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东、安徽……造车新势力跑马圈地,谁会成为中国版“底特律”?

梁施婷 石恩泽
2021-03-08 16:45:22
来源: 时代周报
在汽车产业变革面前,谁能把握机遇?谁又只能忍痛折戟?

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新能源汽车成为能源热点话题之一,多位全国人大代表从基础设施、行业标准等方面建言新能源汽车等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宁吉喆在3月8日亦表示,将引导一些地方和城市继续放开新能源汽车限购政策和增加指标。“这有利于扩大汽车消费,也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

5年前,还鲜有人预料得到,“造车”会成为21世纪的新风口。而5年之后,发展新能源汽车已被写入多个省市的发展规划,各种扶持政策和资金毫不手软地“砸”向这一产业,企图打造出一匹堪比特斯拉的”黑马“。

毫无疑问,汽车产业即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谁能把握机遇?

上海誓做“新能源第一城”

国内众多城市里,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上海明明白白地展示了“新能源第一城”的野心。在其“十四五”规划里,上海的目标是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业产值35%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

1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量是一个什么概念?参考市场研究机构IDC去年12月份发布的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542万辆。按此推算,届时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至少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两成。可见,上海要直奔“中国新能源底特律”的名头而去。

上海之所以有如此底气,很大程度上可说是得益于特斯拉坐镇浦东港口。这个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形容称,“如果说苹果是智能手机的半壁江山,那么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里的地位,就相当于手机界的苹果。”

兴业证券也在其研报中写道,苹果产业链造就了消费电子的“黄金十年”,而电动车市场远期规模接近智能手机市场的2倍,到2030年预估全球市场规模约为5.4万亿元。下一步,特斯拉将开启新能源汽车产链未来“赤金十年”,催生出电动车领域的华为、小米和立讯精密。

而特斯拉的“鲶鱼效应”也成功刺激催生出了中国本土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蔚来、理想、小鹏、威马)。

3.jpg

2020年新造车销量(图片来源:车云网)

例如,虽然理想汽车的总部在北京,但其已在2021年2月宣布要在上海设立一个超过2000人规模的研发中心。另一个造车新势力蔚来,尽管已与合肥签约在当地设立中国总部,但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明确表示,上海的蔚来全球总部将不会搬往合肥,核心人员也将继续留在上海。此外,威马汽车的总部与研发中心也都选择设立在上海。

而特斯拉入驻上海临港产业区,也彻底打响了“上海制造”的名声,一众嗅觉灵敏的国内供应商闻风而动。例如长盈精密、均胜电子、四维图新等都火速搬去与特斯拉做“邻居”,以便更好巩固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地位。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除了政策和产业链之外,上海对高端人才的集聚也吸引了企业落户上海。此外,上海对产业的招商引资管理经验非常丰富,“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引进大众,对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机制和经验。”

因此,有媒体称,造车新势力未来将会呈现抢人、抢地、抢技术的局面,决战上海滩。

长三角打响争霸赛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除了特斯拉外,中国本土造车新势力“六小强”也都选择了自建工厂的重资产模式,其中,有5家企业的工厂都建设在长三角地区。如果说上海是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柱,那么位于长三角内部的江苏、安徽、浙江就是支撑它的基石。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蔚来、理想、威马、哪吒、零跑这五家已分别在安徽合肥、江苏常州、浙江温州、浙江嘉兴、浙江金华设厂,只有小鹏汽车选择在长三角之外的广东肇庆设厂。

4.png

造车新势力在长三角、珠三角的智能化工厂布局。(统计:时代周报记者石恩泽)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在长三角集群的30个城市中,有超过14个城市已经拿到或规划有新能源汽车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20个,累计计划产能超过300万辆,累计计划投资超过1000亿元。

其中,合肥作为中国“最强风投城市”,也没有打算放过新能源汽车产业这块“肥肉”。除了在未来5年以1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叫板上海,合肥更是大手笔地以70亿元的融资引进了蔚来的中国总部,这也为合肥带了10倍的回报率。

这次成功的试水后,去年9月,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再次出手,以10亿元领投威马汽车D轮融资。2021年1月,据36氪传出的消息,合肥还将参与零跑B1轮融资,投资20亿元。

此外,从浙江省2019年3月发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来看,浙江的计划是“两手抓”,一手鼓励吉利、大众发挥集聚效应,另一手则布局金华、温州、湖州、嘉兴四地发展纯电动乘用车基地。

“不差钱”是长三角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先拔头筹的重要原因。崔东树认为,长三角区域内各地资金足够雄厚,产业链基础较为完善,地方政府普遍喜欢投资车企。

但在资金涌入的同时 ,风险也已显现。在去年疫情期间,伴随着车市低迷、补贴退坡,曾经声名鹊起的博郡、赛麟、拜腾等新能源汽车品牌,接连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潭,落得一地鸡毛。

崔东树认为,政府投资新能源汽车存在一些“运气”成分,由于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初期阶段,规模极小,政府对于造车新势力仍处于“相马”阶段。“并没有哪个企业已经很成功,或者能一直保证成功,目前最终结果还没有出来。”

珠三角分庭抗礼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广东是当之无愧的产业第一大省。广东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省汽车产量以313.23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五连冠。

但从目前来看,珠三角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前期显得较为安静。张翔认为,珠三角的体量比长三角小,“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也较长三角落后一点。”

尽管在广东省内有广汽、比亚迪等老牌车企发力新能源,但在造车新势力方面,目前仅出现小鹏汽车一家。而比恒大地产估值还高的恒大新能源汽车目前尚无车型上市。此前有多家媒体曾传出珠海国资委将投资20亿元与贾跃亭联手造车的消息,但该消息并未得到相关方公开承认。

崔东树指出,珠三角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补贴的力度相对较小,而从产业角度来看,珠三角的汽车产业偏向以成熟的出口加工为主,而长三角的制造业则能吸引更多的创业性群体。

目前,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玩家——比亚迪,珠三角区域内还拥有造车新势力之一的小鹏汽车。可以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程中,珠三角已跟长三角形成分庭抗礼的竞争格局。

而在崔东树看来,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布局将与传统汽车的布局形成不一样的局面,其中,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深圳为大本营的华为,已公开表示要聚焦ICT(信息通信技术),为新能源汽车赋能。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年初,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还公布了一个名为“减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的新专利。目前,华为已申请数千项汽车相关专利。外界认为,华为虽公开表态“不造整车”,但其可能致力于要成为汽车界的“安卓”。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股价应声跌停,归母净利润下滑超90%!昔日PE大佬九鼎投资,正被房地产拖累
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批70家龙头和专精特企业聚集雄安中关村园区
“吉利公子”入主ST澄星首份完整年报出炉 业绩亏损逾六千万
智能手机战场再生变:三星一季度销量超苹果,“非洲之王”传音高增速冲四强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