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药业业绩爆雷背后:主业萎缩,并购拓展不利

雷映
2021-01-18 19:07:44
来源: 时代商学院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 雷映

业绩稳健是医药上市公司备受机构投资者青睐的重要原因,然而,众生药业(002317.SZ)却在新年伊始就发生业绩爆雷事件,并遭深交所监管问询,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1月4日,众生药业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亏损3.8—4.5亿元,而2019年该公司盈利3.17亿元。这是该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业绩亏损。

仅一年时间,从盈利3亿元到亏损4.5亿元,众生药业2020年业绩变脸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一、巨额商誉减值致业绩变脸

1月4日,即2020年业绩预告披露当日,深交所针对业绩变脸火速向众生药业下发关注函。

众生药业在业绩预告公告中解释,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集中对三家子公司计提了大额商誉减值损失。

公告显示,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广东先强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强药业”)因产品销售量急剧下降,且在疫情期间全民卫生防护加强和国家集采趋势下,长期亦难以达到预期销售水平,拟计提7.4—7.8亿元商誉减值损失,本次计提后剩9535万元至1.35亿元的商誉余额。

此外,该公司控股子公司广东逸舒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舒制药”)2020年业绩不达预期,且终止了主要产品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拟计提商誉减值损失0.8—1亿元,本次计提后剩6267 —8267万元商誉余额。

需注意的是,众生药业全资孙公司广州糖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因业务基本停顿,市场化运营失败,拟全额计提商誉减值损失892万元。

2019年年报显示,众生药业合计有13.16亿元商誉账面价值,而本次拟合计计提8.29 --8.89亿元商誉减值损失。本次计提后,先强药业、逸舒制药尚有1.58—2.17亿元商誉余额。


那么,该公司的大额商誉资产是如何形成的?

众生药业于2009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主营中成药和化学制药,主要产品有复方血栓通胶囊、众生丸、清热祛湿冲剂等,其中核心产品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方血栓通胶囊。刚上市的头几年,该公司销售毛利率基本维持60%以上,销售净利率稳定在16%-20%的区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能稳定增长。但是,其业绩增长主要依赖中成药产品。

2013年,为优化公司产品结构,降低收入依赖对单一产品的风险,众生药业在“持续性内生式增长和外延性拓展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下,开启了买买买的节奏,这也为后面的商誉减值埋下隐患。

当年,该公司通过增资控股了云南益康药业有限公司、湖北凌晟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凌晟药业”),这两家公司分别计入2790万元、695万元商誉,合计3485.13万元。

2015年,该公司因收购先强药业计入9.16亿元商誉。2017年,该公司通过收购湛江奥理德视光学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理德视光学”)、宣城市眼科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宣城眼科”)分别计入1.76亿元、8043万元商誉,合计2.56亿元。2018年,该公司通过收购逸舒制药、广州糖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计入1.63亿元、891.8万元商誉,合计1.76亿元。

然而,并购后整合效果并不如预期。

2014年、2015年,众生药业分两次对收购凌晟药业形成的695万元商誉全额计提商誉减值损失。2019年,其对收购先强药业形成的商誉计提了4050万元商誉减值损失。

而2020年,该公司以疫情和国家集采导致经营不善为理由,一次性集中计提大额商誉减值损失,大有甩锅嫌疑。

二、并购整合能力差早有先兆

事实上,众生药业多次并购的整合效果不及预期,早在疫情前就已经显现迹象。

以最大手笔收购先强药业为证。2015年,众生药业以13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先强药业100%的股权,相较其账面净资产2.44亿元增值10.57亿元,增值率432.46%。

根据收购协议的业绩承诺,先强药业2015-2017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能低于8000万元、9600万元、1.15亿元。实际上,先强药业2015-2017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610万元、1.22亿元、8275万元,合计为2.91亿元。这个成绩相当于精准完成三年业绩承诺期的累积扣非后净利润目标。

但从2017年开始,先强药业业绩就出现明显下滑。2018-2019年,先强药业的净利润分别为4491.5万元、4837.50万元,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仅为398.74万元。

换言之,业绩承诺期一过,其经营业绩就腰斩,从此难有起色。2019年,众生药业对先强药业计提了部分商誉减值损失。

此外,舒逸制药同样是一过业绩承诺期就立马出现业绩恶化情况。2017-2019年,舒逸制药同样以“擦边球”式完成三年累积1.08亿元业绩承诺后,经营业绩在2020年出现大幅恶化,众生药业对其进行了计提减值。

事实上,众生药业不是最近两年才开始出现并购整合失败的情况。

早在2013年,该公司以7218万元收购凌晟药业部分股权并对其增资控股。彼时凌晟药业股东金联明作出业绩承诺,保证凌晟药业2014-2016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00万元、2500万元、3350万元,但并购后,凌晟药业于2014-2015年间持续亏损,该笔收购最后以金联明按原收购价格回所收购股权而告终。

三、主业萎缩,新药研发业务未见成效

众生药业为何要走上不断买买买的道路?

时代商学院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在逐渐萎缩,其迫于寻求和培育新业务,试图通过并购增厚业绩。

该公司传统的核心盈利业务是中成药,其次是化学药,这两个业务板块目前都进入行业低谷期。

数据显示,我国中成药产量自2017年后逐年递减,2020年前11月我国中成药产量累计下降7.5%。2020年上半年,众生药业中成药销售额为4.36亿元,同比增速为-40%。

2020年前11个月,我国化学药原药产量同比增速为2.3%,2019年前11月同比增速为2.2%,化学药增速基本持平。2020年上半年,众生药业化学药销售额2.77亿元,同比增速-41%。

2015-2016年,众生药业借助于并购先强药业后的并表,实现归母净利润的高增速。但自2017年开始,众生药业呈明显的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2017年,众生药业归母净利润增速仅为1%,2018年仅为4%,2019年则大幅下滑至负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7%。

与此同时,2019年众生药业的营业收入增速也开始出现明显下滑,2019年的营业收入增速为7.2%,但当期对应的应收账款同比增速为31.7%。


其实,除了通过并购来增加新的业绩增长点,众生药业也在往新药研发的领域探索。

2010年,该公司开始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2015年又与药明康德联手研发创新药。截至目前,众生药业在呼吸、眼科、肿瘤、NASH四大领域皆有布局创新药,目前已有6个一类创新药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2017-2019年,众生药业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25亿元、1.48亿元、1.5亿元。

不过,在该公司研创新药产品线中,仅有ZSP1273片治疗甲型流感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其他均处于临床3期前的研发阶段。

从所有在研品种的研发进度看,众生药业仍需要大量长期的研发持续投入。但创新药的研发难度高且失败风险巨大,众生药业能否通过新药研发逆袭,仍是未知数。

【严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时代商学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及其他公众平台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内容。获得授权转载,仍须注明出处。(联系邮箱:TimesBusiness@163.com)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扫码分享