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置地千亿“组合拳”:加快拿地、发力健康住宅

童洁
2017-11-21 10:21:33
来源: 时代财经
在兼顾传统住宅开发的同时,产业地产、文旅地产、特色小镇都是未来中南置地发力的领域。除此之外,中南置地还将在绿色健康住宅领域做出一些新的尝试。

与闽系房企大胆凶猛的行事作风不同,江苏房企在战略上往往更加谨慎。但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一个“规模为王”的时代,过于谨小慎微则意味着裹足不前和边缘化。在此背景下,诸如中南、新城这类江苏房企纷纷卯足劲要让企业规模再上一层。

完成3000亿的规模飞跃是中南置地总裁陈昱含在今年10月喊出的目标。在中南置地看来,只要踩准了节奏,实现3000亿的目标也并非难事。

去年以来,中南做出了两大调整:将总部迁至上海以及加快拿地步伐。这两项调整对中南置地的扩张尤为重要,尤其是“迁都”上海,为中南置地的扩张铺好了路子。

从建筑起家的中南置地过去往往采取“以施工换取土地”的拿地模式,并因此在三四线城市签下了不少大盘项目。但其时,房地产市场的热点是一二线城市。为了解开三四线的困局,中南从2014年开始将目光转向南京、苏州等核心城市。

随着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高,中南尝到楼市增长带来的红利。克尔瑞研究数据显示,中南2012-2015年规模稳定增长,而后在16年开始爆发,完成销售502亿,同比大涨119%。而且与同规模房企相比,中南2014-2016年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56%。

2014年的战略改变让中南意识到城市布局的重要性,在做大规模的诉求下,中南将上海视为其“走出去”的窗口。“从南通搬到上海,就意味着深耕长三角或者走向全国。”中南置地副总裁甘玫认为,只要是有规模的企业,就应该走向全国,而不应该是区域性的。

如其所言,迁都上海之后,中南置地的母公司中南集团就为其制定了五年战略计划:力争5年后实现营收千亿元;到2020年,建成5个百亿级城市公司、5个50亿级的城市公司,一二线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80%。

五年计划背后离不开加速的买地节奏,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南置地已经在全国展开布局,成功进入成都、张家港、昆明、青岛、西安等十余个城市。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南置地新增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336.8万平方米,位居所有房企的第12位。

去年以来,全国不少城市都在收紧调控,大规模扩张也就意味着一定的风险敞口,尤其是一二线限售、限价的严格执行。甘玫表示,在房地产行业中,调控是常态化的动作,无非是在这些调控中,企业的站位是怎样的。“全国的楼市走向‘风水轮流转’,部分城市下行,另一部分城市就在上行,因此,如何走、如何拿地是一个问题。”

易居房地产执行总裁丁祖昱的观点侧面肯定了甘玫的说法,“中南的拿地节点把握不错,如2015年,中南置地提前布局热点二线城市,在2016年热点城市销售火热,将企业规模推上了一个新的层级,同年又进入三四线地块,充分发挥了今年三四线城市市场的余热。”

甘玫指出,现在是都市群的概念,中南置地会更多关注三类城市:一是大的都市群,例如环京都市群、环沪都市群;二是省会城市;此外,还会沿着省会城市周边进行布局。

除了在拿地上进行布局外,如何打好产品“组合拳”也是中南置地须应对的问题。“3000亿的目标,如果按照一个项目一年销售10亿的标准来算,一年需要销售300个项目才能完成目标。而且几乎每天都要拿地,都要有新的项目推出,这并不现实。所以,在产品方面,不能局限于一种类型。单一的产品会给企业资金流造成压力。”

因此,中南置地也在近日发布了“中南健康住宅标准”,并与WELL建筑标准管理方--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IWBI)、国际健康房地产开创机构--美国Delos公司共同启动战略协议签约仪式。

中南健康.png

据中南置地研发设计中心总经理茅勤介绍,“中南健康住宅标准”就是将健康建筑的标准本土化、中国化,且未来中南还将建立起中南健康住宅产业链,形成产业闭环。在中南大健康战略中,除健康住宅外,还包含健康酒店、健康办公等多个品类。

不过,中南健康住宅尚处实验阶段,茅勤坦言,WELL标准在中国落地时要解决很多本土化的问题,过去的一年中南实际上是在积累经验。他表示,2018年起,中南旗下所有新建楼盘都将执行健康住宅标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跨界白酒后又卖零食,“烤鸭第一股”全聚德结束三年连亏,等来的却是跌停
股价应声跌停,归母净利润下滑超90%!昔日PE大佬九鼎投资,正被房地产拖累
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批70家龙头和专精特企业聚集雄安中关村园区
“吉利公子”入主ST澄星首份完整年报出炉 业绩亏损逾六千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