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现代氢燃料电池车亮相广州车展

万鑫
2017-11-23 15:25:49
来源: 时代财经
正当各大国内外汽车厂商在忙着往纯电动汽车市场发力时,日韩车企却把目光投向了氢燃料电池车。

当其他厂商积极押宝纯电动汽车的时候,丰田、现代等日韩车企则把重点放在了氢燃料电池汽车上以抢占先机。近日在第15届广州国际车展上,丰田和现代汽车的展馆里分别展出了代表其最高技术水平的氢燃料电池车。

微信图片_20171122171013.jpg

广州国际车展上展示的丰田Mirai

作为率先研发燃料电池汽车的公司,丰田最先将氢燃料汽车落地并实现量产。本届广州车展上,丰田带来了旗下以氢燃料作为动力的汽车Mirai。作为全球第一款氢动力量产车,丰田正在为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做准备。

丰田Mirai是目前代表日本最高氢燃料电池技术的汽车,Mirai在日语里是“未来”的意思。时代财经记者在车展现场了解到,氢燃料汽车吸进的是氢气,排出的是水Mirai使用液态氢作为动力能源,液态氢被储存在位于车身后半部的高压储氢罐中。充满Mirai的储氢罐需要3-5分钟,Mirai的氢储量可以支持行驶700公里。减压后的液态氢进入位于乘员舱下方的燃料电池,氢原子在燃料电池阴极上反应,产生电能。多个燃料电池的串联使输出电压达到使用标准。

微信图片_20171122171032.jpg

广州国际车展展出的现代氢燃料电池车

现代汽车展馆氢燃料电池车的外观设计源自于现代FE Fuel Cell概念车。时代财经现场了解到,该车以大自然和水作为灵感,一方面代表车身的流线造型非常自然,一方面也象征这款车的零碳排放、仅排放水的环保特点。目前该款新车已接近于量产车的状态,量产版有望于明年首秀。

氢燃料动力有利也有弊

相比纯电动汽车,以氢作为动力的燃料电池车有着无污染、噪音低等优势。

微信图片_20171122171035.jpg

广州国际车展上的氢燃料电池车原理展示

燃料电池汽车也是电动汽车,只不过电池是氢氧混合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车通过氢与氧结合,经由燃料电池产生电力为汽车提供动力,最大优点是行驶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和其他污染,因为以氢气为动力燃烧后排出的是水。氢燃料电池车加一次氢续航里程可达 500 700 公里,相比锂电池汽车有明显优势。

加注氢燃料过程仅需 3 分钟,比电动车充电的时间大大缩减。此外,氢燃料储量丰富,获取渠道众多。氢气的来源有化工尾气回收、天然气制氢、煤制氢、甲醇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等。

但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氢燃料电池制造成本过高。目前氢动力汽车比传统动力汽车制造费用至少高出20%。氢气的提取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燃料获取方面投入不小。

由于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比较困难。目前,我国储氢技术目前还达不到美国和日本的标准,

国产氢燃料电池车2020年有望量产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电动汽车风头正劲,但氢能源以更清洁的排放、更迅捷的充能方式同样具备竞争力。当前汽车业内的共识是,未来汽车的动力源将是多种类并举,氢燃料电池车将成为重要一环。

除了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早已对氢燃料电池车进行研发外,中国也有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规划。国务院201612月发布《“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与氢能源相关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此前发布通知:对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且日加氢能力不少于 200 公斤的新建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中央财政给予每站奖励 400 万元。20172020 年,在对其他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标准实行退坡背景下,中央财政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补助保持不变。

时代财经梳理了解到,目前国内已有雄韬股份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车产业,一汽、上汽、宇通客车等国内主流车企也在加大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投入。北京、上海、深圳、郑州、大连、佛山等城市已建有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大巴车开始示范运行。

中国电池联盟网总编辑杨朴宇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介绍,今年是我国燃料电池车产业化元年。随着锂电池汽车补贴政策退坡,燃料电池原来的补贴机制不变,成为引发氢燃料电池车市场热潮的一大原因。

杨朴宇认为,当前我国燃料电池车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电池成本、寿命和性能。氢燃料的主要成本包括贵金属催化剂、氢质子膜、双电机板等,批量化生产不多,导致氢燃料的成本要比锂电池贵。此外,制约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是氢气的储存与运输。作为氢燃料电池车公共服务站的加氢站建设还需要更多时间。

杨朴宇预测,2020年,我国会迎来氢燃料电池车小规模量产的阶段,氢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万辆,加氢站将达100座。氢燃料电池车会先从客车启动,然后逐步向乘用车和专用车市场渗透。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