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服务豪掷48.5亿并购蓝光嘉宝 物管行业走入“大鱼吃大鱼”时代

胡天祥
2021-02-26 18:26:34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 胡天祥

2月25日,四川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拟转让蓝光嘉宝服务64.62%股份予碧桂园物业,对应交易总价暂时估值为48.465亿元。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碧桂园服务合约面积约7.5亿平方米。截至2020年12月底,蓝光嘉宝服务合约面积达2.1亿平方米。预计收购完成后,碧桂园服务合同管理面积将突破10亿平方米,成为国内目前合约管理面积最大的物业公司。

“此次拟议股权合作,符合碧桂园服务及蓝光嘉宝服务双方自身发展战略需求,同时也顺应了行业发展趋势。”2月26日,碧桂园服务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依托公司业务及管理上的技术与经验优势,以及蓝光嘉宝服务在西南地区的强大优势,有望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巩固双方领先的行业地位,创造更大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同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过去物管企业间的收购都体现为“大鱼吃小鱼”,而这次则是“大鱼吃大鱼”。这也说明当前物业行业的资源整合存在很多特殊性,通过此类整合,也体现了行业竞争激烈的状态。

2月26日,碧桂园服务(06098.HK)和蓝光嘉宝服务(02606.HK)双双复牌。截至当日收盘,碧桂园服务报63.8港元/股,跌4.78%;蓝光嘉宝服务报46.45港元/股,涨19.26%。

蓝光发展为纾困资金链

碧桂园服务和蓝光嘉宝服务都是物业并购市场上的明星企业。

根据中物研协统计,2020年碧桂园服务投入了年度最大并购金额共计44.45亿元进行并购。2020年8月,碧桂园服务宣布斥资15亿元收购中国城市楼宇电梯海报媒体运营商城市纵横;2020年10月,碧桂园服务斥资24.5亿元收购满国康洁70%股权,后者专业从事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运营服务。

大型物企收并购以蓝光嘉宝服务为代表,其在2020年先后完成17次股权收并购,共花费10.1亿元,带来5100余万平方米的管理规模。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家头部并购企业居然也会进行并购整合。据机构报道,这主要是由于蓝光嘉宝母公司蓝光发展为纾困资金链,以保障自己能够走出“三条红线”的压力。

“蓝光发展从销售百亿到千亿仅用时短短4年,拿地强度大、发展速度快,引发企业资金链趋紧。”亿翰智库指出,2021年是“三条红线”政策全面实施的重要节点,而蓝光发展的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企业的3项指标均踩在红线的临界值上,将部分溢价空间较高的资产进行股权转让,在增加企业现金流的同时将处于临界值上的红线指标降下,不失为一个好的发展选择。

蓝光发展也发布公告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加公司现金流,促进公司核心业务的经营和拓展。

虽然本次交易获多方看好,但中物研协指出,由于并购股权已超过30%,按照监管规定,这意味着碧桂园服务需要向股东发起全面要约收购,这将需要更长的监管、审批及交易流程。同时由于两家都是物业企业,未来还将面临同业竞争问题。

企业并购需充分尽调

早在2020年,国内物管行业便掀起一场收并购大潮。


今年1月3日,亿翰智库发布报告称,2020年,上市物企披露的有效收购事件共76起,共花费金额107亿元,是2019年有效收并购事件27起的2.81倍。

“2020年物业板块迎来上市大潮,手握充裕资金的物企出于提高市场占有率、以规模效益降低成本等角度考量,自然会选择进行市场化收并购操作。”亿翰智库指出,除“有钱”之外,企业大肆收并购还出于企业扩张需求、追求垄断利润需求、满足投资者投资预期等因素考量。

一家大型物企管理层人士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物管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仍偏低,所以多数物管公司首先考虑的,是通过收并购把规模做上来。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根据机构报告,2019年物业服务企业TOP10在管面积共23.5亿平方米,占全国物业服务企业在管总面积约10%,远低于同年TOP10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面积占全国比重的约30%。

亿翰智库预测,2021年将是物企规模化竞争的大变局之年。2020年新上市及新增发股票的这类物业企业将会在市场中加大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企业收并购的代价及溢价将会更高。

招银国际也指出,小型物管公司,即使是前30-50名,市场份额都正在缩减。未来更多缺乏母公司支持的小型物管公司将被收购。

中信证券同时提醒,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经营方法,并购可能推动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如果自身不具备实力,则并购可能加速企业衰败。物业管理作为轻资产行业,并购成功概率不高。企业可以充分尽调,严格投后管理,但仍可能出现并购后关键人员流失,项目流失等情况,还可能出现项目管理隐患,拖累公司整体。

编辑 骆一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剑指3400亿锂电新局,外来巨头抢滩“亚洲锂都”:与“地头蛇”争锋,谁将胜出?
龙湖集团“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性业务优化盈利结构,有息负债降154亿
黄光裕仍在自救,国美零售2023年亏损100亿元,拟成立新国美电器
偏离主业还是打辅助?中国信达2023年不良资产结构大调整,金融业务占比上升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