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波动里的中国贸易商:锁定汇率、贴现避险

2017-09-26 03:35:56
来源: 时代周报
市场上的频繁动作也有数据体现。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8月银行结汇环比增长11%,售汇增长1%,银行结售汇逆差256亿元人民币,下降75%。

时代周报记者 潘展虹 王心昊 发自广东佛山

9月,人民币经历了一波从“11连涨”到回调的“过山车”行情。

中国每年有约5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因此除了外汇从业者,与汇率波动最息息相关的人,是中国贸易商。为了将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降到最低,每天清早,这些经验老到的出口企业负责人都会看一眼当天的开盘价。

广东博晖机电有限公司(下称“博晖机电”)相关负责人李君(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为了减轻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企业在收到货款后会直接兑换成人民币,要是收到远期汇票,则会直接向银行要求贴现。

也有人提前做好了准备。广东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企业已与银行“锁定汇率”,达成外汇买卖协议之后不立即交割,而是约定在将来某一时间,双方按原来约定的汇率交割,免受汇率变动影响。

市场上的频繁动作也有数据体现。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8月银行结汇环比增长11%,售汇增长1%,银行结售汇逆差256亿元人民币(等值38亿美元),下降75%。远期结售汇签约顺差31亿美元,环比增长18%,连续五个月顺差。

“8月份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更趋平衡。”国家外管局新闻发言人回应称。

国家外管局副局长陆磊称:“开放的大方向不会变,人民币汇率会更具弹性。”这将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后波幅会加大,而贸易商们,会更紧盯着人民币走势。

无需过度关注汇率波动

外汇兑换,是进出口过程中的必经环节,因其变动不居,成为涉及进出口贸易企业考虑的重要“成本”之一。但并不是所有与进出口贸易相关的行业都会受到汇率波动影响,装备制造业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所制造的商品属于非标准化的定制机械,在市场中所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少。”李君所在的博晖机电,是一家主营陶瓷机械设备的企业,产品销售覆盖国内以及马来西亚、印度、巴西等多个国家。

去年,博晖机电与意大利知名原料制备企业LB共同开发大型干法制粉整线交钥匙工程模型,可运用在瓷片坯体、抛光底料等多个工艺环节,改变陶瓷粉料制作工艺,降低电耗、物耗成本以及环保压力。陶瓷企业使用该设备后,将比传统设备用地面积节省约2/3,综合对外排放减少80%左右。

而李君所说的“非标”设备,指的是产品根据用户要求定制,市面上几乎不能直接采购到完全一样的产品。以干法制粉整线交钥匙工程为例,博晖机电除了提供定制的整套工艺技术和设备之外,还承担运输、安装、调试等系列服务。换言之,一套完整的机械设备从生产到出口需要经过数月或半年的周期,到了当地安装、调试还要花上一段时间。订单价格也从几万美元至上百万美元不等。

在类似的周期长、金额大的订单里,汇率的波动格外容易影响出口企业,毕竟半年后的汇率如何变化,谁也说不准。但李君却表示,汇率对博晖机电影响有限,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出口产品本身。

由于博晖机电所提供的是“非标”设备,填补了亚洲陶瓷设备领域的空白,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少,利润空间并不会因为汇率变动而受到明显挤压。李君透露,前段时间的汇率波动并未对企业造成影响,因而也未采取多种方法应对。

“而且,在整个周期中,如果过度关注汇率的上下波动,会增加诸多不确定性,包括订单确认时间、生产安排等,而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可能比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更大。”李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汇率波动的确会对利润率产生一定影响,但作为机械制造业企业依然会把完成订单放在第一位,“机械制造企业的声誉很重要,有些时候合同签下来了,就算明知亏本也要硬着头皮做下去。”

远期购汇对冲避险

当然,对中小型外贸公司而言,汇率波动还是有影响的,但不少外贸商都在长期的经验中“学聪明”了。

在外贸行业有接近30年工作经验的赵全,现在广州一家中型外贸公司担任董事长,主要经营机械设备进出口业务,以及将本土制造业产品出口至欧洲、日本等地。他早早就把汇率“锁死”,“所以外面汇率再怎么波动,对我来说都像看电影一样。”

赵全口中的“锁死”汇率,实际上是通过远期购汇业务,对冲掉这一期间所可能产生的汇率风险。这是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采取的主要外汇保值使用工具。

一般而言,如果企业预期未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就会增加远期购汇,减少远期结汇;如果预期升值,就会减少远期购汇,增加远期结汇。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企业在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提前锁定成本,就算预期判断失误也只是增加市场成本。

像赵全这样的贸易商不在少数。数据显示,9月11日远期购汇的企业数量更是明显增加,触发企业远期购汇意愿大增的原因是,当日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调整为0。银行远期售汇业务操作成本骤降,促进了企业远期购汇需求,以此缓解近期人民币涨势。

“利用这样的预约性交易,能够在合适的汇率下进行锁定。”这些方法,都是赵全过去在汇率波动中换来的经验。

经历过惊心动魄的“汇率风波”

1996年,赵全受当时任职的外贸公司委派到香港工作。到任没多久,公司就收到一笔2000万美元的运营贷款。“当年的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人民币,2000万美元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做梦都没想过。”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1∶8.3涨至1∶9.5,已是前所未见的历史高位。

“把2000万美元投进外汇市场,等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降下来,就能帮公司挣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一年的盈利也就差不多了。”可是,等他把钱投进去之后,汇率涨势并没有停下来。相反地,在接下来的三个星期里,美元兑人民币一路飙升至1∶11.3。此时,公司的账面上已经亏了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

“从没亏过如此大的一笔钱。”赵全回忆道,刚到香港本是踌躇满志,没想到汇率这么一波动,只剩下了落魄窘困,万念俱灰。如今回想起来,那段日子在记忆中依然显得惊心动魄。

幸运的是,数月后政府“出手”调控,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逐渐回落至1:8.7,赵全的操作以盈利近700万元而结束。彼时的赵全却完全开心不起来,经历过这么一次“汇率风波”后,他实在承受不了金融产品所带来的风险,脚踏实地做好公司业务,成了他在外贸行业立足发展的理念。

吃一堑,长一智。贸易商们历经过多次汇率波动后,学会了提前做好准备:学习预判未来走势,理性对待汇率波动,找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金融工具等。心中有数,才不至于遭受大损失。

“在接受客户委托时,我会提醒他们要注意汇率变化的问题。”赵全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尽管已不太可能再出现类似当年的汇率剧烈波动,但汇率依然牵动着那些对价格空间敏感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有的企业毛利率可能只有10%左右,汇率变动对利润影响很大”。

对此,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企业要正确认识外汇套期保值的作用,不能老想着少赚了。“或许企业会因为一两次市场误判而减少获利,但在目前汇率趋向双向弹性波动的时代,一定比率的外汇套期保值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