,投资打了水漂,遗留众多难题,搞得一地鸡毛。

“招商饥渴症”背后也是“政绩冲动症”。试图押宝在一些企业或项目上,急于实现所谓的产业转型升级,甚至明知有问题,仍抱着侥幸心理硬上,想尽快做出亮眼的发展业绩。

技术尚不成熟 模式有待商榷

崔东树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

南阳“水氢发动机下线”中,可能涉及不成熟的技术,有一定的夸大成分。该消息中未披露制氢的路径,这是业内目前商业化的难点,还有待技术发展来解决成本等问题。

应该把重点放在发展氢燃料客车上,而不要把制氢环节放到车上。目前,氢燃料客车相对成熟,生产规模和使用情况也尚可。虽然以后通过电解水以及太阳能裂解水等路径可以实现实时制氢,但成本等因素导致这种技术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未能实现商业化。

成本畸高 难以投放

张田勘 《百科知识》杂志副主编

在氢能源汽车的成本上,庞青年现场回应质疑称:“用户你就付车费,你管我成本高低?成本这事情不能告诉你,我们是机密,人家成本很高做不了,我的成本很低做得了,这是我们公司的技术。”

用户和公众显然需要知道氢能源车的成本,也就是性价比,如果成本畸高,跑的里程更短,也就是不实用,自然也就没有市场,其价值也会十分有限。再看现实情况,庞青年在8个地方为这些地方政府画出的投资大饼高达三百多亿元,但所有项目几乎全部烂尾。

事实上,这种不计成本和不管成本是有人来付出成本并接盘,最终将落到纳税人身上,也因此监管部门和所有纳税人,都有理由质疑氢能源汽车。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A股春风送暖 公募积极分红 工银瑞信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1天6只基金发清盘预警!年内超100只基金陷清盘危机,权益类成“重灾区”
创始人家族放权,“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去年卖了36亿,销售费用为净利3倍
2024中关村论坛4月25日开幕,举行60场平行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等热点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