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更新,明日起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

漆叶青
2018-07-27 06:22:55
来源: 时代财经
更新负面清单虽然是积极的一步,但只是构成良好投资环境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非必然带来外资增长的经济发展,因而除此之外,还应有国内相应的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出台。

7月10日,“钢铁侠”马斯克现身上海,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揭开了流传已久的特斯拉独资首个独资海外超级工厂落子上海的面纱。

而特斯拉能在中国独资建厂,主要受益于6月28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以下称《2018全国负面清单》),宣布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按照时间表,《2018全国负面清单》将于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

发改委发言人严鹏程表示,随着产业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的日益完善,中国已经具备更高水平开放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内外资企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开展合作。

WeChat 圖片_20180726230537.jpg

7月28日,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正式实施。来源:视觉中国

汽车、金融业开放有所保留

《2018全国负面清单》将由原来的63项缩减至48项,在金融、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汽车等22个领域均推出了开放的举措,外资企业来华投资的诸多限制被取消。

包括取消船舶(含分段)设计、制造与修理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干线、支线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3吨级及以上直升机设计与制造;取消通用飞机设计、制造与维修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取消电网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铁路干线路网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等。

在汽车领域,尽管新版负面清单为特斯拉之类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在华设立独资企业扫清障碍,但对于整个行业开放仍然有所保留。按照其规定,到2020年与2022年将分别取消商用车、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

另外,在金融领域,将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从由中方控股,改为外资股比不超过51%,但完全取消股比限制则要等到2021年。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白明向时代财经表示,汽车行业已经具备了初步开放的条件,但由于项目周期长、投资大,为减少放开过程中的阵痛,适当给予三、五年的缓冲期让企业寻找合作伙伴、评估合作机会是无可厚非的。

“至于金融行业,尽管开放有必要,但是这一领域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必须循序渐进推进,有多大的金刚钻揽多大的瓷器活。国内金融业改革基本到位之后,才能更坦然地面对外资进入金融机构带来的行业震动。”白明说。

严鹏程在谈及《2018全国负面清单》特点时也曾表示,本次开放节奏总体适度,在坚定放开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客观情况,坚持稳妥有序的原则,对于金融等领域列出了对外开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采取设置过渡期、分步骤推进等方式,以增强开放的可预期性。

配套措施要跟上

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96.6%。中国美国商会《2018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74%的会员企业计划今年扩大在华投资,这一比例为近年来最高。

尽管相关数据较为乐观,延续了中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但是仍无法改变中国目前正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当前,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部分发达国家采取新的内向型产业政策,对全球化产生抵触情绪,通过其国内法对资源、能源等重点产业的保护措施增多,对跨国并购的监管制度加强,新兴经济体则依靠低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郝红梅撰文指出,如今中国利用外资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两端挤压,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削弱,要继续保持引资优势,在制度层面建设上,尤其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本制度安排和运作机制上,必须领先于其他新兴国家。

从2017年1月至今,国务院密集发布了多个扩大开放促进外资增长的文件。此次新版负面清单的落地是去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外资政策的延续和深化,有利于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努力保持中国作为全球外商投资主要目的地的地位。

不过,白明指出,更新负面清单虽然是积极的一步,但只是构成良好投资环境诸多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并非必然带来外资增长和经济发展,因而除此之外,还应有国内相应的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出台。

郝红梅也表示,影响跨国投资决策的因素很多,经济方面包括市场规模与增长前景、要素供应情况、基础设施发展程度等,制度方面则包括市场秩序、公平竞争、投资者权益保障等。另外,负面清单制度的公平透明不是靠该项制度本身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其他法律、法规和政策、权力行为的调整,需要综合配套措施及时跟上。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