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楠:用真实完成电视新闻救赎

2010-12-09 08:51:52
来源: 时代周报

陈晓楠 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

她知道敬畏、知道宽容、知道普世情感、知道平静的记录有时候比愤怒的指责更有力量。

特约撰稿 王世军

2010年,一部名为《知青疯人院》的电视片在网络热传。

据说,在网络世界,网民的注意力比现实世界更加容易动摇,一段影像如果没有在最初的5秒钟,引起收视兴趣,或者超过5分钟,网民会厌倦,即使是在传统的电视机面前,这样的注意力,最大的忍耐极限也仅仅是15分钟。

陈晓楠和她的《冷暖人生》,突破了极限。为什么这个在刚入行的电视记者眼中,都显得过于“简单”的电视新闻专题,却突破了网络视频和电视播出的注意力极限,成为关注焦点?

一位通过新浪微博链接,看了视频的网友给笔者的留言,给出了一个不是答案的答案:因为她说了我不知道的真实。

这个节目这样描述自己:“冷”是寒冷、饥饿和黑暗。“暖”是底层人物顽强的生命力与他们心中那一抹希望。社会边缘多故事,冷暖人生传递人间不同的温度,让观众感受人生热度。

在2010年,我们记住了她奉献出来的《迟到的勋章》、《我在边境线上等你》、《北大荒117大火40年祭》等等,

回到《冷暖人生》今年最令人难忘的那个知青精神病院,一群被遗忘的人,也迷失了自己,一群精神病患者,面对摄像机镜头,自说自话,说那些当年深入骨髓的语录教导,面对记者的提问,自说自话,说那些战天斗地的历史片断记忆,真实得可怕、也真实得赤裸裸。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知青。

陈晓楠和她的同事们,把这些“疯知青”的“疯话”,毫无保留地剪辑成了专题,没有加入配音解说,只有真实的“疯话”,而在这些疯话中,受众看到了一个现实版的“盗梦空间”,看到现实中,真的有这样一群人,被迫留在几十年前的梦中生存,震撼可想而知。对于现在的网络受众,知青是个遥远的名词,即使知道,也仅仅是“波普化”的符号,其背后所隐藏的人性苦难和民族悲剧,早如“浮云”,对于“文革”,对于知青,人们之前看到的要么是电视剧艺术的加工,要么是现实中既得利益者得意洋洋的回忆,最不堪的则是特色“文革”主题餐厅中集体对于苦难的娱乐消费。

是“娱乐致死”还是“承担道义”,是“三俗到底”还是“肩负责任”,直至2010年,中国电视依然没有解决“做什么”、“为谁做”、“怎么做”、“观众是谁”、“他们究竟想看什么”的基本问题。

陈晓楠与其说是个合格的主持人,不如说是个具备同情心、同理心、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优秀记录者。从现行的电视主持的判断标准来看,她可能难言出色,但从影像记录者的判断标准来看,她却优秀且令人印象深刻。她从不远离现场,视角平视,既不自觉高傲也不主动卑微。她从不放弃提问,语言简单,既不故意尖锐也不卖弄同情。她从不升华主题,叙事平和,既不刻意伟大也不设计感动。她被人记住,原因很简单— “懂得与感动”。她知道敬畏、知道宽容、知道普世情感、知道平静的记录有时候比愤怒的指责更有力量。给予她最高的评价,来自观众:“她问了我想知道的”没有突出苦难,尊重了观众的视觉和价值判断。“让绝望者重生、让哭泣者欢欣、让徘徊者前行”。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西部证券去年净利润上涨超170%,分红超4亿元
A股惊现“最强幼儿园”:云南一幼儿园豪掷千万炒股,成九鼎投资前十股东
五一旅游业迎小高峰:北京某酒店价格上涨2倍,烟台因华晨宇演唱会火爆
广东年收租1.6亿元“土豪村”入股券商,近3亿元拿下中山证券部分股权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