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界华为”领衔 “药明系”三驾马车市值狂飙破万亿

2021-01-22 21:37:39
来源: 时代周报

时代周报记者 章遇

在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药明生物(02269.HK)市值双双站上4000亿关口后,“药明系”仍在不断加速狂飙。

1月22日,药明康德在A、H两市逆势暴涨。

当天,药明康德A股高开高走,强势涨停,报收176.00元/股,市值冲至4297亿元;港股方面,药明康德开盘后直线提升,盘中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港元,最终报收204.00港元/股,涨12.27%,市值4981亿港元。

1.png

2.png

作为“药明系”二号选手,药明生物盘中市值也一度冲至5000亿港元上方,最终录得6.03%的涨幅,报收121.30港元/股,总市值4962亿港元。

同日,“药明系”旗下另一只“独角兽”药明巨诺(02126.HK)也放量大涨13.47%,总市值升至147亿港元。

3.png

4.png

随着3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齐齐创下历史新高,“药明系”的合计市值已突破万亿港元。

作为国内CRO“一哥”,药明康德被称作“医药界的华为”。2015年从纽交所退市后,药明康德便开始“一拆为三”运作登陆A股和港股。

其中,主营生物药CRO(医药研发外包)业务的药明生物率先于2017年6月被推上港股;作为化药CRO和CDMO(定制研发生产)业务的主体药明康德于2018年5月和12月先后登陆A股和港股;主营CDMO业务的合全药业曾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但2019年6月已摘牌退市。

药明巨诺则系药明康德与美国Juno公司于2016年合资创立,业务定位为在中国境内开展细胞治疗研发和生产,主要布局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和TCR(T细胞受体)两大细胞免疫疗法。

药明康德的股价异动,源于其亮眼的业绩表现。

1月21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2-29.68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50%-60%;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2.97-23.93亿元,同比增长20%-25%;预计全年经调整Non-IFRS(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母净利润为34.9-36.1亿元,同比增长45%-50%。

从单季度来看,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14-5.99亿元,同比增长363%-570%,较2020年三季度的增速进一步加快。

受益于全球创新药行业发展的红利,全球大药企的研发费用持续提高,研发生产外包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生物科技公司的融资额度也屡创新高,推动整个CRO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

“在医药研发高度分工的背景下,CRO公司的作用是帮助药企在研发过程中减少费用和加快进度。”1月22日,上海某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他表示,“龙头公司的平台效应使得其效率更高,所以大药企更加愿意将项目交给龙头CRO,而小生物科技公司由于更加专注于研发环节,也倾向于与龙头CRO公司。”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药明康德海外订单出现快速增长。

“因海外疫情反复,跨国药企的研发业务难以正常运转,很多公司把订单转移到中国来做。这块增量订单是其业绩加速增长的重要引擎。”前述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药明康德称,其中国区实验室和CDMO业务自2020年第二季度起全面恢复正常运营,并抓住了新冠肺炎疫情下海外订单向中国转移的机遇。2020年下半年,中国区实验室、CDMO业务收入实现强劲增长,与2019年下半年相比涨幅超过30%。

药明生物也接到了大量与新冠病毒相冠的订单。据悉,药明生物正在推进超过10项COVID-19中和抗体项目,已协助申报7个COVID-19项目的IND(临床试验申请),占全球IND阶段COVID-19中和抗体项目的80%。总体COVID-19项目未完成订单金额(含服务和里程碑付款)超过10亿美元。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